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一种发布和接受HTML页面的 方法,服务器端口号是80.
-----HTTPS协议:是HTTP协议的加密版本,在HTTP下加入了SSL层。服务器端口号是443。
2、URL组成部分
scheme://host:port/path/?query-string=xxx#anchor
- scheme:代表访问协议,一般为http或者https以及ftp等
- host:主机名。访问一个网站的时候,浏览器默认使用80端口
- path:查找路径
- query-string:查询字符串
- anchor:锚点,前端用来做页面定位,一些前后分离项目,也用锚点来做导航
在浏览器中请求一个url,浏览器会对这个url进行一个编码。除英文字母,数字和部分符号外,其他的全部使用百分号+十六进制码进行编码
3、常用的请求Method
- get请求:一般情况下,只从服务器获取数据下来,并不会对服务器资源产生任何影响时回使用get请求
- post请求: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登录)、上传文件等,会对服务器资源产生影响的时候会使用post请求。
- head: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 put: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内容
-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 connect: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 options: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 trace: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4、常见的请求头参数
在http协议中,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数据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把数据放在url中,第二个是把数据放在body中(在post请求中),第三个就是把数据放在head中。
- User-Agent:浏览器名称。请求一个网页的时候,服务器通过这个参数就可以知道这个请求是由哪种浏览器发送的。如果是通过爬虫发送请求,那么我们的User-Agent就是Python。我们可以设置这个值为一些浏览器的值,来伪装爬虫。
- Referer:表明当前这个请求是从哪个url过来的。如果不是从指定页面过来的,那么就不做相关的相应
- Cookie: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cookie用来做标识,让服务器知道两个请求是否来自同一个人。如果想要做登陆后才能访问的网站,那么就需要发送cookie信息。
5、常见的响应状态码
- 200:请求正常,服务器正常的返回数据
- 301:永久重定向。
- 302:临时重定向
- 400:请求的url在服务器上找不到。##(url错误)
- 403:服务器拒绝访问,权限不够
- 500:服务器内部错误。可能是服务器出现BUG了
4、Chrome抓包使用
- Elements:展示出浏览器看过的网页,背后的源代码,有事网页数据是通过ajax请求得到的,所以Elements下的数据不能完全相信
- Console:展示网站打印的一些信息
- Sources:展示出网页中所有的网页源代码
- Network:展示网页发送的所有网络请求
urllib库的基本使用
- urllib库 #python内置的网络请求库,他是Python中一个最基本的网络请求库,可以模拟浏览器的行为,向指定的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并可以保存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 urllib函数
- 在Python3的urllib库中,所有和网络请求相关的方法,都被集到urllib.request模块下边
- rulopen函数:
- from urllib import request
- resp = request.urlopen(http://www.baidu.com')
- print(resp.read()) #read 获取对象里的内容 *有read(size)、readline、readlines以及getcode等方法
- urllib.Request,处理cookie,代理设置
- urlretrieve函数 #这个函数可以方便的将网页上的一个文件保存到本地。
- 例如:
- from urllib import request
- request.urlretrieve('http://www.baidu.com/','baidu.html') #(url,'文件名')
- 例如:
- urlencode函数 #urlencode可以把字典数据转换为URL编码的数据
- 例:
- from urllib import parse #导入parse子模块
- data = {'name
- :'66','greet':'hello','age':100}
- qs = parse.urlencode(data)
- print(qs)
- 例:
- urllib函数
- requests库 #第三方的库
连接数据库
import pymysql
db = pymysql.connect(host=*,port=*,user=*,password=*,database=*)
#拿到数据库之后会返回一个对象 db
cursor = db.cursor() #通过cursor来操作数据库
cursor.execute("*") #执行语句
result = cursor.fetchone() #提取得到的结果中第一条数据
插入数据
sql = "insert into *() values();" #要插入的内容
#也可以sqlsql = "insert into *() values(null,%s,%s,%s,%s);"
cursor.execute(sql,('*',1,23,'233') 插入不确定的数据
db = pymysql.connect(***) 连接数据库
cursor = db.cursor()
sql = (**) 要执行的sql
cursor.execute(sql) 运行sql
db.commit() 提交执行的事件
db.close() 关闭数据库
查找数据
使用pymysql查询数据。可以用cetch*方法
fetchone(): #这个方法每次获取一条数据
fetchall(): #这个方法接收全部的返回结果
fetchmany(size): #可以获取指定条数的数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