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设计原则
| 设计原则 | 一句话归纳 | 目的 |
|---|---|---|
| 开闭原则 |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 降低维护带来的新风险 |
| 依赖倒置原则 | 高层不应该依赖低层,要面向接口编程 | 更利于代码结构的升级扩展 |
| 单一职责原则 | 一个类只干一件事,实现类要单一 | 高内聚,便于理解,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
| 接口隔离原则 | 一个接口只干一件事,接口要精简单一 | 功能解耦,低耦合 |
| 迪米特法则 | 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一个类应该保持对其它对象最少的了解,降低耦合度 | 只和朋友交流,不和陌生人说话,减少代码臃肿 |
| 里氏替换原则 | 不要破坏继承体系,子类重写方法功能发生改变,不应该影响父类方法的含义 | 防止继承泛滥 |
| 合成复用原则 | 尽量使用组合或者聚合关系实现代码复用,少使用继承 | 降低代码耦合 |
一、开闭原则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是其他原则的基础或者说是总宗旨,其他原则可以说是此原则的一个延伸。
说人话:不修改现有代码的基础上,去新增功能
二、依赖倒置原则
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说人话
调用者:我只管用哪个接口,至于具体实现我不管
实现者:我只管实现哪个接口,至于谁调用,我不管
尽量继承抽象类或者接口,尽量避免直接继承具体的实现类
优点:
可以减少类之间的耦合性
提高代码可读性(看代码重点关注接口和抽象类)
提高可维护性(a.需求变化时,只在高层做修改,低层代码只做增加而不用修改;b.只修改低层模块不会影响其他同低层的模块)
三、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
说人话:我只能做一件事,别的事情您另外找人。
一个类(一个模块、或者一个方法)承担的职责越多,那么其被复用的可能性就会越低。
典型反例:万能类
优点:降低类的复杂度、提高类的可读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
四、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和单一职责原则的区别:
接口隔离原则:低耦合,横向角度
单一职责原则:高内聚,纵向角度
单一职责原则针对类或方法的具体实现,接口隔离原则针对接口的定义
举例:
一个公司为了方便管理,需要把员工分成很多部门(接口隔离原则),但是IT部门只做和IT技术相关的工作(单一职责原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五、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又叫最少知道原则。
朋友的概念:出现在成员变量、方法输入、输出参数中的类称为朋友关系类,而出现在方法体内部的类不属于朋友类,所以这类实体类也是我们要避免的。
说人话:实体类应出现在在成员变量、方法输入、输出参数中,避免出现在方法体内部
优点:降低类之间的耦合。
操作:
1.尽量减少public,而使用private,protect
2.过分使用本原则会产生大量中间类,导致系统复杂
3.如果一个方法可放在本类和B类中,如果放在本类中,既不增加类间关系也不对本类产生负面影响,即可放在本类中。
六、里式替换法则
定义: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 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 o2,使得以 T1 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替换成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类型。
定义扩展:一个软件实体如果适用一个父类的话,那么一定适用于其子类,所有引用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的使用其子类的对象,子类对象能够替换父类对象,而程序逻辑不变。
优点:
1. 约束继承泛滥,开闭原则的一种体现。
2. 加强程序的健壮性,同时变更时也可以做到非常好的兼容性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扩展性。降低需求变更时引入的风险。
操作:
1.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
2.子类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3.当子类的方法重载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入参比父类的入参更宽松
4.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方法时(重写/重载或实现抽象方法),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类更严格或相等
七、合成(组合)/聚合复用法则
定义:尽量使用对象组合/聚合,而不是继承关系达到软件复用的目的。
优点:可以是系统更加灵活,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一个类的变化对其他类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
其他补充
抽象层次一致性原则:抽象层次要保持一致,一致性可以减少混乱,并降低理解成本。
参考: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