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芯片(Flowcell)加工工艺 -上海交大
一、公司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原依托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7月18日并入上海交大,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室于2001年11月26日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于2003年通过验收后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主任是陈赛娟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王振义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是陈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主要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内容围绕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将基因组学的最新科技成果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基因组大规模测序和扫描、DNA序列变异检测、基因芯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大规模转基因和基因剔除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平台,以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以及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等我国多发的人类重要疾病为对象,定位、识别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其蛋白产物的调节通路和网络,发展基于分子机制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能力做出贡献。
二、主流产品

三、专利检索
★专利检索1:
★专利:
CN108424844B-一种单分子测序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上海交通大学-2018
★测序芯片(Flowcell)类型:
4通道测序芯片(M)
玻璃-玻璃-玻璃
★加工工艺
1、一种单分子测序芯片,结构为基板-流道层-盖板,其中
(1)基板打进出液孔,基板表面修饰有测序引物和定位用荧光标记物。荧光标记物选择荧光寿命长、荧光强度高,荧光性能稳定的量子点或荧光微球,可以在测序过程中对目标DNA单分子进行定位,可降低错误率,提高测序质量。
(2)引物为5 ′为-N3或5 ′-炔基修饰的引物
(3)定位用荧光标记物为荧光量子点、纳米碳点和荧光微球中的一种,直径20-100nm
(4)流道数量为2-16个,流道宽度为2-8mm,长度为5-10cm,相邻流道的间距为2-5mm。
(5)基板的厚度500-1000μm,盖板厚度100-500μm、流道板的厚度为80-500μm。流道板的材质为硅片、玻璃或陶瓷中的一种;所述基板和盖板的材质为石英玻片或高硼硅玻片。
(6)键合方式:将流道板、基板和盖板清洗后,采用胶粘剂将其按顺序压合组装,包括但不限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环氧树脂。
★优劣势
(1)胶粘剂顺序压合组装2次成型,存在2层胶粘结合面,漏液风险增加一倍
(2)流道板太薄,易碎,可采用柔性玻璃
文章来源
网络、新闻采访、专利等公开信息,仅用于学习
文章由芯晨微纳(河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搜集整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