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拾遗·咒符题匾刊录

\[\newcommand{\vare}{\varepsilon} \newcommand{\i}{\mathtt i} \newcommand{\d}{\mathrm d} \newcommand{\mbb}{\mathbb} \newcommand{\p}{\partial} \newcommand{\cas}[1]{\begin{cases}#1\end{cases}} \newcommand{\Ln}{\operatorname{Ln}} \newcommand{\Arg}{\operatorname{Arg}} \newcommand{\ovl}{\overline} \newcommand{\Res}{\operatorname{Res}} \]

I. 复变函数及其导数

复变函数:令 \(G\sube\mathbb C\) 是非空集合,则自 \(G\) 中元素对应 \(\mathbb C\)一个或多个 元素的对应规则称作复变函数。

单值复变函数:每个元素仅对应一个。多值复变函数:可以对应多个。【也即,复变函数是一个“泛函数”的定义】

复变函数有对应的多值反函数。


连续性。设单值函数 \(w=f(z)\),在 \(z_0\) 的空心邻域 \(B_\rho^*(z_0)=\{z\mid0<|z-z_0|<\rho\}\) 中都有定义。若对于一切 \(\vare>0\),都存在 \(\delta(\vare)\in(0,\rho]\),使得在 \(B_\delta^*(z_0)\) 时有 \(f(z)-A<\vare\),则

\[\lim_{z\to z_0}f(z)=A \]

\(f(z)\to A,z\to z_0\)

一元集合极限的双侧逼近可视性来源于实数的有序性;复数没有有序性,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极限归结于某几个方向的逼近。


定理:\(\lim_{z\to z_0}f(z)=A=u_0+\i v_0\) 等价于实部 \(u\) 的极限为 \(u_0\)、虚部 \(v\) 的极限为 \(v_0\)

除了趋向点和趋向值都为 \(\mathbb C\) 中元素的场合,还可以定义趋向点/值之一或全部都为无穷的场合。此时意味着模长趋向于无穷。

连续即极限值与函数值相等。

定义:复可导即为:在一内点,有

\[\lim_{\Delta z\to0}\dfrac{f(z_0+\Delta z)-f(z_0)}{\Delta z}=A\in\mathbb C \]

则该极限称为导数,记作 \(f'(z_0)\)\(\left.\dfrac{\d f}{\d z}\right|_{z=z_0}\)

定义:若在 \(z_0\) 邻域中均有 \(f(z_0+\Delta z)=f(z_0)+A\Delta z+\rho(\Delta z)\Delta z\),则称其在 \(z_0\) 处可微。

  • 为什么使用 \(\rho(\Delta z)\Delta z\)?因为复数域无序,取 \(\rho(\Delta z)\) 为一趋于 \(0\) 函数即可。

同时有 \(\d f=A\d z\)

例:\(f(z)=z\),有 \(f'(z)=1\)

例:\(f(z)=\bar z\),有 \(f'(z)\) 处处不存在。

例:\(f(z)=z^2\),有 \(f'(z)=2z\)

例:\(f(z)=(\bar z)^2\)\(\dfrac{\Delta f}{\Delta z}=\dfrac{(\Delta\bar z)^2}{\Delta z}+2\bar z\dfrac{\overline{\Delta z}}{\Delta z}\),不存在。

例:\(f(z)=z\bar z=|z|^2\)……分析还是不存在,原因还是因为出现了 \(\dfrac{\overline{\Delta z}}{\Delta z}\) 的项!

但是!\((\bar z)^2\) 在原点处,居然……居然可导!导数为零!后者同理!!!

II. 解析函数

若复变函数在 \(z_0\) 某邻域内处处可导,则称 \(f(z)\)\(z_0\)解析\(z_0\) 即为 解析点。易知:在一点解析,则在某邻域内处处解析。则,解析是一个 片性质

反之,若不解析,则为 奇(qí)点

奇点分类:

  1. 无定义的奇点。
  2. 有定义不连续的奇点。
  3. 有定义、连续但不可导的起点。
  4. 有定义不存在可导邻域的奇点。

在全部 \(\mbb C\) 上可导的函数被称作 整函数

有理函数指多项式分式。非多项式的有理函数均不是整函数,因为由代数基本定理,分母上多项式存在零点。

考察解析函数的充要条件:

\(f(z=x+\i y)=w=u+\i v\)\(z\) 处可导,则其可微,于是

\[\Delta w=\Delta u+\i\Delta v=A\Delta z+\rho(\Delta z)\Delta z \]

\(A=f'(z)=\alpha+\i\beta\)。令 \(\rho=\rho_1+\i\rho_2\),则 \(\rho_1,\rho_2\to0\)

\[\begin{cases} \Delta u=\alpha\Delta x-\beta\Delta y+\rho_1\Delta x-\rho_2\Delta y \\\Delta v=\beta\Delta x+\alpha\Delta y+\rho_2\Delta x+\rho_1\Delta y \end{cases} \]

于是,\(u(x,y)\)\(v(x,y)\)\((x,y)\) 分别可微,且满足

\[\begin{cases} \p_xu=\p_yv\\\p_yu=-\p_xv \end{cases} \]

此乃 Cauchy-Riemann 方程。故,若实部、虚部在开集上连续可导且满足 C-R 方程,则其在开集上解析。

另有结论:

\[f'(z)=\p_x u-\i\p_yu=\p_xu+\i\p_x v=\dots \]

该方法可以用于不使用极限语言进行求导(即,对于实部和虚部分别求偏导来组合出复变导数)。


形式导数:已知

\[\cas{z=x+\i y\\\bar z=x-\i y} \]

那么就有

\[\cas{ x=\dfrac12(z+\bar z) \\y=\dfrac1{2\i}(z-\bar z) } \]

且使用 Jacobian 易验证 \((z,\bar z)\leftrightarrow(x,y)\) 是正则换元。

于是,

\[u=u(x,y)=u(\dfrac{z+\bar z}2,\dfrac{z-\bar z}{2\i}) \]

于是记形式导数

\[\p_zu=\p_xu\p_zx+\p_yu\p_z y=\dfrac12(\p_xu-\i\p_y u) \\\p_{\bar z}u=\dfrac12(\p_xu+\i\p_yu) \]

  • \(\p_zu=\overline{\p_{\bar z}u}\)。是巧合吗?是因为共轭与积分、求导有交换律!

