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PT算法(光伏功率最大追踪)

光伏最大追踪(MPPT)算法

算法背景

MPPT算法

  1. 光伏电压采样
    整个控制周期为640ms,前320ms进行延时等待来抵消暂态功率波动对采样值的影响,后320ms光伏组件输出功率趋于稳定时进行采样。

  2. 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逻辑
    算法记录保存上一次光伏功率点,经与本次采样值进行对比判断最大功率点所处位置。

  3. 控制步长调整
    当调整追踪进行换向时,步长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提高临界点追踪的稳定性。

AI总结:
本系统采用改进型扰动观察法(P&O)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提升追踪稳定性与精度,算法设计如下:

功率采样策略:单次MPPT执行周期为640ms。在每个周期内,算法在执行新的扰动动作后,将插入320ms的延时,等待光伏组件输出功率趋于稳定,以此消除暂态功率波动对采样值的干扰,确保功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追踪决策逻辑:算法通过判断工作电压的扰动方向与输出功率的变化趋势(即判定当前工作点位于PV曲线的左侧或右侧),来决定后续的追踪方向。

自适应步长调节:当接近最大功率点(MPP)时(即检测到功率变化量ΔP接近于零),算法会自动减小电压扰动步长。这种变步长策略有效降低了在MPP附近的稳态功率振荡,实现了追踪动态响应速度与静态运行精度的平衡。

代码实现

常见问题与经验积累

  1. 电池电压跳动与MPPT扰动导致光伏充电大幅跳动
  2. 直流源模式与IV特性模式的光伏源对充电的影响
  3. 光伏充电与MPPT追踪关系

posted on 2025-09-02 10:43  Yanron  阅读(15)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