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神话阅读笔记01
说实话,这个月的空闲时间真的不多,各种作业、实验写的焦头烂额,另外还要准备比赛,《构建之法》的阅读就先到这了,接下来的书籍叫做《人月神话》,这也是一本经典的软件工程读物,发布的时间也不短了,这两天抽空浅读了一下,先写个读书笔记吧。
第1章 焦油坑
编程系统产品:书中将编程系统比喻为“焦油坑”,这一隐喻揭示了软件开发中难以摆脱的困境——技术债务、需求变更、团队协作等问题如同焦油般,将开发者拖入泥潭。编程系统不仅是代码的堆砌,更是人类智慧与工程管理的结合体。它需要系统化的设计思维、持续的迭代优化,以及跨职能团队的紧密协作。
职业的乐趣:尽管焦油坑令人窒息,但编程职业也是有它的的独特魅力。比如创造的快感,从无到有构建复杂系统,就好像造了个人一样(开个玩笑);还有探索的乐趣,在技术边界不断突破,解决未知问题,这些乐趣是支撑开发者坚持前行的动力,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应忽视职业本身带来的价值感。
职业的苦恼:现实的软件开发往往充满矛盾,急功近利的交付压力导致技术债务累积;需求方与开发者的认知差异,导致频繁返工;新技术层出不穷,开发者需不断学习,却难以精通。这些苦恼揭示了软件工程作为“实践科学”的本质——它需要经验积累、试错反思,而非单纯依赖理论。
第2章 人月神话
乐观主义:书中指出,开发者普遍存在“乐观主义偏差”,即高估自身能力、低估任务难度(我应该有一半),这种偏差源于认知局限、外部干扰,项目管理需以“现实主义”为原则,通过历史数据、专家评估等方法,建立更准确的进度模型。
人月:给团队加人会加快项目速度吗?那肯定不是。团队规模扩大后,沟通路径呈指数级增长,新成员需时间熟悉项目,初期反而拖慢进度,某些任务可能无法并行,需依赖特定人员完成,这一章节让我意识到,项目管理需更关注“效率”而非“人数”,优化流程、提升团队默契比盲目增员更重要。
系统测试:测试是软件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质量保障的最后防线,测试应与开发并行,通过自动化工具、持续集成等方法,构建高效的测试体系,但是这个步骤经常会被忽视。
空泛的运算:软件开发中的估算总是不准确,这个问题主要源于源于对“未知”的过度简化,即任务分解不彻底、历史数据缺失、风险评估不足等。书中建议,估算需结合“三点估算法”(乐观、悲观、最可能)、专家判断、历史数据等多维度信息,避免过度依赖直觉。
第一篇就先到这吧,结束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