因此,\(f(z)\) 也可以被看作 \(f(z,\bar z)\) 的二元形式函数(这么做合法,是因为 \(\bar z,z\) 存在函数关系)

\[f_z=\dfrac12(u_x+v_y)+\dfrac\i2(v_x-u_y) \\f_{\bar z}=\dfrac12(u_x-u_v)+\dfrac\i2(u_y+v_x) \]

然后发现,\(f_{\bar z}=0\) 等价于 C-R 方程。此时,\(f_z=u_x+\i v_x=u_x-\i u_y=f'(z)\)

  • 即,把 \(f(z)\) 看作 \(f(x,y)\) 再换元为 \(f(z,\bar z)\) 后,关于 \(\bar z\) 的偏导数退化为 C-R 方程,关于 \(z\) 偏导数就是 \(f'(z)\)。C-R 方程成立等效于关于 \(\bar z\) 偏导为零,偏导为零等效于与该参数无关,于是解析函数与 \(\bar z\) 无关。

于是,我们可以用该理论分析之前的例子:

  • \(f(z)=\bar z\),有 \(f_{\bar z}=1\),故处处不可微。
  • \(f(z)=(\bar z)^2\),有 \(f_{\bar z}=2\bar z\),故仅在原点处可微,此处 \(f'(0)=f_z(0)=0\)
  • \(f(z)=z\cdot\bar z\),仅在原点可微,有 \(f'(0)=f_z(0)=0\)

或许有人会好奇:\(f(z)=z\) 也可以写成 \(f(z)=\overline{(\bar z)}\),此时如何计算 \(f_{\bar z}\) 呢?

事实上,当我们采用 \(f(x,y)=f(z,\bar z)\) 的记号的同时,我们就 摒弃了共轭的概念:此时共轭仅仅是一个仅出现在 \(\bar z\) 中的记号而已。而当我们看到了 \(\overline{(\bar z)}\) 这样的“未定义”时,我们便要反问:这玩意是怎么定义的?然后我们发现,它的定义就是 \(z\),因此我们计算时完全不会看到 \(\overline{(\bar z)}\),而只会看到 \(z\)

III.基本初等函数

我们希望将 \(\exp,\ln,\sin,\cos,x^a\) 等函数延拓。我们希望延拓有好性质。

\(\exp\) 的场合:

  • 整函数。
  • 导数仍为自身。
  • 实轴上与原函数相等。

\(e^z=e^x(\cos y+\i\sin y)\)。易验证其满足上述条件。

唯一性如何证?因为 \(f'=u_x-\i u_y\),所以须满足

\[\begin{cases} u_x=v_y=u \\u_y=-v_x=-v \end{cases} \]

的偏微分方程组。可证得其解唯一。

特别地,\(e^z\) 存在 \(2k\pi\i\) 的周期;其值域为 \(\C\setminus\{0\}\)

既然指数函数是多对一的,那么其反函数、对数函数即为多值函数。

同理,计算 \(\Ln z\),则 \(e^u=|z|,v=\Arg z\)

于是,有 \(\Ln z=\ln|z|+i\Arg z\)。其主值 \(\ln z=\ln|z|+i\arg z\)

因为辐角的范围被认为是 \((-\pi,\pi]\),所以 \(\ln z\)\(x\) 轴负半轴至 \(0\) 的范围上不连续;在其它地方解析。

其导数使用反函数求导法则,可知为 \(\dfrac1z\)

满足 \(\Ln(z_1z_2)=\Ln z_1+\Ln z_2\),但是换成 \(\ln\) 不对,因为辐角的问题。

\(\Ln z^n=n\Ln z\)……这不对,若 \(z\) 的辐角是 \(2\pi/n\) 之类,乘以 \(n\) 就会让某些辐角消失。写成 \(n\)\(\Ln z\) 相加就对了。

幂函数,如 \(y=x^b\)。可以先求 \(\Ln\) 再求 \(\exp\),得到 \(y=\exp(b\Ln x)=e^{b\ln z}e^{2bk\pi\i}\)

  • \(b\in\Z\),则 \(2bk\) 必是整数,\(x^b\) 是单值函数。
  • \(b\in\Q\setminus\Z\),则令 \(b=\dfrac pq\),则 \(x^n\)\(q\) 值函数。
  • \(b\in\R\setminus\Q\),则 \(x^n\) 是无穷值函数。
  • \(b\in\C\setminus\R\),则 \(b=\alpha+\i\beta\) 其中 \(\beta\neq0\)。则 \(e^{2bk\pi\i}=e^{2\alpha k\pi\i}\cdot e^{-2\beta k\pi}\),由 \(\beta\) 项知其无穷值。

\[\cos z=\dfrac{e^{\i z}+e^{-\i z}}2 \\\sin z=\dfrac{e^{\i z}-e^{-\i z}}{2\i} \]

满足 \(2k\pi\) 的周期。不再有界:沿虚轴移动趋向无穷。

和角公式等仍成立。

\[\sinh z=\dfrac{e^z-e^{-z}}2 \\\cosh z=\dfrac{e^z+e^{-z}}2 \\e^z=\sinh z+\cosh z \]

IV. 复变积分

有向曲线:有定向的曲线。

Jordan 曲线(简单闭曲线)按照逆时针定向。

沿有向曲线的 Lebesgue 积分的定义是通过分割定义的。即:将曲线 \(C\) 分成 \(n\) 个弧段,分点为 \(A=z_0,z_1,\dots,z_n=B\),每段上取一个 \(\zeta_k\),则有

\[I_n=\sum f(\zeta_k)\cdot\Delta z_k \]

如果存在一个 \(I\),满足对于一切 \(\epsilon\),都存在一个 \(\delta\) 满足全体最大弧长不超过 \(\delta\) 的划分,都满足 \(|I_n-I|<\epsilon\),则称其积分值为 \(I\)

把复变看成两个实变的组合,可知

\[I=\int u\d x-v\d y+\i\int v\d x+u\d y \\=\int(u+\i v)(\d x+\i\d y) \]

