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结报告7
一、本周进展回顾
(一)时间投入
本周总学习时长 32 小时,分配如下:
大数据技术:15 小时(Spark 调优、Flink 状态管理)
Java Web:9 小时(个性化推荐功能集成、系统测试)
Python:6 小时(推荐算法优化、结果验证)
问题解决:2 小时(Spark 数据倾斜、Flink 状态后端配置)
(二)学习与实践内容
大数据技术
Spark:针对 Spark 任务数据倾斜问题,学习并实践了多种解决方法,如分区键优化、加盐法等;研究 Spark 的资源调优策略,包括 Executor 内存、CPU 核心数、并行度等参数的调整,通过实际测试对比不同参数配置下的任务执行效率。
Flink:深入学习 Flink 的状态管理,了解 Keyed State 和 Operator State 的区别与适用场景;配置 Flink 的状态后端,将状态存储到 RocksDB,以支持大状态作业的运行;实践 Flink 的状态快照与恢复机制,确保作业在故障时能准确恢复。
Java Web
集成 Python 开发的个性化推荐功能,通过 RESTful 接口与 Python 服务进行交互,前端页面能够根据用户聚类结果展示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对 Java Web 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修复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 Bug,优化了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
Python
对推荐算法进行优化,尝试结合协同过滤和内容过滤的方法,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对优化后的推荐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推荐命中率和用户反馈,评估算法效果。
二、下周计划安排
大数据方向:学习大数据安全相关知识,了解 Hadoop、Spark 等组件的安全配置与防护措施;尝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一个完整的小项目中,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等环节。
Java Web 与 Python:根据系统测试结果,进一步优化 Java Web 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 Python 推荐系统进行持续迭代,添加更多的特征和优化策略。
三、本周遇到的问题
技术难题:Spark 在处理特定数据集时出现严重的数据倾斜,经过多次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后才得到缓解;Flink 配置状态后端时,遇到版本兼容性问题,通过查阅官方文档和社区资料解决。
学习反思:大数据技术的安全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前学习中有所忽视,后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在项目实践中,要更注重技术的综合性运用,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