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提纯与产率提高解决方案(理论计算)——溶度积的典型应用

氯酸钠提纯与产率提高解决方案(理论计算)——溶度积的典型应用

注:本文计算没有考虑同离子效应对于氯化钠溶解度的影响,因为我懒得思考了实际应用时氯化钠不应饱和,否则产物讲混有不溶氯化钠杂质

如果有错误请麻烦指出哦~作者只是个刚自学完溶解平衡公式的飞舞初中生

对于粗略制备氯酸钠,cod去除剂是个不错的选择

主要步骤

1.用开水溶解,得到饱和溶液

2.降温结晶,得到第一份产物

3.分离出母液,开启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缓慢加入氯化钠,直到氯化钠不再溶解(或者早点停止加入也行,这步不好把控)

步骤设计原因

2.氯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在开水里约为200g,而在常温下约为100g,可以降温结晶

3.由于常温下氯酸钠溶解度仍然很高,为提高产率不浪费原料,利用同离子效应,加入廉价的氯化钠以降低氯酸钠溶解度让其进一步析出。注意这里氯化钠和氯酸钠溶解度都会降低,所以氯化钠要慢慢加

产率提高理论计算

氯酸钠在水中满足以下溶解平衡

\[K_{sp}=[Na^+][ClO_3^-] \]

在温度恒定下\(K_{sp}\)为常数

设氯酸钠饱和溶液中目前有\(n_1\ mol\)\(NaClO_3\),加入\(n_2\ mol\ NaCl\)并全部溶解,\(NaClO_3\)析出\(x\ mol\)

\[K_{sp}=n_1^2=(n_1+n_2-x)(n_1-x) \]

其中\(n_1,n_2\)都可看做已知量,化简得到关于\(x\)的二次方程

\[\begin{gathered} x^2-(2n_1+n_2)x+x_1x_2=0\\ x=\frac{2n_1+n_2±\sqrt{4n_1^2+n_2^2}}{2} \end{gathered} \]

非常粗略地估计氯酸钠饱和溶液为\(5\ mol·L^{-1}\),若在\(1L\)饱和氯酸钠溶液中加入\(2\ mol\ NaCl\),代入得

\[\begin{gathered} x=\frac{12±\sqrt{104}}{2}mol\\ x_1≈1\ mol,x_2≈11\ mol \end{gathered} \]

\(11\ mol\)显然扯淡,所以得出析出\(1\ mol\)

因为氯酸钠在开水中溶解度约为在常温下的两倍,第二步析出\(1 \ mol\),所以总产出理论约提高\(20\%\)

posted @ 2025-07-26 14:20  司马只因锥  阅读(4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