假设 \(z\) 存在参数方程 \(z=z(t)\),我们希望其有与实变类似的形式

\[\int f(z)\d z=\int_\alpha^\beta f(z)\dot z\d t \]

通过实变展开易证其成立。

性质:

\[\int_{C^-}f(z)\d z=-\int Cf(z)\d z \\\int_C(f(z)\pm g(z))\d z=\int_C f(z)\d z\pm\int_C g(z)\d z \\\int_C kf(z)\d z=k\int_C f(z)\d z \\\ovl{\int f(z)\d z}=\int_C\ovl{f(z)}\d\bar z \]

以及 Length Theorem:

\[\left|\int f(z)\d z\right|\leq ML \]

其中 \(M=\max|f(x)|\)\(L\) 为曲线长度。

证明需要

\[\left|\int_C f(z)\d z\right|\leq\int_C|f(z)||\d z| \]

……吗?这个不等式理性上不好证明。必须回到原始意义,由三角不等式证明。


\[\int\d z=z_1-z_0 \\\int|\d z|=\text{弧长} \]

加不加绝对值很重要!

\[\int_{|z-z_0|=R}\dfrac1{(z-z_0)^{n+1}}\d z \\=\int_0^{2\pi}\dfrac1{(Re^{\i\theta})^{n+1}}\d(Re^{\i\theta}+z_0) \\=\int_0^{2\pi}\dfrac1{(Re^{\i\theta})^{n+1}}\i Re^{\i\theta}\d\theta \\=\dfrac\i{R^n}\int_0^{2\pi}\dfrac1{e^{\i n\theta}}\d\theta \\=\dfrac\i{R^n}\int_0^{2\pi}(\cos n\theta-\i\sin n\theta)\d\theta \\=\begin{cases}0&n\neq0\\2\pi\i&n=0\end{cases} \]

V. C-G 定理

对于解析的 \(f\)

\[\oint f(z)\d z=\oint u\d x-v\d y+\i\oint v\d x+u\d y \\\xlongequal{\text{Green}}\iint(-v_x-u_y)\d x\d y+\i\int(u_x-v_y)\d x\d y&(?) \\\xlongequal{\text{Cauchy-Riemann}}0 \]

(?): Green 公式需要有 \(u,v\in\mathscr C^1\)

Cauchy-Goursat 定理:单连通区域上的解析函数,沿封闭曲线积分为零。

  • 证明很困难!

使用 C-G 定理可以证明,解析函数的导数解析。

强形式 C-G 定理:令 \(f\) 在 Jordan 闭曲线 \(\gamma\) 围成的单连通区域 \(D\) 内部解析,在边界 \(\bar D\) 上连续,则沿边界积分为零。

连续变形原理:解析函数的曲线积分不因连续变形改变。

复合闭路定理:\(n+1\) 条闭曲线组成的复合闭路,若其中不包含奇点,则总积分为零。

VI.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对于单连通区域上的解析函数,对于 \(z_0\),可以唯一定义原函数

\[F(z):=\int_{z_0}^zf(\zeta)\d\zeta \]

\(F(z)\) 解析,且满足 \(F'(z)=f(z)\)。证明略。

若在该区域上处处均有 \(F'(z)=f(z)\),则称其为 \(f(z)\) 的一个原函数。显然,全体原函数之间只相差常数,因此不定积分 \(\int f(z)=F(z)+C\)

N-L 公式:\(\int_{z_0}^{z_1}f(z)\d z=F(z_1)-F(z_0)\)

分部积分公式:\(\int_{z_0}^{z_1}f'(z)g(z)\d z=\left.f(z)g(z)\right|_{z_1}^{z_2}-\int_{z_1}^{z_2}f(z)g'(z)\d z\)

……但是这几个定理只能在单连通域上使用。多联通咋办?

定理:若 \(f(z)\) 在不一定单连通的 \(\cal D\) 上解析,则以下三条等价:

  • 闭路积分为零。
  • 积分与路径无关。
  • 存在原函数。

VII. Cauchy 积分公式

\(f(z)\) 在 Jordan 闭曲线 \(C\) 围成区域 \(D\) 内解析,在边界上连续,则对于 \(z_0\in D\),有

\[f(z_0)=\dfrac1{2\pi\i}\oint_C\dfrac{f(z)\d z}{z-z_0} \]

即,对于解析函数,边界上值唯一确定时,内部值同时可以确定。

由其可以推知,

\[f(z_0)=\dfrac1{2\pi\i}\int_0^{2\pi}f(z_0+Re^{\i\theta})\d\theta \]

称为第一平均值公式。

使用 Green 公式可知

\[f(z_0)=\dfrac1{\pi R^2}\iint_{|z-z_0|\leq R}f(z)\d x\d y \]

的第二平均值公式。

同时有高阶导数公式

\[f^{(n)}(z_0)=\dfrac{n!}{2\pi\i}\oint_C\dfrac{f(z)}{(z-z_0)^{n+}} \]

VIII. Morera 定理

已知:解析函数有所有闭路积分为零。那么,其逆定理,即闭路积分全为零之函数应解析吗?

否定。有限点不连续时该函数仍有势。

补充连续条件,即得 Morera 定理:

  • 在任意联通(不一定是单连通)区域 \(\cal D\) 上连续且闭路积分为零的函数是解析函数。

由定义可知,其有势,且势函数导数为该函数。

IX. 代数基本定理

引理:Cauchy 不等式——令 \(f(z)\)\(|z-z_0|<R\) 圆盘上的解析函数,且 \(|f(z)|\leq m\)。则有

\[|f^{(n)}(z_0)|\leq\dfrac{n!m}{R^n} \]

证明:使用高阶导数公式即证。

引理:Liouville 定理——有界解析函数是常数。

证明:若 \(|f(z)|\leq M\),则 \(|f'(z_0)|\leq\dfrac{1!M}R\);但是 \(R\) 可以任取,所以让 \(R\to+\infty\) 时其趋于 \(0\)

现在,尝试证明代数基本定理:

若多项式 \(p_n(z)\) 处处非零,则 \(f(z)=\dfrac1{p_n(z)}\) 必然解析。下只需证明 \(f(z)\) 有界即可导出矛盾。

  • \(z\to\infty\) 时,\(f(z)\) 必然 \(\to0\);在有界的一个圆盘里,\(f(z)\) 有界。因此整体而言 \(f(z)\) 有界。

X. 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

解析函数的实部虚部分别都是调和函数。虚部被称作实部的共轭调和函数。

现在,我们尝试对于调和函数,找到其共轭调和函数(二者配起来就是一个解析函数)。

这要求,\(u,v\) 满足 C-R 方程,且属于 \(\scr C^\infty\)

……但这就够了么?

