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记录11.26

 滴答清单的会员到期了,我打算借此换换口味。
用了二个月滴答,这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工具,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概念,现在回顾如下:
工具:
  • 日历
            我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拿日历的周视图来管理自己的一周,通过日历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所有待办事件,课程的起止事件点。相比手机日历,滴答清单能够将待办事件分类,使得事件在日历上能够以不同的颜色分类。要是待办事件没有分配时间(或者按四象限的说法不紧急)就显示在当天日历表上方,所以说用日历做时间管理非常直观,每次我看着日历的时候都有一种轻松规划一整周的感觉。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感觉我并没把日历充分的使用起来,一开始我不管是待办还是做过的事情我都会拖个时间块上日历表上,觉得这就是更简单的柳比歇夫记录法,但是当这么一段时间后,看着每周都密密麻麻的日历,我感觉自己矫枉过正,偏离了日历的真正作用,就没再这么干了。
            到了后面课程一个个结束,时间越来越宽裕,日历的作用就仅仅是课程,长期任务打卡的统一显示表了,我也只是偶尔丢个待办作为备忘。
 
  • 待办清单/笔记(todolist/note)
            其实就是备忘录,每件事是做什么,什么时候做(what,when),都记录在上面。然而待办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备忘,如果你要专注于某项学习2小时,你在通过专注完成待办以后还可以为待办做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悟总结,这样这个待办就成为了提升你思维的垫脚石,我最欣赏滴答的一点,就是将待办,笔记和日历三者结合起来。待办除了设定时间和文字记录的基础功能,能够被日历连通显示在日历上,还可以转化为笔记使用相应的模板为日历长期使用。 
           做笔记的事我用印象笔记,我不习惯都在一个app上,有点数据绑架的感觉。
 
 
  • 番茄钟( pomodoro technique)
            一般作为执行任务的辅助手段,我现在用的工具是番茄todo,能够分待办来计时,还能统计各待办的时间每周花费和总花费等数据。我对自己做一件事一周内该花多少时间,做一次花多少时间的兴趣更胜于总计时间的兴趣,但讽刺的是,最后我是用纸笔计算统计并估计出自己的时间的,对于番茄钟我只是当成一个必要时督促自觉的手段罢了。至于最后记录一周各待办时间的占比我更信得过纸笔。
 
概念:
  • 时间划分
            我根据自己对一周所做事件,所在时间的摸索分析探究出了五种时间:可用时间(Availble Tme),限制时间(Limited Time),专注时间(Focus Time),和碎片时间(Debri Time)以及黑洞时间(Hole Time)。限制时间外的时间都是可用时间,限制时间就是上课和吃饭的时间,如果我提前完成了这段时间该做的事,那么后面的黑洞时间就可以让我把一些需要另外花时间专注的待办完成(比如把不喜欢的政治论文放到听不懂的微机课上去写)或者消磨一部分;专注时间就是在可用时间内用来做学校作业或者自我规划中的任务的时间,当然,如果我专注于javascript的原计划是2小时,我却在中途刷起了B站的推送视频,那么后面的时间就全部被打断,变成了碎片时间,因为我专注于那段任务的精力已经没了。
 
          我在滴答清单分类了限制时间,专注时间和碎片时间的文件夹,想把每个事件的所用时间的以此分门别类,自己的时间有了基本的框架,心里也基本安定下来。
          但是框架也有它自身的缺陷,首先我分不清楚的是,如果我花了2个小时在看一场自己计划了几天后看的一场电影上,我不知道该称呼这是在这个电影上专注了2个小时还是找碎片时间去看电影。
  • 任务的划分
        我通过课程表,开始统计分析我这一学期所有可用的时间,并列了几个长期的任务。
        有些任务我想在这个学期就结束掉,尽管并不太紧急。可是它们在我的心理已经打上“重要且紧急”的标签了:
比如学习前端的html,css,javascript我就设立了分阶段的deadline(11周前学完html和css,15周前学完javascript)。
        另一些任务,同样重要,但每天打卡就行,“重要且不紧急”
        例子:每周听5个Daily English Dictation的视频。
        
        我是怎么区分的?
    
        在开始写待办清单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才惊讶的发现,我纠结一个待办要不要设时间,纠结自己的一项长期任务该不该在什么时候前完成,实际上都是在纠结重要和紧急的四象限。在滴答清单,如果我觉得一件事仅仅是备忘,不需要设定什么时间,而且想什么时候干就干,即不重要不紧急(比如中午没事干时翻翻待阅书籍的清单),那在日历上这件事就不会显示;而如果我觉得事情重要但不紧急(例子:去校医院买药),我就设个当天而不设立时间,这样事件就会显示日历的上方;如果事情重要且紧急,那仅仅是多设个提醒时间让事件的时间块跳到日历内;至于不重要紧急,比如取快递,记忆,相关软件的信息推送就能让我知道,不必设事件。
        不过,四象限只是把事件做一个横向的分类,而对于事件纵向的属性,比如任务的长短是不予考虑的。
日历上,时间块的长短直观反映了任务的长短,某种意义上日历是把四象限和任务的长短结合起来了。
 
 
  • 任务完成度
    写长期任务这一段顺便帮我理清了任务的分类,但我找日历做时间规划的原因并不是分类任务,而是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完前端。
 
    我一开始的设想还希望有个进度表,在我学了html+css教程视频的几集能够给我反馈我已经走到了百分之几,但当时我并没找到类似的软件,自己也没能力做出这样的进度表,只好用印象笔记文字记录,便签显示在桌面上,进度改用数字比显示。
 
        
 
这对我的确也有一种“看我走到了现在”的帮助,但是不是所有的长期任务都是看视频,最近我的技术学习从视频开始转向视频和文档的混合,这使我意识到单纯记录数字比或者列清文档章节都不能真正帮我反馈学习的进度。这刺激我开始对每次学习做技术笔记,用自己的话告诉自己走到了哪里。而不是仅仅让呆板的数字比或者复选框来评价自己。
 
我想我知道为什么滴答清单还没有设计任务完成度的功能了(尽管它的分任务功能已经具备任务分解的属性了)而我最近找到的奇妙日程有项目完成度的功能,但我觉得自己还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有效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不是单纯把其按章节按集数地分割。
        
        
            
posted @ 2020-11-26 12:09  另一种开始  阅读(1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