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血清阴性RA的困惑挑战和未来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捕捉”与“焦虑”

Javed I, Crowson CS. The apprehension of sero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Nat Rev Rheumatol. 2025 Aug 1. doi: 10.1038/s41584-025-01289-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750927.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常被误解、忽视,导致诊断与治疗延误。最新研究突显了血清阴性RA的独特特征和未满足的需求,呼吁提高对患者所面临挑战的认识,并开发针对性治疗策略以改善预后[1]。


“Apprehension”一词兼具双重含义——既表示焦虑与犹豫,也指“把握”与“捕捉”。血清阴性RA恰好体现了这两种含义:一些风湿病学专家对其持犹豫与怀疑态度,而另一些专家则努力“捕捉”并理解它。血清阴性RA是RA的一个亚型,与以类风湿因子或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阳性为特征的血清阳性RA不同,其定义为已知自身抗体的缺失[1]。由于疾病异质性及研究长期偏重血清阳性RA,血清阴性RA在诊断与管理方面始终面临持续性挑战[2]。


美国Olmsted队列研究的流行病学证据显示,1995年至2014年间,该人群的血清阴性RA发病率上升,而血清阳性RA发病率下降[2]。该研究以符合1987年ACR分类标准≥4条且无其他诊断者定义为RA,减少因医生差异导致的偏倚,但仍无法完全排除误分类。荷兰莱顿早期关节炎诊所的数据亦显示,1993年至2016年间ACPA阴性RA稳步增加,而ACPA阳性RA发病率保持稳定[3]。


相反,丹麦与芬兰的两项研究报道血清阴性RA发病率呈下降趋势[4,5]。然而,这些研究依赖ICD-10编码,其对血清阴性RA的阳性预测值可能较低,因而存在误分类及低估真实发病率的风险[4]。此外,基于ICD编码的流行病学趋势可能受临床判断差异及RA认知演化的影响。2010年ACR–EULAR分类标准的实施亦可能影响了这些研究中对血清阴性RA的诊断:与1987年标准相比,2010年标准下符合血清阴性RA的患者更少,导致更多患者在2010年后被诊断为未分化关节炎。


值得注意的是,多种人口与环境因素可能促成某些人群中血清阴性RA发病率上升。人口老龄化是主要驱动因素,因晚发型RA更常为血清阴性,可能与老年人炎症失调有关[1,3]。过去几十年吸烟率下降亦可能改变RA亚型流行病学,因吸烟与ACPA阳性RA强相关[2]。与此同时,女性肥胖率上升与ACPA阴性RA风险增加相关[2]。此外,肠道菌群改变、结晶二氧化硅暴露、牙周炎、维生素D缺乏、哺乳及口服避孕药使用等因素均与RA发病相关,但其与血清阴性或血清阳性RA的关联仍不清楚[2]。影像技术的扩展应用及就诊可及性改善可能提高了血清阴性RA的检出率。


诊断模糊不仅使流行病学分析复杂,也影响血清阴性RA的长期分类(图1)。芬兰一项全国性研究纳入9,784例初诊血清阴性RA患者,随访15年,8.8%被重新归类为脊柱关节炎[6];同一研究组的另一435例患者队列中,10年仅32%未被重新分类,多数患者出现多风湿性多肌痛、晶体性关节病或脊柱关节炎的新诊断[7]。据此,研究者提出“将血清阴性关节炎患者视为同质群体可能并不合理”


过去认为血清阴性RA是血清阳性RA的“轻型”表现,现其已呈现为独立的临床与免疫实体。遗传学上,血清阴性RA与HLA-B08、DRB1 03等位基因或非HLA基因ANKRD55、CLYBL变异相关[1];而血清阳性RA则与HLA-DRB1*04/*10基因变异或JAK–STAT通路多态性强相关[1]。这些遗传关联提示,血清阴性RA更依赖先天免疫,而血清阳性RA主要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1]。免疫特征亦不同:滑膜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在血清阴性RA中更常见,而滑膜CD4⁺ T细胞、血管CD31⁺细胞及滑膜衬里层CD68⁺细胞在血清阳性RA中更多[1]。临床上,血清阴性RA可见于免疫失调背景,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及IL-4/IL-13信号阻断[1]。


尽管普遍认为血清阴性RA较血清阳性RA“温和”,加拿大早期关节炎队列(CATCH)数据显示,血清阴性RA患者基线疾病活动度更高、放射学损伤更严重[8]。与此一致,2005–2014年Olmsted队列中,血清阴性RA的骨侵蚀率已与血清阳性RA持平[2]。2010年ACR–EULAR分类标准可能提高了血清阴性RA患者平均疾病严重程度,因缺乏血清学标志物时需更广泛的关节受累才能符合标准,轻度疾病患者可能不再被诊断为血清阴性RA。

 

图1. 血清阴性RA患者漫长的“焦虑与不确定”之路,与血清阳性RA患者相对简单的诊疗路径形成对比。血清阴性RA的每一步均受延误与不确定性的影响,包括额外的自身抗体检测、诊断不明、治疗不足及预后不佳。

image

 


治疗方面,血清阴性RA似乎对现有策略反应较差,因大多数策略针对血清阳性RA优化。一项25年纵向队列研究显示,尽管积极早期治疗可在短期内降低血清阴性及血清阳性RA的疾病活动度,但仅在血清阳性RA患者中实现死亡率、躯体功能及持续DMARD停药缓解的长期改善[9]。这些发现提示需开发专门针对血清阴性RA的治疗策略。此外,血清阴性RA较血清阳性RA更易出现诊断延迟,增加错过早期干预窗口的风险[2,10]。


总之,围绕血清阴性RA诊断的持续争议对患者及长期预后产生负面影响。诊断不确定性及“血清阴性RA较血清阳性RA轻”的顽固观点可能加剧诊断延迟,并与不够积极的治疗策略相关。血清阴性RA研究有限,尽管分类标准为定义血清阴性RA提供了规范化方法,但部分风湿病学家仍质疑其是否为一独立疾病实体,研究可能受阻。分类标准旨在为研究筛选同质群体,但即使采用这些标准,血清阴性RA仍未被广泛接受。开发血清阴性RA的增强型生物标志物将是最佳解决方案。在此缺位之际,推动风湿病学界就血清阴性RA达成共识的举措,或可缓解当前血清阴性RA患者面临的不足。

 
 
 
 
 
 
 
 
 
 
posted @ 2025-08-03 12:33  CPGJ888  阅读(1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