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学生会管理系统_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代码链接

  • 学生会管理系统WEB端: 链接
  • 学生会管理系统小程序: 链接
  • 学生会管理系统后端: 链接
  • 学生会管理系统安卓端:链接

相关文档和博客:

  • 前期接口文档以及需求文档:链接
  • 后端后期spring整合swagger文档:链接
  • 各类设计图:链接
  • 原型展示:链接
  • 需求文档:链接

一.课程体验

引言: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软件工程的课程,课程要求我们以小组形式完整地体验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在这一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一项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明白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不容易,享受着与同组成员一起努力完成项目后获得的成就感。

具体体会:

  • 数据库的设计时一定要在小组内进行多次讨论,有时候个人没有想周全的部分同组成员能提出更好的建议。
  • 原型的设计是必须要的,完整的原型设计对于前端有很大的帮助
  • 团队文档的管理,我们小组采用的是showdoc对团队文档进行管理,完整且实时的文档有利于进度的推进的,文档的缺失会让需要多部分协同的工作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交流。
  • 代码的管理,对代码进行良好的管理能减少因为代码变更而造成问题的可能。以及UI文件的整理,这方面我没有做好,让自己在编写程序时要花额外的时间去确定需要使用的UI文件。
  • 定期开会对目前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于整体的工作很有帮助。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组做得很好,组长和组员开会都准时到,大家也都会积极的讨论,互相交流。每一次开会后的会议记录是必要的,通过对会议的记录,让各个组员对当前项目的工作进度有更好的把握

二.个人工作:

阶段一:需求分析

第一阶段时我们在讨论项目的需求分析,所以当时的工作和大家一样,讨论数据库的设计、确定需求分析、确定个人的分工

阶段二:三类图的设计

该阶段我们对需要的类图、时序图、用例图展开了讨论和设计,我在本阶段负责APP类图的探讨与确定并设计,文档与博客的撰写

阶段三:原型展示

原型设计阶段我负责安卓端两个功能模块的UI设计,实现请假功能和消息功能,阶段汇报博客的撰写

最后:

和负责安卓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安卓端的软件测试,UI优化和改良。

我负责的部分比较杂,总结是以下内容:

  • 部分android端的UI设计
  • android的部分功能实现
  • 文档和博客的撰写
  • APP类图的探讨与确定并设计,文档与博客的撰写
  • android部分功能的测试

三.个人项目总结

 本次项目中,我们小组六个人分成了四个部分——后端、网页、小程序、安卓端。一开始,我们组因为有组员存在团队协作项目的经验,所以我们在管理文档上就采用了showdoc进行文档的管理,事实证明这对我们的进度推进有很大的帮助,小组每一位成员也很积极参与交流,这让我们的项目进行得比较顺利。尽管过程中我们也遭遇了很多问题,但大家都积极地交流与讨论,让问题都及时地解决。
 尽管我在大一短学期曾经有过一些安卓的开发经验,但说实话那时候学得都是一些非常粗浅的部分,而且那时候使用的一些框架和工具并不适用于这一次的项目。于是在再次拿起安卓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开发的时候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简单的问题都要依靠搜索引擎去学习,尽管是最基础的UI布局中的控件,也让我在调整UI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每一个控件在整体中的布局,每一个控件都需要有它该有的id以便之后在代码中的调用等等。功能实现方面,主线程与子进程之间的处理,数据无法在页面成功显示等问题,这是我在大一短学期中不曾遇到过的,查阅资料也不容易找到解决办法,但通过与组长的沟通和组长的指导,最后还是解决了问题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整个项目下来,让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让我了解了更多安卓的知识,收获很多。

四.课程建议:

软件工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结束了,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感觉收益良多,就个人看法,我对软件工程这门课有以下建议:

  • 希望课上的教学互动能更多一些,比如提前一节课公布下一节课要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提前去看和查阅资料,再抽取一名或者一组同学来讲自己的理解,表现优异可考虑加分,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能进行更好的学习
  • 博客一定要发,鼓励学生们更多的使用博客,把自己遇到的有意思的问题和如何解决的写下来,对于其他同学可能也有启发性的帮助
  • 可以在团队项目开始前告诉学生一些关于文档管理,代码管理相关的平台和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熟悉项目的工作流程
posted @ 2019-12-07 10:53  31701072_黄晨觉  阅读(30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