定理:令 \(u\) 是单连通区域 \(D\) 上调和函数,则存在 \(D\) 上解析函数 \(f(z)\) 使得 \(u=\Re f(z)\)

\(f'(z)\) 可以由 \(u\) 唯一确定(\(f'(z)=u_x-\i u_y\))。因为 \(u\) 调和,所以 \(f'(z)\) 至少可以求一次导,则其解析。因此求一个不定积分即可。

【注意,因为实部确定,所以不定积分的常数项必须是 \(\i R\) 而非 \(C\) 的形式】

单连通保证不定积分存在。

多联通反例:\(u=\ln|z|\)。易验证其调和。则 \(f'(z)=\dfrac1z\),而其不存在原函数(环绕原点积分非零)

  • \(v\) 的法一:\(u\to f'(z)\to f(z)\)
  • 法二:偏积分;由 C-R 方程保证 \(v\) 的偏导数,因此对偏导数求偏积分(注意,如果对 \(x\) 求偏积分,那么常数项会是 \(g(y)\) 的形式;关于 \(x\) 求偏积分再对 \(y\) 求偏导然后比较系数即可)

例:\(f(z)=u(x^2-y^2)+\i v(x,y)\) 解析。求之。

因解析,则 \(u\) 调和。\(u_x=2xu',u_{xx}=2u'+4x^2u'';u_y=-2yu',u_{yy}=-2u'+4y^2u''\)。因此 \(u_{xx}+u_{yy}=4(x^2+y^2)u''=0\),则 \(u''\) 在非零处为零。故有 \(u(t)=c_1t+c_2\),则 \(f(z)=c_1(x^2-y^2)+c_2+\i v(x,y)\)。易知 \(f(z)=c_1z^2+c_2\)

XI. 级数

复数项序列 \(\{z_n\}_{n=0}^\infty\)。极限 \(A\)\(|z_n-A|<\vare\)。趋于无穷,指 \(|z_n|>M\)

定义级数 \(I=\sum_{n=0}^\infty z_n\)。级数的定义不依赖于其收敛与否。

部分和极限不存在或趋于无穷,则称级数发散 (DV, Divergent),否则即为收敛 (CV, Convergent)。

\(|z_n|\) CV,则称级数绝对收敛 (AC, absolute CV)。若 CV 但不 AC,则称为条件收敛 (CC, Conditionally CV)。

定理:\(\lim\limits_{n\to\infty}z_n=\alpha+\i\beta\) 等价于实部、虚部分别收敛于 \(\alpha,\beta\)

定理:级数 CV 等价于实部、虚部分别 CV。

定理:AC 推出 CV,且 \(|I|\leq\sum|z_i|\)

定理:AC 等价于实部虚部分别 AC。

审敛法:

首先,通项趋于零是收敛的必要条件;通项趋于速度慢,则更难收敛。

Cauchy 根式判别法:

  • 一般形式:存在 \(n_0\) 使得其后有 \(\sqrt[n]{|z_n|}\leq q<1\),则其 AC;若存在无穷多 \(n\) 使得 \(\sqrt[n]{|z_n|}\geq q\geq1\),则其 DV。
  • 极限式:\(\lim\sqrt[n]{|z_n|}=q\)。若 \(q<1\) 则其 AC,\(>1\) 则其 DV,\(=1\) 未知。例:\(\dfrac1n\) DV,\(\dfrac1{n^2}\) AC,\(\dfrac{(-1)^n}n\) CC。

D'Alembert 判别法:

  • 一般式:存在 \(n_0\) 使得 \(\left|\dfrac{z_{n+1}}{z_n}\right|\leq q<1\) AC;存在 \(n_0\) 使得(与 Cauchy 不同,因为它是一环套一环的) \(\geq q\geq1\) DV。
  • 极限式同上。

Dirichlet:单调趋于零的 \(a_n\),部分和有界的 \(b_n\),则积级数 CV。

Abel:单调有界的 \(a_n\),CV 的 \(b_n\),则积 CV。

  • 注意:这两个定理中的 \(a,b\) 都是实数。复数的场合,应把实部虚部分别分析。

其扩展为 Dedekind 判别法:对于有界变差数列 \(\{a_n\}\)\(\sum|a_n-a_{n-1}|\) 有上界)且趋于零,对于部分和有界的 \(\{b_n\}\),积级数收敛。

XII. 函数项级数与幂级数

函数项序列 \(\{f_n(z)\}_{n=0}^\infty\)。其部分和的极限即为级数。

幂级数 \(I=\sum_{n=0}^\infty c_n(z-a)^n\)

Abel 定理:对于级数 \(I=\sum c_nz^n\),若 \(I\)\(z_0\) CV,则在区域 \(z:|z|<|z_0|\) 上处处 AC 且一致收敛。反之,若在 \(z_0\) DV,则在区域 \(z:|z|>|z_0|\) 上处处 DV。

\[I=\sum_{i=0}^\infty c_nz^n \\|I|=\sum_{i=0}^\infty|c_nz_0^n|\left|\dfrac z{z_0}\right|^n=\sum_{i=0}^\infty|c_nz_0^n|q^n \]

其中 \(0\leq q<1\)。我们只需证明,\(|c_nz_0^n|\) 有其上界 \(M\),即可知 \(|I|\) 收敛。因为 \(\sum c_nz_0^n\) 收敛,所以 \(c_nz_0^n\) 必然以 \(0\) 为极限,则其必有上界。

CV/AC 的上确界,或是 DV 的下确界,被称作收敛圆半径 \(R\)\(C_R\) 是收敛圆圆周,即 \(|z|=R\)\(D_R\) 是收敛圆(盘),即 \(|z|<R\)

圆周上处处 DV:\(z^n\)

部分 DV 部分 CC:\(\dfrac1nz^n\)

全部 CC:\(\sum\dfrac{(-1)^{\left\lfloor\sqrt n\right\rfloor}}nz^n\)

