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球打
#有球打#
这个学期各种调课,阴差阳错的选了篮球课,当然还是投篮不准,不会上篮,在班上属于是拖后腿的。
思绪回到了中学球场,也就是说如何在自己球技如此基础的情况下加入他人临时组成的球队并不被队友嫌弃。
是通过朋友关系吗?朋友负责挑选球员,这时希望朋友选择我而面临着更大的输球机会,是这样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他是我朋友啊,我还每天给他带早饭呢,有的时候还给他抄过作业呢,他打球选一下我怎么了?
发现没有,此时是希望朋友毫不犹豫地为了“我”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同时希望自己对称的付出去对等交换别人的付出
对称,换不来对等。我把手机给你把我的隐私暴露给你,你完全可以不用因为我的行为来对等做对称的事情。如果可以我早就把银行卡密码给马云了
回到最初打球的问题,如何有球打,换句话说如何让他人坚定的选择你。那就是用过往打球的行为告诉对方,我不会随意投三分球,不会消极比赛,不会因为小磕小碰就大呼小叫,不会带女友来球场,不会一直拿着球不传球,自己不会投篮会积极抢篮板......
如此球员,试问那个临时组成的球队不想要呢?背后蕴含的经济逻辑就是,我选择你,是可以给我带来赤裸裸的收益的,是可以去赢球的
步入社会,我们获得的可不仅仅是球权了,或许是他人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