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代表性的HTTP状态码
在网络上发送请求后,经常会根据请求的状态码去判断请求的成功失败与否,常见的状态码有 200,404,500。
不过你以为 HTTP 请求的状态码就只有这么几个么?其实是远远比这个多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HTTP 请求中常用的状态码吧。
HTTP 状态码
以 2 开头的 2XX 类的状态码,都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正确执行了请求的操作。例如 POST 请求,在请求体中发送的数据会被服务器端正确的处理,例如写数据库操作。
在 2XX 类的状态码中,最常见的就是 200 了,至少在我目前是没有见过请求成功后,状态码不是 200 的。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 200 的状态码表示的含义即可。
状态码 200
以 3 开头的 3XX 类的状态码,都表示请求重定向,服务器端会返回信息告知浏览器如何做后续操作才能成功处理请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哪些需要掌握的 3XX 状态码。
- 301 - 永久重定向
301 状态码表示的是资源永久重定向,比如请求资源 A 的 URI-A1,但是服务器端返回 301,并指定了一个新的 URI-A2,这就表示以后请求资源 A,就只能用 URI-A2 了。
状态码 301
- 302 - 临时重定向
302 状态码表示的是资源的临时重定向,比如请求资源 A 的 URI-A1,但是服务器端返回 301,并指定了一个新的 URI-A2,这时资源的位置临时用 URI-A2 表示,以后有可能还会进行更改,因此这个 URI-A2 并不是永久的。
状态码 302
- 303 - 请求其他资源
303 状态码表示在服务端找到你需要的资源,但是这个资源存在另一个 URI,而且希望客户端在后续的请求中使用 GET 方法去请求返回的新 URI。
状态码 303
以 4 开头的 4XX 类的状态码,都表示是客户端的错误。
- 401 - 未认证
401 表示服务端需要客户端提供一些认证信息,如果认证不通过,将无法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这种情况尤其会出现在浏览器首次发送请求时,服务器端需要客户端的认证信息,最直观的信息是会在浏览器上弹出一个输入框,需要用户填写认证信息。
状态码 401
- 403 - 被拒绝
403 表示服务器端拒绝接受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而且一般不会给出提示原因,为何给予拒绝。
不过一般会是因为用户无权限访问造成的。在我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403 的问题,因为我们对接口的权限管理很严格,如果新增的接口没有正确配置权限,就会造成 403 的问题。
状态码 403
- 404 - 资源不存在
404 可能是所有程序员最熟悉的状态码了吧,无需过多描述,就是请求的资源在服务器端不存在,一般为请求的 URL 不对。
状态码 404
- 405 - 不允许使用该方法
405 表示的是请求的 URL 虽然能被服务器识别,但是不允许使用该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GET 和 HEAD 方法,服务器端总是会允许执行的。
出现 405 状态码的常见原因是,当服务端定义的请求类型与客户端发送的类型不一致,比如服务器端定义的方法为 POST,而客户端发送请求类型是 GET。
以 5 开头的 5XX 型状态码都表示服务器端错误。
- 500 - 服务器内部错误
500 状态码表示的是服务器内部执行异常,一般都表现为程序上的 bug,例如代码在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例如常见的空指针。
状态码 500
- 502 - 错误网关
502 状态码一般会展现 bad gateway 错误网关类型的信息。
主要是由于客户端向服务器端请求超时,比如在服务器端网络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同时又有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会造成服务器端资源不够,无法正常响应,便会返回这个结果。
一般最简单的解决方就是刷新的方式,有很多由于有缓存的情况,直接从本地拿数据,就不会再报 502 错误。
- 503 - 服务不可用
503 状态码表示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一般表现为服务器宕机或者处于超负荷状态。不过这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情况,在服务重启或者负载均衡处理后,服务会继续处于可用状态。
状态码 503
- 504 - 网关超时
504 状态码一般网关在转发过程中,超过设定的时间仍未收到上游服务器的响应。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