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logUn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1、项目风险分析的内涵

本章重点介绍狭义项目风险分析,即只包括风险评估环节。风险评估又可以分为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个部分。

1)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risk assessment)是在风险识别之后,为了进一步明确各个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其风险值大小进行量化的过程。风险估计旨在分析风险对项目目标存在的潜在影响,既包括消极影响,也包括积极影响。

项目风险估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810.62]

1)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项目风险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

3)项目风险事件的影响范围。

4)项目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

风险估计的重点是对项目各阶段的单个风险进行估计或量化,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项目风险的影响,也没有系统考虑这些风险能否被项目主体接受。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是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项目风险分级排序的过程。[1810.65]

风险评价过程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研究项目风险背景信息。

2)确定风险评价基准。风险评价基准是针对项目主体每一种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时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

3)使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4)挖掘项目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确定关键因素。

5)作出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确定项目风险状态及风险管理策略。


2、项目风险分析的分类

项目风险分析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

1)定性风险分析

定性风险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项目经理能够降低项目的不确定性级别,并重点关注高优先级的风险。

这类评估会受项目团队和其他干系人的风险态度的影响。[1810.51]

建立概率和影响层级的定义,有助于减少偏见的影响。风险行动的时间紧迫性可能会放大风险的重要性。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通常可以快速且经济有效地为规划风险应对建立优先级,可以为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如果需要的话)奠定基础。

定性风险分析工具主要有:主观评分法、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概率-影响矩阵等。


2)定量风险分析

定量风险分析是就已识别风险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产生量化风险信息,来支持决策制定,以降低项目的不确定性。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的对象是在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中被确定为对项目的竞争性需求存在潜在重大影响的风险。在进行定量分析时,也可以对单个风险分配优先级数值。

通常,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在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之后开展。

定量分析工具主要有敏感性分析法、决策树法、层析分析法、贝叶斯概率法、期望效

用函数理论、随机模拟法、网络分析技术等。[1810.4]


3、项目风险估计指标

项目风险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对每一单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进行估计。[1810.7]

风险估计的主要指标有两个:风险发生可能性(概率大小)和风险产生的后果。[1810.58]

1)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估计

项目风险估计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和估计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即项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因为一个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越高,造成项目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它的控制就应该越严格。

概率分布用来描述各种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分布。风险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三角分布等。

风险发生可能性(概率大小)的估计值分为三类:客观概率、主观概率和合成概率。

1)当有足够的历史数据信息可以参考,并通过实验或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而得到的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概率分布,称为客观概率。[1810.11]

2)在没有任何历史数据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对未来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主要靠项目利益相关者或专家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对项目的了解来猜测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概率分布,称为主观概率。主观概率无法用实验或统计方法来验证其正确性。

3)不直接由大量实验或统计分析得到,也不完全由主观判断得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概率或概率分布,称为合成概率。合成概率是项目风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形式。


2)风险产生后果的估计

项目风险估计的第二项任务是分析和估计项目风险产生的后果,即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

风险事件造成损失大小的估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损失的性质、损失的范围和损失的时间分布。

根据风险管理人员掌握信息资料的不同,可将项目风险估计问题分为确定型风险估计、随机型风险估计和不确定型风险估计三种类型。

1)确定型风险估计是指针对那些风险出现的概率为 1(确定会发生),其后果也是完全可以预测的,由精确、可靠的信息资料支持的风险。

2)随机型风险估计是指针对那些不但出现的各种状态已知,而且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也已知的风险。随机型风险估计一般按照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效用值最大的方法来估计

3)不确定型风险估计是指针对那些究竟会出现哪些状态不能完全确定,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也未知的风险。


4、项目风险评价基准

项目风险评价基准是项目风险评价与决策的依据,是项目组织对风险影响评价与风险等级判断的标准,其核心内容是综合考虑管理情境与主体因素对项目组织风险决策的影响,形成真正反映项目组织客观实际的风险评价依据。

1)效用与效用曲线

效用是指人们对风险的满足或感受程度。

保守型效用曲线,严格上凸(下凹)表示效用随着损益值的増多而递増,但递増速度越来越慢,即边际效用递减。这种决策者容易满足,不求大利,谨慎小心,只求规避风险。[1810.46]

中间型效用曲线,表示决策的效用与决策损益的货币效果呈线性关系。对应于这种效用函数的决策者对决策风险抱中立态度,因而对决策的某项后果不予特别关注,而谨慎从事。

冒险性(激进型)效用曲线,是下凸(上凹)的,表示效用随着损益值的増多而递増,且递増速度越来越快,即边际效用递増。这种类型的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观念。他们对收益较为敏感,而不十分关心亏损,这种类型的决策者不易满足,不怕风险、喜欢谋求大利。


2)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指人们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实质是反映人们判断风险影响并进行风险决策的准则。[1810.18]

根据风险容忍度,可以将风险影响范围划分为可忽略风险、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三个区域。

1)当风险处于不可接受风险区域,则无条件回避该风险的发生。

2)当风险处于可接受风险区域,则应考虑风险损失与风险防控成本函数的最优化。

3)当风险处于可忽略风险区域,则可忽略该风险对目标的影响。

项目风险评价基准将会确定项目风险后果的可接受水平。风险可接受水平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5、项目风险分析的依据

1)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是说明项目将如何执行、监督和控制的一份文件。

2) 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安排与实施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计划为定量风险分析提供指南、方法和工具。[1810.28]

