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003_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一.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
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Ω,如果对于每一个随机事件A都赋予一个确定的实数P(A),且事件函数P(·)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1. 非负性: P(A) ≥ 0。
2. 规范性: P(Ω) = 1。
3. 可列可加性: 如果A1, A2, ..., An, ...这些事件两两互斥,则有 ===》
P(A1 + A2 + ... + An + ...) = P(A1) + P(A2) + ... + P(An) + ...
则称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二. 概率的6大性质 ===》
1. 三个基本的性质(什么是概率) ===》
--(1). 性质1(非负性): P(A) ≥ 0。用于"夹逼": 0 ≤ P(A) ≤ 0 ===> P(A) = 0。右边由P(A) = P(φ∩Ω) = P(φ) = 0得到。
--(2). 性质2(规范性): P(φ) = 0,P(Ω) = 1。但是反之则不成立(事件 ---> 概率,概率 -\-> 事件)。
--(3). 性质3(有限可加性): 如果A1, A2, ..., An这些事件两两互斥,则有 ===》
P(A1 ∪ A2 ∪ ... ∪ An) = P(A1) + P(A2) + ... + P(An)。
2. 三个基本概率公式(如何求概率) ===》
--(1). 加法公式:主要将两个事件、三个事件的加法公式背下来就行.
1st. 两个事件相加: P(A∪B) = P(A) + P(B) - P(AB)。
2nd. 三个事件相加: P(A∪B∪C) = P(A) + P(B) + P(C) - P(AB) - P(AC) - P(BC) - P(ABC)。
--(2). 减法公式: P(A - B) = P(A) - P(AB) = P(A‾B‾),证明如下 ===》
1st. 对于第一个等式: P(A - B) = P(A) - P(AB),虽然一眼瞄不出来,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A - B = A - AB,而且显然有A - AB事件与AB事件是互斥的,所以有性质3(有限可加性)得: P[(A - AB) ∪ AB] = P(A - AB) + P(AB),而(A - AB)∪AB = A,所以最终得出P(A) = P(A - AB) + P(AB),等式两边同时减去P(AB)即有: P(A - B) = P(A) - P(AB)。
2nd. 对于第二个等式: P(A - B) = P(A‾B‾),由"第1章_002_事件的关系及运算"中的差运算可知: A - B = A‾B‾。
--(3). 逆事件的概率: P(‾A‾) = 1 - P(A)。当遇到至少、不少于 / 至多、不多于的时候,采用正难则反的原则。
3. 三大基本公式的考法 ===》
三大基本公式不会单独存在,一般会与"第1章_002_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放在一起考察,往往是给出事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考概率的三大基本公式。所以要学会利用概率的三大基本公式化简事件之间的关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