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终端入门:从 “不敢点” 到 “离不开” 的 5 个核心命令(附高频命令补充)
终端入门:从 “不敢点” 到 “离不开” 的 5 个核心命令(附高频命令补充)
很多新手看到 Linux 终端的 “黑窗口” 就发怵 —— 担心输错命令搞坏系统,害怕记不住复杂语法。但其实终端是 Linux 的 “效率神器”:学会几个核心命令,就能比图形界面更快完成操作(比如批量创建文件、快速切换目录)。今天这篇文章,从 “导航→创建→删除” 的基础流程出发,带你掌握 5 个必学命令,再补充 3 个高频命令,搭配效率技巧和高危防护,让你从 “不敢点” 变成 “离不开”。
一、先搞懂:终端里的 “位置” 和 “路径”
在学命令前,先明确一个概念:终端里的 “位置” 叫 “工作目录”,就像你在 Windows 里打开的 “文件夹窗口”;而 “路径” 是找到这个位置的 “地址”,分两种:
-
绝对路径:从系统根目录(
/,相当于 Windows 的 “此电脑”)开始的完整地址,比如/home/ubuntu/Documents(ubuntu 是用户名,Documents 是文档文件夹); -
相对路径:从当前工作目录开始的 “相对地址”,比如
../Pictures(..代表 “上级目录”,意思是 “当前目录的上一级里的 Pictures 文件夹”)。
后续所有命令,都和 “路径” 息息相关,先记牢这两个概念,操作更不容易乱。
二、必学 5 个核心命令:覆盖 “导航→创建→删除”
这 5 个命令是 Linux 操作的 “基石”,日常用得最多,先掌握它们,就能应对 80% 的基础场景。
1. 导航三兄弟:pwd + cd + ls(知道 “在哪”“去哪”“有啥”)
(1)pwd:看当前在哪个目录(“我在哪?”)
-
作用:打印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帮你确认 “现在在哪个文件夹里”;
-
用法:直接在终端输入
pwd,按回车; -
例子:
如果你刚登录终端,输入
pwd后,会显示/home/ubuntu(这是普通用户的 “家目录”,相当于 Windows 的 “用户文件夹”)。
(2)cd:切换目录(“去哪个文件夹?”)
-
作用:Change Directory,切换到指定目录;
-
常用用法:
| 命令 | 作用 | 例子场景 |
|---|---|---|
cd 目录路径 |
切换到指定目录 | cd Documents(去家目录下的 Documents) |
cd .. |
切换到上级目录(“退一步”) | 从/home/ubuntu/Documents退到/home/ubuntu |
cd /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 | 查看整个系统的文件夹结构 |
cd ~ |
快速回到自己的家目录 | 不管在哪,输cd ~就回家 |
- 避坑:如果输
cd Documents提示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先输ls看看当前目录里有没有这个文件夹(可能拼错了,比如把 Documents 写成 Doc)。
(3)ls:查看目录里有啥(“这个文件夹里有什么?”)
-
作用:List,列出当前目录(或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
常用参数(参数是命令的 “扩展功能”,用
ls -参数的格式):
| 命令 | 作用 | 例子 |
|---|---|---|
ls |
简单列出名称 | 快速看有哪些文件 |
ls -l |
详细列出(权限、大小、修改时间) | 看文件大小、是谁的文件 |
ls -a |
显示隐藏文件(Linux 里以.开头的是隐藏文件) |
查看.bashrc(终端配置文件) |
ls 目录路径 |
查看指定目录的内容 | ls ../Pictures(看上级目录的 Pictures 里有啥) |
-
例子:输
ls -l后,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内容:-rw-r--r-- 1 ubuntu ubuntu 1234 10月 10 14:30 note.txt其中
-rw-r--r--是权限,1234是文件大小(字节),note.txt是文件名。
2. 创建两工具:touch + mkdir(新建文件 / 文件夹)
(1)touch:新建空白文件
-
作用:创建一个或多个空白文件(比如 txt 文档、配置文件);
-
用法:
touch 文件名1 文件名2 ...; -
例子:
-
新建一个叫
note.txt的文本文件:touch note.txt; -
同时新建 3 个日志文件:
touch log1.log log2.log log3.log(用空格分隔多个文件名);
-
-
技巧:如果想新建 “带路径的文件”(比如在 Documents 里建 note.txt),可以输
touch Documents/note.txt,不用先切到 Documents 目录。
(2)mkdir:新建文件夹
-
作用: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或多个文件夹;
-
常用用法:
| 命令 | 作用 | 例子 |
|---|---|---|
mkdir 文件夹名 |
新建单个文件夹 | mkdir my_photos(新建 “我的照片” 文件夹) |
mkdir -p 多级路径 |
新建多级文件夹(父文件夹不存在时一起建) | mkdir -p docs/2024/oct(新建 docs→2024→oct 的三级文件夹) |
- 避坑:如果直接输
mkdir docs/2024/oct,会提示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因为 docs 和 2024 还没建),加-p就能一次性建好所有层级。
3. 删除命令:rm(谨慎使用!)
