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TreeSet练习:两种排序方式:自然排序(实现comparable接口)、比较器
Set: 
  —–TreeSet类可以对set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底层的数据结构为二叉树 
         保证元素唯一性的依据是compareTo方法:return 0; 
             ①TreeSet排序的第一种方式:让元素自身具有比较性,元素需要实现Comarable接口,覆盖compareTo方法。这种方式称为元素的自然顺序或者叫做默认顺序。 
             ②TreeSet的第二种排序方式:当元素自身不具备比较性时,或者具备的比较性不是所需要的,这就需要让集合自身具备比较性。在集合初始化时,就有了比较方式。 
             定义比较器,将比较器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reeSet集合的构造函数。 
             当这两种方式均存在是,若这样写:TreeSet ts=new TreeSet(new MyCompare());则以比较器为主,若构造函数不写东西,以自然顺序为主。 
             定义一个比较器的方法:定义一个类,实现comparator接口,覆盖compare方法
第一种方式:自然排序方式练习 
需求:往TreeSet集合中存储自定义对象学生。 
想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排序
comparable 接口:强行对实现它的每个类对象进行整体排序。 
实现它的类要实现的int compareTo(T o)方法 
返回:负整数、零、正整数:根据此对象是大于、等于、小于指定对象,进行排序
在这个需求中存在一个问题:当年龄相等时,应该根据姓名的大小来排序(次关键字) 
在String 类中已经实现了compareTo方法。
package com.TreeSetDemo;
/*
 * 
 */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该接口强制对实现它的每个类的对象进行强制整体排序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Student (String name,int age){
        this.name=name;
        this.age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int compareTo(Object obj) {
        if(!(obj instanceof Student))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不是学生对象");
        Student s=(Student)obj;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compareto..........."+s.name);
        if(this.age>s.age)
            return 1;
        if(this.age==s.age)
        {
            if(this.age==s.age)
                return this.name.compareTo(s.name);//String已经实现了这个CompareTo接口,直接调用方法即可
            else
                return -1;
        }
        return -1;
    }
}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Set ts=new TreeSet();
        ts.add(new Student("lisi01",19));
        ts.add(new Student("lisi02",22));
        ts.add(new Student("lisi007",20));
        ts.add(new Student("lisi009",19));
        ts.add(new Student("lisi01",19));
        Iterator it=ts.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tudent s=(Student)it.next();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s.getAge());
        }
    }
}
执行结果:
注意lisi009只比较两次的原因:第一次和007比较,在主关键字上应该排在007的前面, 
                                                       第二次和01比较,主关键字年龄相同,比较次关键字姓 名,应该排在01的前面。
TreeSet底层数据结构:二叉树
好处:可以减少比较次数。
在输出是是按照二叉树中序遍历得到的有序元素序列。左–根—右
如何判断某个元素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上的呢? 
通过compareTo方法的返回值是正数、零、负数,来判断的
思考①若想要按存入顺序输出,该怎么办? 
          答:将compareTo中只写  return  1; 
           这样就可以将每个元素都存入右 
         ②若想要按照倒序输出,该怎么办? 
          答:将compareTo中只写return -1; 
          ③若compareTo中只写return 0;是什么情况? 
          答:只能存一个元素 
     * 第二种方式:在不改变原来的Student中的compareTo方法基础上,实现按照姓名进行排序,当姓名相同但是年龄不同时视为不同元素。* 
   构造函数:public TreeSet(Comparator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yCompare implements Comparator {
     /*
      * 注意Comparator接口有两个函数:compare、equals,不用实现equals,
      * 因为共同上帝Object已经实现了这个方法,所以MyCompare不是抽象类
      */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Object o2) {
        Student s1=(Student)o1;
        Student s2=(Student)o2;
/*
 * 如果num不等于0,根据主关键字就能判断出顺序进行判断
 * 若num==0,说明出现了姓名相同的元素,所以要根据次关键字age
 */
        int num=s1.getName().compareTo(s2.getName());
        if(num==0) {
         //第一种简单的思考方法:
        /*if(s1.getAge()>s2.getAge()) 
               return 1;
        if(s1.getAge()==s2.getAge())
            return 0;
        return -1;
        */
         /*第二种:整型数字可以排序,所以Integer中有compareTo方法,
          *将基本类型转换为对象,直接调用方法
          */
        return new Integer(s1.getAge()).compareTo(s2.getAge());
         }
        return num;
    }
}
主方法中创建对象写法改为:TreeSet ts=new TreeSet(new MyCompare());其他不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