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小记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开幕雷击。一首《蝶恋花》直接来个时间流转的主题。感觉有刀。
王冕十岁就得出外打工,秦家每天管两顿饭,十分符合时代背景。
woc,但凡我不看一眼旁边的注释我都没发现“危老先生要算一个学者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前面对他的描述连半个与学问有关的字眼都没有。什么狐假虎威。
靠画画实现温饱,王冕有实力的啊。但是后面写王冕不求官爵不叫朋友,有点害怕后面的走向是王冕被社会侵蚀。
敢在那个年代 cos 屈原,王冕绝对是个 e 人,但后面可能就不是了。
翟买办做买办有一手的,24 两银子敢贪 12 两,苹果都没你贪。
所以为什么“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露出了马脚?哦,想使绊子啊,懂了。官僚是这样的。


重点:四个世界
王冕:知识青年,不愿掺和官场风云。
秦老爷:“见过世面的人”,两面逢源,事事折中。
翟买办:官僚阶级,欺软怕硬,贪。
知县:官僚阶级,思维复杂。


后面把王冕不愿阿谀奉承的自我意识写出来了,刚刚没意识到秦老的处世智慧。
TODO:比较秦老、匡太公、娄太爷
王母很清醒啊,看到了做官的坏处,遗嘱里面让王冕不要做官,然后就寄了。接下来是历史故事经典环节之三年守孝。古人生活节奏还是慢啊,放到现在守孝三年出来直接与社会脱节。
王冕给吴王提供建议,又是以仁义服人那一套,但是每次都很管用。
贯索犯文昌,星坠东南角,有大瓜。
然后王冕和秦老都寄了?????好家伙,两个人都是 Intro bot 呗。离谱。
不过作为“楔子”确实挺合理的。
好了要睡觉了,都快零点了。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不知道是第几个和佛教有密切关联的名著,一开头直接就是个观音庵。
商议如何给龙灯出钱还要扯一堆有的没的,交流效率太低了。不过封建社会是这样的,没办法。
顾小舍人在进学之后的境遇和之前完全不同。我或许也有这种感受吧。
梁灏中状元,实际是 23 岁,之后改成 80 岁,在顾老相公看的时候又改成了十七八岁,完全是不尊重事实的行为。与某个人发的视频中人们把“初一十五定律”改成“初音未来定律”差不多。
落个座都要作揖半天,纠结于落座的顺序。还是被封建礼节束缚了。
吃丁祭的胙肉的作用约等于吃人血馒头的作用。
啊?周进以头抢板???什么玩意?????
好好好,结尾留个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是吧,惯用套路原来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范进中举-

冥 场 面
看到“胡屠户”,“捷豹”,我就知道整本书最出圈的描写就在这了。
开幕雷击?中了恶???算了,还是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他们,封建是这样的。


周进数十年苦读,次次落榜,最后还是他的亲戚和朋友把他抬进了官场,充分证明了人脉的重要性。不过后面步步高升,最后被皇帝直接委任做了广东学道,也算是比较励志的故事了。


范 进 登 场!
开头直接说自己考了二十多年,还得是周进能有这个耐心读一下范进写的文章,要不然还不知道范进要多久才能进学。但是进学后回到家还是被一顿奚落。
然后就锣鼓喧天。
捷 报 贵 府 老 爷 范 讳 进 高 中 广 东 乡 试 第 七 名 亚 元 京 报 连 登 黄 甲
请断句(((


然后就疯了,和周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进在发泄情绪口吐鲜血之后好歹还可以正常交流,最后也的确有了点成绩,但范进直接疯掉只能说明他不沉稳。不知道周进看到后会作何感想。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开始是觉得范进没出息,把范进当出气筒,后来中举了就把自己的地位放低到主动帮他扯后襟了。
所以现在和以前还是完全一样啊。从前我两次在 CSP-S 失利时,周围只有嘲笑。还好有一直支持我的父母和教练,在去年,我幸运地拿到了两个一等。这之后,那些嘲笑的声音都消失了,此前一直加不进去的校内灌水群也加进去了。现在的高考尽管不能直接决定命运,但是高分和低分的区别也还是和之前范进中举前后的区别差不多。穷的穷,富的富,阶级隔阂是极难消除的。
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个无解的问题。


然后范进家的娘子胡氏看到那些银质锅碗瓢盆直接晕过去了。唉,接受这种人生的巨大转折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posted @ 2025-01-14 00:00  丝羽绫华  阅读(2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