全部 AC:\(\dfrac1{n^2}\)

\[R=\dfrac{1}{\overline\lim\limits_{n\to\infty}\sqrt[n]{c_n}}=\dfrac1{\lim_{n\to\infty}\left|\dfrac{c_{n+1}}{c_n}\right|} \]

加减乘对收敛圆的影响是:若半径不同,则新收敛圆会是二者中较小者;否则,收敛半径有扩大的可能。

复合:\(f:\sum a_nz^n,g:\sum b_nz^n\)。则

\[f(g(z))=\sum a_n(h(z))^n=\sum a_n(\sum b_mz^m)^n \]

复合后展开来仍是一个幂级数。

定理:

  • 幂级数在收敛盘内部解析。
  • \(f'(z)\) 可以逐项求导得到,即 \(f'(z)=\sum na_nz^{n-1}\)。【即,导数可以与求和换序】
  • 可以逐项积分。

XIII. Taylor 级数

\(\scr C^\infty\) 函数能否在原点展开为幂级数?在实变函数的场合,这不一定,例如 \(e^{-1/x^2}\) 的速降函数(光滑子),它衰减速度快于一切多项式,因此它无法用 Taylor 多项式近似。

实解析指在邻域中存在 Taylor 展开。这是比 \(\scr C^\infty\) 更强的条件。

但是,复解析函数的场合则不然。有

Taylor 展开定理:若 \(w=f(z)\)\(D\) 上解析。对于其中的 \(z_0\),令 \(d\) 为满足以 \(z_0\) 为圆心的 \(d\)-盘属于 \(D\) 的上界,则在 \(d\)-盘内部,恰有 \(f(z)=\sum_{n=0}^\infty c_n(z-z_0)^n\),其中 \(c_n=\dfrac{f^{(n)}(z_0)}{n!}\)。且该展开唯一。称这种展开方式为 Taylor 展开或 Taylor 级数。

对于 \(z\),选一个 \(r:|z-z_0|<r<d\),使用 Cauchy 积分定理可知

\[f(z)=\dfrac1{2\pi\i}\oint_{C:|\zeta-z_0|=r}\dfrac{f(\zeta)\d\zeta}{\zeta-z} \]

其中,

\[\dfrac1{\zeta-z}=\dfrac1{\zeta-z_0-(z-z_0)} \\=\dfrac1{\zeta-z_0}\dfrac1{1-\dfrac{z-z_0}{\zeta-z_0}} \]

而因为 \(\left|\dfrac{z-z_0}{\zeta-z_0}\right|<1\),所以可以代入 \(\dfrac1{1-\omega}=\sum_{i=0}^\infty\omega^n\) 的式子,所以即有

\[\dfrac1{\zeta-z}=\dfrac1{\zeta-z_0}\sum_{i=0}^\infty\left(\dfrac{z-z_0}{\zeta-z_0}\right)^n \\=\sum_{i=0}^\infty\dfrac{(z-z_0)^n}{(\zeta-z_0)^{n+1}} \]

于是,即有

\[f(z)=\dfrac1{2\pi\i}\oint_C\left(\sum_{n=0}^\infty\dfrac{f(\zeta)}{(\zeta-z_0)^{n+1}}(z-z_0)^n\right)\d\zeta \]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证明求和和积分可以换序,那么内部就可以套一个 Cauchy 积分公式,直接变成 \(\dfrac{f^{(n)}(z_0)}{n!}\) 了!

怎么办呢?首先有限项是可以交换的。于是只需要证明余项,即

\[R_N(z)=\dfrac1{2\pi\i}\oint_C\left(\sum_{n=N}^\infty\dfrac{f(\zeta)}{(\zeta-z_0)^{n+1}}(z-z_0)^n\right)\d\zeta \]

\(N\to\infty\) 时收敛至 \(0\) 即可。

\[|R_N(z)|\leq\dfrac1{2\pi}\oint_C\sum_{n=N}^\infty\dfrac{|f(\zeta)|}rq^n\d\zeta \\\leq\sum_{n=N}^\infty\dfrac Mr q^n \\=\dfrac Mr\dfrac{q^N}{1-q} \]

其中,\(q=\dfrac{|z-z_0|}{r}<1\)\(M=\sup_{\zeta\in C}|f(\zeta)|\)。易知:当 \(N\to\infty\) 时,此式 \(\to0\)。然后知可交换,则 Taylor 展开确实是展开。

如何证明它是唯一展开?对二者和函数在 \(z_0\) 处的若干阶导数对比即可。

现在,如何计算 Taylor 展开?硬导并非不行,但是经常很麻烦。因此可以借助某些已知东西的积、复合等进行间接展开。

Remarks:

  • Taylor 级数的收敛半径 \(R\) 至少为 \(d\)
  • 任意幂级数在 \(R\) 上至少存在一个奇点。

假设无奇点,则每个点都存在一解析邻域。

这些邻域的并集是圆周。由有限覆盖定理,可以从中选择有限个邻域覆盖全圆周。它们的半径存在正的最小值。因此收敛半径可以被扩大。

  • 复解析与存在 Taylor 展开等价。这与实解析的定义相同(但是复解析的性质更好)。

XIV. 解析点与零点

一个零点是取 \(0\) 的点。一个 \(m\)-级/\(m\)-阶零点,是满足 \(f(z_0)=f'(z_0)=\dots=f^{(m-1)}(z_0)=0\),但 \(f^{(m)}(z_0)\neq0\)\(z_0\)。一个孤立零点,是自身为零、但在某个去心邻域内处处非零的点。

一个 \(m\) 阶零点的充要条件,是存在 \(B_\delta(z_0)\),使得在 \(B_\delta(z_0)\)\(f(z)=(z-z_0)^mg(z)\),其中 \(g(z)\)\(B_\delta(z_0)\) 上解析、在 \(z_0\) 不取零点。其中,\((z-z_0)^m\) 是一个标准的以 \(z_0\)\(m\) 阶零点的函数。因为解析必然连续,所以 \(g\) 在某邻域中不取 \(0\)\((z-z_0)^m\) 同理,于是可以推知:该零点必然孤立。