3) 风险登记册

风险识别过程的主要输出就是风险登记册中的最初内容。风险登记册为实施定量风险分析提供基础。

4) 事业环境因素

事业环境因素是指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

5) 组织过程资产

组织过程资产是执行组织所特有并使用的计划、流程、政策、程序和知识库,包括来自任何(或所有)项目参与组织的,可用于执行或治理项目的任何产物、实践或知识。

组织过程资产可分成以下两大类:流程与程序和共享知识库。能够影响实施定量风险分析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以往己完成的类似项目的信息。


6、定性风险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1) 主观评分法

最大风险权重值=行数×列数×最大风险值

2) 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

3) 概率-影响矩阵


7.敏感性分析法的内涵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

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

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1810.25]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了解项目的风险水平。

2)找到影响项目效果的主宰因素。

3)揭示敏感性因素可承受的变动幅度。

4)比较分析各备选方案的风险水平,实现方案优选。

5)预测项目变化的临界条件或临街数值,确定控制措施或寻求可替代方案。


8.敏感性分析的分类

根据因素变动情况敏感性分析可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假设在项目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对项目中单一因素进行分析。

2)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同时分析多个因素变化对项目活动的影响。


9.敏感性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一般而言,敏感性分析采用的指标要与经济评价指标一致,常用的分析指标为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2)选定分析因素及其变化范围。

3)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时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4)找出敏感因素,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技术方案的抗风险的能力。


10.敏感性分析的特点

敏感性分析是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1810.25],但是其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

1)敏感性分析将几个影响因素割裂开,逐个分析,没有考虑因素之间的系统性。

2)每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幅度都是由分析人员主观确定的,如果事前调查分析工作不足,敏感性分析将会带有较大的片面性。[1810.25]


决策树法

1.决策树法概述

决策树(decision tree )法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决策树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决策节点,从这里引入的分支叫做方案分支,分支数量与备选方案数量相同,在分支上注明方案名称。

2)状态节点,也称机会节点。从它引出的分支叫做状态分支或概率分支,在分支上注明自然状态名称及其出现的概率,分支数量与自然状态数量相同。

3)结果节点,将不同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所取得的结果标注在结果节点的右端

2.决策树的分类

决策树根据需要的决策次数不同,可分为单阶段决策树和多阶段决策树。

1)单阶段决策树是指决策问题只需进行一次决策活动,便可以选出理想的方案。单阶段决策树一般只有一个决策节点,如下所示:

2)多阶段决策是指在一个决策问题中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决策,即在一个决策问题中又包含着另一个或几个决策问题。如图所示。只有当低一层次的决策问题确定之后,高一层次的决策方案才能确定。

3.决策树法的应用步骤

1)绘制决策树。

2)计算各节点的期望损益值。

3)风险决策,比较各方案损益值大小,选择损益值大者为备选方案。


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内涵

层次分析法 AHP 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由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教授

正式提出,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 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

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

(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

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AHP 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

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

层次分析法 AHP 是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风险管理问题的有力工具,它具有思路

清晰、方法简便、系统性强等特点。它特别适用于难以完全量化,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项目风险决策问题。

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

2)构造判断矩阵。

3)计算权重向量。

4)一致性检验。


贝叶斯概率法

1.贝叶斯概率法的内涵

如果项目风险事件的概率估计是在没有客观数据或者历史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作出的,则称这种概率的估计为先验概率。贝叶斯概率就是在不完全情报下,对部分未知的状态用主观概率估计,然后通过对项目进行更多、更广泛的调查研究或统计分析之后,用贝叶斯公式对发生概率进行修正,最后再利用期望值和修正概率作出最优决策。

贝叶斯定理用于描述两个条件概率之间的关系。如 P(A|B)和 P(B|A)。按照乘法法则,即:

P(A∩B)=P(A)×P(B|A)=P(B)×P(A|B)

可以立刻导出:

P(B|A)=P(A|B)×P(B)/P(A)

2.贝叶斯概率法的应用步骤:

1)已知类条件概率密度参数表达式和先验概率;

2)利用贝叶斯公式转换成后验概率;

3)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决策分类。


五、期望效用函数理论

应用期望效用函数理论进行项目风险分析的适用条件:风险事件出现的各种状态已****知,而且这些状态发生的概率也已知。[1810.57]

六、蒙特卡洛模拟法

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法,又称统计模拟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法是用来解决工程和经济中的非确定性问题,通过成千上万次的模拟,涵盖相应的可能概率分布空间,从而获得一定概率下的不同数据和频度分布,通过对大量样本值的统计分析,得到满足一定精度的结果,因此蒙特卡洛模拟法是进行不确定与风险型问题的有力武器。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特点

1)以实验为基础,可以弥补确定型分析手段的不足,避免对不确定与风险决策问题的误导。

2)通过该方法,可以对不确定与风险型问题进行有效分析,解决常用决策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不确定与风险型问题。


七、网络分析技术

适合应用于项目风险分析的网络分析技术包括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图解评审技术(GERT)。

1)PERT 适用于项目活动、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但是在每一项活动的持续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PERT 通过引入三点估算法,来确定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概率分布。

2)GERT 适用于项目活动持续时间、活动之间逻辑关系都不确定的情况。GERT 可以理解为多个 PERT 组成。GERT 可以通过解析法,直接使用网络中的参数进行计算,把概率和随机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来求解;也可以运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实验,通过统计多次实验的结果作为网络的解。


八、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

1.更新风险登记册

2.更新假设条件日志

posted on 2022-03-01 23:29  cnblogUn  阅读(9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