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下级学》第三章——新下级学的立场

第三章 新下级学的立场

回顾了下级学的历史、看过了社会现状,自然就有了改变、突破的动力,但我们先要找好立场,就是我们应该站在谁的位置上观察和思考。

下级的立场是肯定不能忘记的,但不能只站在下级立场上。不能狭隘地把“新下级学”理解成“唯下级利益是图”,而要兼顾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下级是组织里的下级。正常情况下,组织创造的价值远大于里面那些人各自所能创造的价值总和,1+1 > 2。而且,组织一旦解体,就几乎不可能恢复原状了,像摔碎瓷器一样。原因如下:

1、健康的组织拥有远高于个人的效率,能为下级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组织效率高,因为内部有分工。在《国富论》的开头,亚当·斯密用大头针为例,生动而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分工的魔力。如果说300年前的大头针工厂有点遥远,不妨看看汽车驾驶员。专业的汽车驾驶员,操作比一般人更协调,距离感比一般人更准确。而跑固定路线的公交车驾驶员,在自己的线路上,连红绿灯亮多久、哪里容易有“鬼探头”都心中有数,比其它专业驾驶员开得还要顺。体力劳动如是,脑力劳动也如是。例如科学家和律师,专攻某一领域的科学家和律师精通本领域的术语、关键点、前沿动态,胜过其它领域的科学家和律师。总之,小而言之,分工使人集中注意力、持续优化技能,提高了个人效率;大而言之,分工也便于管理者发现薄弱环节并加强它,还能以环节为单位把控质量,提高了整体效率。两相叠加,使组织爆发出巨大优势。这种优势中的一部分以工资、奖金形式回报给下级。离开健康的组织,下级怎么和其它健康组织竞争?

 

2、没有组织领导者勇做出头鸟,承担经济、信用方面的风险,组织就不能创立、存续和对外交往。谁都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很多人才会说“(某某事情)如果有人第一个做,我就第二个”。哪怕事情有望成功,一般人也不肯在没报酬的情况下白白去做。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全社会就是一潭死水了。幸好有人愿意冒风险,拿出自己的财产和信用,给别人发工资、承担亏本风险: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创立。随着组织壮大,以组织的名义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也就是银行所谓的对公业务,但这些贷款往往又通过反担保等方式压到组织领导者个人头上。组织日常所需要资金,无论贷款还是组织自己的积累,最初的根源都是领导者个人的财产和信用。没有资金,就没钱发工资、买材料,所以领导者又是组织存续的必要条件。在对外交往中,组织领导者也很重要。虽然是以组织的名义和外界签的合同、盖公章,但具体办事的是有血有肉的人,而这些人受组织领导者的指挥。所以,外界不认可领导者个人的话,就不愿意和他的组织往来。这里的认可主要指能力和信用。请想象一下:假如华为的老总突然从任正非变成币圈新锐孙宇晨,华为的供应商和客户会怎么想?前面所讲的是民办组织,但是对官办组织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来说,领导人在创立、存续和对外三个方面也很重要。虽然官办组织是上级部门设立的,但如果上级部门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领导者,也没法设立组织。所以表面上看是领导者“服从上级分配,来这个新组织里工作”,其实他就是组织创立的必要条件。通常,官办组织领导者在体制内的前途和自己的组织绑在一起,至于领导者发挥个人优势给组织找“资源”的例子就太多了。

 

3、组织解体之后,不易重建,有如下三个原因:

(1)分工带来的好处消失了,人员技能生疏,配合不再默契。要重新磨合。

(2)信用污点,尤其是领导者的个人信用污点,令组织在对外交往中低人一头,存续难度大。

(3)人员缺位。组织解体后,人员四散,各自找到新位置安顿下来。组织重建时,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再折腾了,宁可不回来。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找到新位置,待遇可能比原来还好,越不可能回来。所以,虽然组织重建了,人员状况却比原来差多了。

 

以上讲明了组织对下级的意义。组织不是下级的唐僧肉,而是一条船。只要不漏水,就能载着下级到达彼岸。船上有各种不同的待遇:有豪华的船长室,也有艰苦的轮机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互助或者敌对的。下级当然要想办法改善自己在船上的处境,但通常不要以破坏船体为代价。假如下级只考虑自己,把组织分光吃光,到了大部分人都意识到组织要完蛋时,就会踩踏式出逃:每个人都拼命拆块木头下来给自己当救生圈,这加速了船的下沉,大家就更起劲地拆木头……,最后统统落水。

所以,新下级学的立场是“下级为主,兼顾组织”,追求下级和组织的和谐共生。

posted @ 2020-05-28 22:19  新下级学  阅读(24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