Taylor 展开即可。

定理:解析函数的所有零点都孤立,除非它是零函数。

首先,建立引理:令 \(D\) 是区域,\(\Omega_1,\Omega_2\) 是两个开集,满足 \(\Omega_1\cap\Omega_2=\varnothing,\Omega_1\cup\Omega_2=D\),则 \(\Omega_1,\Omega_2\) 必须有一为空集。

现在,若 \(f\not\equiv0\),则制造 \(\Omega_1=\{z_0\in D\mid\exists B_\delta(z_0)\text{ s.t. }f_B\equiv0\}\)\(\Omega_2=\{z_0\in D\mid\exists B_\delta(z_0)\text{ s.t. }f_B\equiv\lnot0\}\),则我们只需证明二者的并集为全集即可。

对于每个 \(z_0\),对其 Taylor 展开。一种场合是该点处 \(c_n\) 全为零,则在某邻域内为零函数;一种是存在非零项,那么首个非零项为主项,可以取充分小邻域使得其中主项占主导,则在某邻域内其处处非零。

因此,我们有唯一性定理:

\(f(z),g(z)\)\(D\) 上解析,\(a\)\(D\) 中元素,且存在 \(D\setminus\{a\}\) 上的数列 \(\{z_n\}\),满足 \(z_n\) 趋近 \(a\),且 \(f,g\) 在每个 \(z_n\) 处相等,则 \(f,g\)\(D\) 上处处相等。

\(f-g\)\(a\) 的任何邻域中都存在零点。因此 \(f-g\) 必须是零函数。

XV. Laurent 级数

定义:一般幂级数是形如

\[I=\sum_{n=-\infty}^\infty c_n(z-z_0)^n \]

的级数。它等于非负幂次级数 \(I_1\) 加上负幂次级数 \(I_2\)

一般幂级数 CV,当且仅当 \(I_1,I_2\) 同时 CV。

\(f(z)\) 反演变换,即取 \(\zeta=\dfrac1{z-z_0}\) 后,其负幂次级数

\[I_2=\sum_{n=-\infty}^{-1}c_n(z-z_0)^n=\sum_{n=1}^\infty c_n\zeta^n \]

其绝对收敛域是圆盘 \(|\zeta|<\lambda\),这等效于区域 \(|z-z_0|>\dfrac1\lambda\)

因此,一般幂级数的绝对收敛区域是 \(r<|z-z_0|<R\)

\(r\geq R\) 时,两级数没有公共收敛区域,其至多在 \(r=R\) 圆环上有零测的收敛集合,在解析函数的讨论上没有意义。

因此,只考虑 \(r<R\) 的场合,此处即有收敛圆环域。

定理:在收敛圆环域上,一般幂级数的和函数解析,可以逐项求导、积分。

  • 其中,逐项积分的意思是,关于曲线 \(C\) 的积分 \(\int_Cf(z)\d z=\int_C[\sum_{n=-\infty}^\infty c_n(z-z_0)^n]\d z=\sum_{n=-\infty}^\infty\int_Cc_n(z-z_0)^n\d z\)

Laurent 展开定理:令 \(f(z)\) 在圆环域上解析,则对于一切 \(z\),都有 \(f(z)=\sum_{n=-\infty}^\infty c_n(z-z_0)^n\)。其中,\(c_n\) 被使用类似 Cauchy 积分公式求导的方法定义,有 \(c_n=\dfrac1{2\pi\i}\oint_C\dfrac{f(\zeta)\d\zeta}{(\zeta-z_0)^{n+1}}\)。且,该展开是唯一确定的。则该展开被称作 Laurent 展开/Laurent 级数。

对任意 \(z\),画同心圆 \(C_1\) 包含之、\(C_2\) 不包含之。取 \(\Gamma\)\(f(z)\) 一圈,则有

\[f(z)=\dfrac1{2\pi\i}\oint_\Gamma\dfrac{f(\zeta)\d\zeta}{\zeta-z} \]

现在,取 \(C_1\cup C_2^-\cup\Gamma^-\) 的复合闭路,有

\[f(z)=\dfrac1{2\pi\i}\oint_{C_1}\dfrac{f(\zeta)\d\zeta}{\zeta-z}-\dfrac1{2\pi\i}\oint_{C_2}\dfrac{f(\zeta)\d\zeta}{\zeta-z} \]

对于 \(C_1\),可以 Taylor 展开为

\[I_1=\sum_{n=0}^\infty\dfrac1{2\pi\i}\oint_{C_1}\dfrac{f(\zeta)\d\zeta}{(\zeta-z_0)^{n+1}}(z-z_0)^n \]

\(C_2\) 同理。二者用复合闭路并在一块即可。

从属原则(就大原则):给定环域 \(D(z_0,r,R)\) 上的 \(f(z)\),取嵌入环域 \(D(z_0,r',R')\) 满足 \(r<r'<R'<R\),则二者展开相同。

漂移原则:若两环域间经过了不可去的奇点,则展开式必然改变。

例如,\(f(z)=\dfrac1{z(1-z)}\)。它有两个极大收敛圆环:\((0,1)\)\((1,+\infty)\)。在 \((0,1)\) 上,其可以被展开为 \(\dfrac1z+\dfrac1{1-z}=z^{-1}+\sum_{n=0}^\infty z^n\)。但是,在 \((1,+\infty)\) 上,后一项不再能如此展开,而应被以 \(\dfrac1z\cdot\dfrac1{1/z-1}\) 的式子间接展开。

事实上,式子 \(\dfrac1{1+\text{something}}\) 展开时,通用做法是针对 \(\text{something}\) 的模长是大于 \(1\) 还是小于 \(1\),分两种情况漂移处理。

应用如留数定理:\(\oint f(z)\d z=2\pi\i c_{-1}\)

XVI. 奇点

\(z_0\) 是孤立奇点,若 \(z_0\) 是奇点,且存在邻域使得其中没有任何其它奇点(即,\(f(z)\)\(z_0\) 的某去心邻域中解析)。否则,称为非孤立奇点。

例如,\(\ln z\) 在负实轴上不解析。这是非孤立奇点的例子。\((\sin z^{-1})^{-1}\)\(0\) 点也是非孤立的(任意临近处都存在奇点)

孤立奇点周围存在 Laurent 展开。由此可以对其分类:

