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 应用层:为计算机用户提供服务1
  • 表示层:数据处理(编解码,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 1
  • 会话层:管理(建立,维护,重连)应用程序间的会话 1
  •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进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2
  • 网络层:路由和寻址(决定数据在网络的游走路径) 3
  • 数据链路层:帧编码和误差纠正控制 4
  • 物理层:透明地递送比特流传输4

TCP/IP四层模型

  • 应用层:主要提供两个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间的信息交换服务,定义了信息交换的格式,信息会交给下一层传输层来传输。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成为报文,另外,在应用层有许多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TCP协议 3次握手4次挥手,是无状态协议,无法记录客户端用户的状态,要使用session记录客户端用户的状态
    • SMTP:简单的邮件传输(发送)协议:基于TCP协议
    • POP3/IMAP:邮件接收协议
    • FTP:文件传输协议,基于TCP实现可靠的传输,使用FTP传输文件的好处是可以屏蔽操作系统和文件存储方式
    • Telnet:远程登陆协议,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TCP上,最大的缺点之一是所有数据(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均以明文形式发送,,被ssh取代了
    • SSH:安全的网络传输协议,专为原创登录绘画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利用SSH可以又凶啊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信息泄露的问题
  • 传输层:主要负责向两台终端设备进程间的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船用应用层报文 ,主要有TCP和UDP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 用户数据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活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结构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IP数据报。也有协议

    • IP:网际协议,是TCP/IP协议中重要的协议之一,IP协议的作用包括寻址规约、定义数据包的格式等。目前IP协议分为IPv4和IPv6
    •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解决网络层地址和数据链路层地址间的转换问题因为一个IP数据报在物理上传输的过程中,总是需要知道下一跳(物理上的下一个目的地)该去往何处,但IP地址属于逻辑地址,而MAC地址才是物理地址,ARP协议解决了IP地址转MAC地址的一些问题。
    •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用于网络地址转换,应用于内部网到外部网的地址转换过程中。具体地说,在一个小的子网(局域网,LAN)内,各主机使用的是同一个LAN下的IP地址,但在该LAN以外,在广域网(WAN)中,需要一个统一的IP地址来标识该LAN在整个Internet上的位置。
  • 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合体

HTTP通信过程

默认端口80

  • 服务器再80端口等待客户的请求
  • 浏览器发起到服务器TCP链接
  • 服务器收到来自浏览器的TCP链接
  • 浏览器(HTTP客户端)与web服务器端(HTTP服务器)交换HTTP信息
  • 关闭TCP链接

HTTPS协议

基于HTTP,额外使用SSL/TLS协议用作加密和安全认证,默认端口:443

TLS 是基于 SSL 之上的,但由于习惯叫法,通常把 HTTPS 中的核心加密协议混成为 SSL/TLS

HTTP 协议运行在 TCP 之上,所有传输的内容都是明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无法验证对方的身份。HTTPS 是运行在 SSL/TLS 之上的 HTTP 协议,SSL/TLS 运行在 TCP 之上。所有传输的内容都经过加密,加密采用对称加密,但对称加密的密钥用服务器方的证书进行了非对称加密。所以说,HTTP 安全性没有 HTTPS 高,但是 HTTPS 比 HTTP 耗费更多服务器资源。

from Javaguide

posted on 2022-11-29 14:53  懵逼的程序小白  阅读(16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