别错过!2025年学术会议都在这里,速来围观!

在学术的浩瀚星空中,2025年无疑是星光熠熠的一年,各类顶尖的国际学术会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全球学者、研究人员及行业专家搭建了一个又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高端平台。本文将为您详细盘点2025年度不容错过的系列IEEE及其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这些盛会不仅涵盖了电子工程、通信、智能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还触及了遥感应用、能源科学、机器人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为每一位渴望探索未知、推动科技进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春季学术盛宴:启航新篇章

IEEE EEISS 2025与AIRSA、ASTA同期举办

4月25日至28日,南京与长沙同时迎来了学术界的春天。IEEE第二届电子工程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IEEE EEISS 2025)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拉开帷幕,聚焦电子工程与信息系统的最新进展。与此同时,长沙成为了人工智能与遥感应用国际会议(AIRSA 2025)先进传感技术与航空航天国际会议(ASTA 2025)的举办地,前者探讨AI在遥感领域的创新应用,后者则聚焦于传感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突破。

IS-ESE与RoSeN、IoTIR相聚5月

进入5月,学术热点转移至广东茂名与贵州贵阳。第一届能源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IS-ESE 2025)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举行,聚焦于能源科学的挑战与机遇。而在贵阳,第一届机器人与传感器网络国际会议(RoSeN 2025)第二届物联网与智能机器人国际研讨会(IoTIR 2025)同期召开,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夏日学术狂潮:深化与拓展

IEEE ECIS、DLCV、ICCBD+AI等轮番上演

随着气温的升高,学术热情也达到了顶峰。5月下旬至6月,从岳阳到济南,再到昆明,IEEE第二届电子、通信与智能科学国际会议(IEEE ECIS 2025)IEEE第二届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IEEE DLCV 2025)以及IEEE第二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IEEE ICBDSE 2025)相继召开,分别就电子通信、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前沿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CMSEC、ICIVIS、ICFEEIE等学术盛会

6月,学术活动依旧频繁。材料科学与电子电路国际会议(CMSEC 2025)在武汉召开,聚焦材料科学与电子电路的交叉领域。杭州迎来了第五届图像、视觉和智能系统国际会议(ICIVIS 2025),而宜宾学院则主办了第二届电子电气与信息工程前沿国际会议(ICFEEIE 2025),两地会议共同推动了图像处理、电子电气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

秋季学术收获:沉淀与展望

IoTCIT、NMMVE、CISR等精彩纷呈

进入下半年,学术界的收获季节到来。6月底至7月初,广西河池与湖南长沙分别举办了第四届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会议(IoTCIT 2025)第四届新材料、机械与运载工程国际会议(NMMVE 2025),前者关注物联网技术的最新进展,后者则聚焦于新材料在机械与运载工程中的应用。大连海事大学主办的第二届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学国际会议(CISR 2025)也为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FRSE、ISCTech、EPSIC等学术高峰

8月至9月,学术活动持续升温。第三届智能电气、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SEGRE 2025)第十三届信息系统与计算技术国际会议(ISCTech 2025)以及第二届电力系统与智能控制国际会议(EPSIC 2025)分别在绵阳、上海、青岛召开,覆盖了智能电气、信息系统、电力系统等多个关键领域。

MVIPIT、ASIM、SMC-IoT年终压轴

随着年末的临近,学术界的压轴大戏接踵而至。9月至11月,从沈阳到常州,再到洛阳,第三届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与影像技术国际会议(MVIPIT 2025)第四届智能制造与先进传感国际会议(ASIM 2025)以及第四届传感、测量、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国际会议(SMC-IoT 2025)相继召开,为机器视觉、智能制造、传感测量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posted @ 2025-04-10 10:59  科研小谢  阅读(51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