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取网页的基础知识-HTTP协议

1.HTTP协议简介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HTTP的发展是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所发起。1999年6月公布的 RFC 2616,定义了HTTP协议中现今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2014年12月,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将HTTP/2标准提议递交至IESG进行讨论,于2015年2月17日被批准。 HTTP/2标准于2015年5月以RFC 7540正式发表,取代HTTP 1.1成为HTTP的实现标准。

2.HTTP协议概述

HTTP是一个客户端终端(用户)和服务器端(网站)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我们称这个客户端为用户代理程序(user agent)。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比如HTML文件和图像。我们称这个应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在用户代理和源服务器中间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层”,比如代理服务器、网关或者隧道(tunnel)。

3.HTTP工作过程

(1)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2)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

(3)客户端接收服务器所返回的信息,浏览器解析并显示网页。

4.HTTP工作过程

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服务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1)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2)发送HTTP请求

(3)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

(4)释放连接TCP连接

(5)客户端接收服务器所返回的信息,浏览器解析并显示网页。

5.爬虫过程

(1)发起请求

通过HTTP库向目标站点发起请求,即发送一个Request,请求可以包含额外的headers等信息,等待服务器响应。

(2)获取响应内容

如果服务器能正常响应,会得到一个Response,获得的页面内容有Html,Json字符串,二进制数据(如图片,视频等)

(3)解析内容

得到的内容可能是HTML,可以用正则表达式、网页解析库进行解析。可能是Json,可以直接转为Json对象解析,可能是二进制数据,可以做保存或者进一步的处理。

(4)保存数据

保存形式多样,可以存为文本,也可以保存至数据库,或者保存特定格式的文件。

6.Request与Response

(1)浏览器就发送消息给该网址所在的服务器,这个过程叫做HTTP Request。

(2)服务器收到浏览器发送的消息后,能够根据浏览器发送消息的内容,做相应处理,然后把消息回传给浏览器。这个过程叫做HTTP Response。

(3)浏览器收到服务器的Response信息后,会对信息进行相应处理,然后展示。

posted @ 2020-11-29 20:42  孙暴脾气  阅读(17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