  • 可去奇点:Laurent 展开没有负幂次项。补充 \(f(z_0)=c_0\) 它即不再为零点。于是三性质等价:可去奇点;函数存在至 \(z_0\) 的极限;在邻域内有界。

    证明有界推出可去?有 \(|c_n|\leq\dfrac1{2\pi}\oint_{C_r}\dfrac{|f(z)||\d z|}{|z-z_0|^{n+1}}=\dfrac M{r^n}\)。当 \(n\leq-1\) 时,令 \(r\to0\) 即得 \(|c_n|\leq0\)

  • \(m(\geq1)\) 阶零点。\(m=1\) 时称作简单奇点。其 Laurent 展开的最高次负幂项为 \(\dfrac{c_{-m}}{(z-z_0)^m}\)。有

    \[f(z)=\dfrac1{(z-z_0)^m}\left[c_{-m}+c_{-m+1}(z-z_0)+\dots+c_0(z-z_0)^m+\dots\right] \\=\dfrac{g(z)}{(z-z_0)^m} \]

    即其在邻域有标准分解。有 \(g(z_0)=c_{-m}\neq0\)
    孤立奇点等价条件:是 \(m\) 阶奇点;\(f(z)\) 存在标准分解;\((z-z_0)^mf(z)\) 存在非零极限;\(z_0\)\(f(z)^{-1}\)\(m\) 阶零点(在可去解析意义下)。

  • 本性奇点:无限负幂项。

Weierstrass 定理:对于本性零点 \(z_0\),则对于一切 \(A\in\bar\C\),都存在 \(z_0\) 去心邻域 \(B_\delta^*(z_0)\) 的一组逼近 \(z_0\) 的点列 \(\{z_i\}_{i=1}^\infty\),满足 \(f(z_i)\) 的极限为 \(A\)

Picard(大)定理:对于本性零点 \(z_0\),则对于除至多一个 \(A_0\) 外的全体 \(A\in\C\),都存在去心邻域中逼近 \(z_0\) 的点列,满足 \(f(z_i)\equiv A\)

Picard 大定理的证明困难。但是可以例证(对某个例子证明)。

\(\exp z^{-1}\) 拥有 \(z_0=0\) 的本性零点。对于一切 \(A\neq0\),取 \(\dfrac1z=\Ln A\) 即可。

\(\infty\) 总是被看作奇点。\(\infty\) 是孤立奇点,若存在圆环使得外界不再存在奇点。在环外其即解析并存在 Laurent 展开,此时可以通过反演变换 \(\zeta=z^{-1}\) 去研究零点处的性质。

定理:\(z_0\)\(\C\) 上孤立奇点,则:

  • 可去奇点等效于存在有界极限。
  • 极点(\(m\) 阶奇点)等效于极限为无穷。
  • 本性奇点等效于极限不存在且不为无穷大。

XVII. 留数

\(z_0\in\C\) 为孤立奇点。其附近的 Laurent 展式的 \(-1\) 次项系数

\[c_{-1}=\dfrac1{2\pi\i}\oint f(z)\d z \]

被称作其留数。记作 \(\Res[f(z),z_0]\)\(\Res_f[z_0]\)。可去奇点的留数为零。

留数定理:令单连通区域中的 Jordan 曲线 \(C\) 包含的奇点数目有限且都为孤立奇点,则

\[\oint_Cf(z)\d z=2\pi\i\sum_i\Res[f(z),z_i] \]

对于简单极点,有 \(\Res[f(z),z_0]=\lim_{z\to z_0}(z-z_0)f(z)\)

\(f(z)=\dfrac{p(z)}{q(z)}\) 满足 \(p(z_0)\neq0,q'(z_0)=0,q'(z_0)\neq0\),则 \(z_0\) 是简单极点,且 \(\Res[f(z),z_0]=\dfrac{p(z_0)}{q'(z_0)}\)。【此处 \(p,q\) 不要求是多项式】

对于 \(m\) 阶极点,取任何 \(k\geq m\),则有

\[\Res[f(z),z_0]=\dfrac1{(k-1)!}\lim_{z\to z_0}\dfrac{\d^{k-1}}{\d z^{k-1}}\left[(z-z_0)^kf(z)\right] \]

对于本性极点,目前没有好的方式。


无穷远处的留数 \(\Res[f(z),\infty]=-c_{-1}\)。这是因为,当 \(C\) 是正向曲线时,其相对于无穷大(可以映到复球面上观察)会是负向曲线。

全留数定理:令 \(w=f(z)\)\(\bar{\C}\) 上全体奇点为有限个孤立奇点,则全体奇点的留数和为零。这个定理可以被用于规避计算一个本性零点的留数。

定理:

\[\Res[f(z),\infty]=-\Res[\dfrac1{z^2}f(1/z),0] \]

\[f(z)=\sum_{n=-\infty}^\infty c_nz^n \\\xrightarrow{\zeta=1/z} \\\varphi(\zeta)=\sum_{n=-\infty}^\infty c_n\zeta^{-n} \\\varphi(\zeta)/\zeta^2=\sum_{n=-\infty}^\infty c_{-n}\zeta^{n-2} \\c_{-1}=\Res[\varphi(\zeta)/\zeta^2,0] \]

例:\(\oint\dfrac{z\d z}{z^n-1}\)。如果使用所有的 \(\omega_n^i\) 处的展开,式子是 \(\dfrac{2\pi\i}n\sum_{i=0}^{n-1}\omega_n^{2i}\),其或许不太好算;但是如果变成无穷处的奇点,就好做了。

XVIII. 留数应用

三角函数积分:例如 \(I=\int_0^{2\pi}R(\cos\theta,\sin\theta)\d\theta\) 的积分。其中,\(R\) 是二元有理函数,即两个二元多项式的比值,\(R(x,y)=\dfrac{P(x,y)}{Q(x,y)}\)

现在,考虑 \(|z|=1\),则 \(\cos\theta=\dfrac{z+\bar z}{2}=\dfrac{z^2+1}{2z},\sin\theta=\dfrac{z^2-1}{2\i z},\d\theta=\dfrac{\d z}{\i z}\)

于是,

\[I=\oint_{|z|=1}R(\dfrac{z^2+1}{2z},\dfrac{z^2-1}{2\i z})\dfrac{\d z}{\i z} \]

