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鲜花:有主题

我只想把最近所感悟到的给记录下来。

所以,确实是有明确主题的:最近的想法的杂谈。可能比较混乱的。但是我仍然会做到写的清新,明白一些,流畅一些。因为这是我的习惯吧。而且这篇文章写的比较疯癫。无所谓了。大家看看我的这一面也无妨。

今天我出地铁的时候,我刚想走上电梯,却发现前面的一个人突然转向,走向了旁边的楼梯。我感到惊讶,随后看了一下,电梯是坏的,人们正在不断往上走。我随着第一反应,也像前面的那个人一样,拐了个弯,走到了旁边的楼梯。

但是,其实这两者没有任何区别,我反而是走了一个弯路。我很明显地知道,我这么做根本不是出于我的思考,而是我跟随前面那个人的直觉。我不知道前面那个人怎么想的,但是我的那个拐弯确实表现出了我的一个下意识的选择,一种细小的从众心理。

我这次地铁,是从大悦城回来。在那里,一位已经被 Cambridge 录了的初中同学请大家生日聚餐。聚餐非常开心,而在饭后临时起意决定去 KTV。

由于我初中是 sfls,大多数都是直接直升的。而我则是少有的出去的。我至今没法去仔细思索我当时的决定到底有哪些好的哪些坏的。这是一个我解决不了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我脑海中,时不时就拿出来回想,但是总也想不出啥。想多了,就不再去患得患失,只是感慨时间变迁,感慨不同的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前几次聚餐很多都决定去 KTV 的。我则是很久没去过了,上次可以追溯到几年前,和他们一起在聚餐后唱歌。KTV 最少要买四个小时,而实际上我们玩不到那么久。但是由于是那位寿星请客,所以也就不顾及那么多了。

尽情地歌唱了两个小时后,六个人中有三个因为有事或者父母的要求,离开了。而剩下的时间,则是三个在初中一起玩耍了四年的朋友。

三个(老)朋友,在一起,就不顾及什么了,随便唱,一起唱,站起来放飞自我,在半个小时内,疯狂地投入进这个灯光闪烁的小世界中。

很爽。其实我也想过,如果大家有多点的时间,可以玩更多的,比如桌上摆的真心话大冒险的签,六个人投入进一种滴酒未沾却又醉了一般的活动。谁喜欢了谁,谁失恋了,我不在的这些日子谁又怎么样了。或许有助兴的酒会更好,但是我并不想这样,因为完全没这个必要,已经足够尽兴。而且我也不愿做这样的非法之事。

待一切都结束,我感到的只有幸福的充实。

【现充】,是这么用的吧?

我上一次感受到这种感觉,是去 BA 联动的时候。再上一次,则是学校的晚会。

短短一个月间,我三次感受到了这种欢愉。

只不过,无可置否的是,我看到小情侣仍然会烦躁。这是嫉妒心理,会让我感到一定程度的不满足。我会去幻想一些东西——如果xxxx,那么这场【现充】将更加快乐吧。

但转念一想,这是完全错误的。我恰恰是因为在快乐时抛去了心中的那些与此有关的苦恼,所以才会感到充实。让这种无底的期待从一开始就消失,才能体会到这种欢快。

因为抛去了烦恼,才是轻飘飘的啊。一旦重了,就飞不起来了。

但是,重的东西总是要有的。在欢愉之时,可以短暂性抛去我作为人的沉重,则更意味着平日中,这份沉重应当被我接受而非逃避。

以下内容引用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我在地铁上重新看了几页。

……因为如果存在的确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

尽管这一决定只是根据我的处境、我的情感或者欲望做出的,我这一来却不仅为我自己承担责任……也为所有的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

这些话语比较易于理解。我随便说一下:我们不应当把我们的行为,我们的选择归功于人性,相反,我们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构成了“人”。我们当然需要对这些负责,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选择实际上是在构建我心中的,所有人的应有价值。所以,我们承担的责任很重,而我们必须衡量每一个决定的优劣。

我可能反而把它讲的不明不白了吧。

但是总之,没有什么所谓“人的天性”是不可拒绝的,因为“天性”本身也只是一系列选择构成的外在体现罢了。

而我的选择,也应该符合“榜样”的设定,因为我正在以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实际行动构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嘴皮子上说说的。

因为只是嘴皮子上的功夫,是最无用的,是最逃避的,最懦夫的。我希望我不要成为这样的懦夫。只不过事实证明,我的不少选择,正在将我变成这样的人。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就这样。大家晚安。

posted @ 2024-01-29 22:58  LarsWerner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