因此可以令 \(f(z)=R(\dfrac{z^2+1}{2z},\dfrac{z^2-1}{2\i z})\dfrac1{\i z}\),并求留数。

注意到 \(f(z)\) 会是有理函数。有理函数不会有本性奇点。因此只要拿出其中所有的极点,求留数即可。

例:

\[\int_0^{2\pi}\dfrac{\d\theta}{a-\cos\theta} \\=\oint_{z=1}\dfrac{\d z/(\i z)}{a-(z^2+1)/2z} \\=2\i\oint_{|z|=1}\dfrac{\d z}{z^2-2az+1} \]

其极点为 \(a-\sqrt{a^2-1}\),因此

\[I=2\pi\i\cdot2\i\cdot\dfrac1{(2z-2a)|_{z=a-\sqrt{a^2-1}}} \\=\dfrac{2\pi}{\sqrt{a^2-1}} \]

例:

\[I_p=\int_0^{2\pi}\dfrac{\cos m\theta\d\theta}{1+p^2-2p\cos\theta} \]

\[\tilde I_p=\int_0^{2\pi}\dfrac{\sin m\theta\d\theta}{1+p^2-2p\cos\theta} \\J_p=I_p+\i\tilde I_p=\int_{|z|=1}\dfrac{z^m(\d z/\i z)}{1+p^2-2p\dfrac{z^2+1}{2z}} \\=-\i\int_{|z|=1}\dfrac{z^m\d z}{z+p^2z-p(z^2+1)} \\=\i\int_{|z|=1}\dfrac{z^m\d z}{(z-p)(pz-1)} \\=-2\pi\Res[\dfrac{z^m\d z}{(z-p)(pz-1)},p] \\=\dfrac{2\pi p^m}{1-p^2} \]

因此 \(I_p=2\pi p^m/(1-p^2),\tilde I_p=0\)

无穷有理积分:\(I=\int_{-\infty}^\infty\dfrac{P_n(x)}{Q_m(x)}\d x\),其中 \(m-n\geq2\)\(R(z)\)\(\R\) 上无极点。

则有

\[I=2\pi\i\sum_{\Im(z_k)>0}\Res[R(z),z_k] \\=-2\pi\i\sum_{\Im(z_k)<0}\Res[R(z),z_k] \]

取充分大圆周半径 \(r\),使得其包含全体极点。则令 \(I_R\)\([-R,R]\) 的线段,\(C_R\) 为半径为 \(R\) 的半圆周,则令 \(\gamma=I_R+C_R\),可知

\[\oint_\gamma R(z)\d z=\int_{I_R}+\int_{C_R}=2\pi\i\sum_{\Im(z_k)>0}\Res[R(z),z_k] \]

\(R\to+\infty\) 时,因为 \(m-n\geq2\),所以 \(R(z)\)\(\sim\dfrac1{R^2}\) 的速率衰减,而 \(|C_R|\) 仅以 \(\sim R\) 的速率增加,因此 \(R\to+\infty\)\(C_R\) 积分为零。

事实上,沿任何从无穷趋于无穷,且值为 \(o(1/R)\) 级别的线积分,都可以套用上述算法。

形如 \(I=\int_{-\infty}^\infty R(x)\exp(\i ax)\d x\) 的积分,其中 \(a\in\R\setminus\{0\}\)\(R(x)=\dfrac{P_n(x)}{Q_m(x)}\) 满足 \(m-n\geq1\)、在 \(\R\) 上无极点。

\(a>0\) 时,有

\[I=2\pi\i\sum_{\Im(z_k)>0}\Res[R(z)\exp(\i a z),z_k] \]

反之,\(a<0\) 时,有

\[I=-2\pi\i\sum_{\Im(z_k)<0}\Res[R(z)\exp(\i a z),z_k] \]

\[\left|\int_{C_R}R(z)\exp(\i az)\d z\right| \\\leq\int_{C_R}\dfrac{M}{|z|^{m-n}}|\exp(\i a(x+\i y))||\d z| \\=\dfrac{M}{R^{m-n}}\int_{C_R}\exp(-a y)\d s \\=\dfrac{M}{R^{m-n}}\int_0^\pi \exp(-aR\sin\theta) R\d\theta \\=\dfrac{2M}{R^{m-n-1}}\int_0^{\pi/2} \exp(-aR\sin\theta)\d\theta \\\leq\dfrac{2M}{R^{m-n-1}}\int_0^{\pi/2} \exp(-aR\dfrac2\pi\theta)\d\theta \\=\dfrac{2M}{R^{m-n-1}}\dfrac{\pi}{-2aR}\exp(-2aR\theta/\pi)|_0^{\pi/2} \\=\dfrac A{R^{m-n}}(1-\exp(-aR)) \]

因为 \(a>0\),所以当 \(R\to\infty\) 时,其 \(\to0\)

例如,

\[I=\int_{-\infty}^\infty\dfrac{x\sin x\d x}{x^2+b^2} \\=\Im\int_{-\infty}^\infty\dfrac{x\exp(\i x)\d x}{x^2+b^2} \\=\Im(2\pi\i\Res[\dfrac{z\exp(\i z)}{z^2+b^2}],b\i) \\=\Im(2\pi\dfrac{b\i\exp(-b)}{2b\i}) \\=\pi e^{-b} \]

注意:这三个应用都需要化成相应的形式后计算,不然会死得很惨!

  1. 单位圆三角积分。把所有的 \(\sin,\cos\) 使用 \(z\) 替换。
  2. 实轴积分。必须转成实轴有理函数积分,或者有理函数乘以 \(\exp\) 的积分。不能直接代入!!!必须保证无实轴极点!!!

fun fact: \(I(b)=\int_{-\infty}^\infty\dfrac{x\sin x\d x}{x^2+b^2}=\pi e^{-b}\)。当 \(b\to0\) 时,有 \(I(b)\to\pi\)。倘若极限和积分可以换序,则有 \(\int_{-\infty}^\infty\dfrac{\sin x}x=\pi\)

事实上这个积分的结果是正确的。但是也可以使用某些神奇的方法。

posted @ 2024-09-25 15:39  Troverld  阅读(153)  评论(1)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