-
作用:Remove,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
常用用法(重点:删除后无法恢复,一定要确认再执行!):
| 命令 | 作用 | 例子 |
|---|---|---|
rm 文件名 |
删除单个文件 | rm old.txt(删除 old.txt 文件) |
rm -r 文件夹名 |
递归删除文件夹(包括里面的所有文件) | rm -r my_photos(删除 my_photos 文件夹及里面的照片) |
rm -f 文件名 |
强制删除(不提示,慎用!) | rm -f error.log(强制删除 error.log,即使文件有保护) |
- 新手建议:每次删文件前,先用
ls确认文件存在,删文件夹前用ls 文件夹名确认里面的内容,避免误删。
三、补充 3 个高频命令:复制、移动、查看(更实用)
学会必学 5 个命令后,再补充 3 个日常高频使用的命令,覆盖 “复制→移动→查看” 的完整流程。
1. cp:复制文件 / 文件夹
-
作用:Copy,复制文件或文件夹到指定位置;
-
常用用法:
| 命令 | 作用 | 例子 |
|---|---|---|
cp 源文件 目标路径 |
复制文件到目标路径 | cp note.txt Documents/(把 note.txt 复制到 Documents 文件夹) |
cp -r 源文件夹 目标路径 |
复制文件夹(包括内容) | cp -r my_photos Pictures/(把 my_photos 复制到 Pictures 里) |
cp 源文件 目标路径/新文件名 |
复制并重命名 | cp note.txt Documents/note_backup.txt(复制 note.txt 到 Documents,并重命名为 note_backup.txt) |
2. mv:移动 / 重命名文件 / 文件夹
-
作用:Move,既可以移动文件 / 文件夹,也可以重命名(相当于 Windows 的 “剪切”+“重命名”);
-
常用用法:
| 命令 | 作用 | 例子 |
|---|---|---|
mv 源文件 目标路径 |
移动文件到目标路径 | mv log.txt /tmp/(把 log.txt 移动到 /tmp 临时文件夹) |
mv 旧文件名 新文件名 |
重命名(在当前目录) | mv note.txt work.txt(把 note.txt 改名为 work.txt) |
mv 源文件夹 目标路径 |
移动文件夹 | mv my_photos ../(把 my_photos 移动到上级目录) |
3. cat:查看小文件内容
-
作用:Concatenate,快速查看文件内容(适合小文件,大文件用
less更方便); -
用法:
cat 文件名; -
例子:
-
查看 note.txt 的内容:
cat note.txt; -
同时查看多个文件:
cat log1.log log2.log(按顺序显示两个文件的内容)。
-
四、效率技巧:3 招让你少敲键盘
学会命令后,用这些技巧能大幅提升效率,减少输入错误。
1. Tab 补全:输一半就 “自动补全”
-
用法:输入文件名 / 目录名的前几个字符,按
Tab键,终端会自动补全剩下的内容; -
例子:想输
Documents,只需输Doc,按Tab就会自动补全(如果有多个以Doc开头的,按两次Tab会显示所有选项); -
好处:避免拼错单词,比如把
Documents拼成Documets(没 Tab 的话会提示 “找不到文件”)。
2. 历史命令:按↑键找之前输过的命令
-
用法:按
↑键(上箭头),会依次显示之前输过的命令,找到想要的按回车就能重新执行; -
进阶:输
history命令,会列出所有历史命令(带编号),想重新执行第 100 条,输!100按回车即可; -
场景:刚输完
ls -l /home/ubuntu,想再执行一次,不用重新敲,按↑+ 回车就行。
3. 通配符:批量操作文件
-
作用:用特殊符号代替 “多个文件名”,实现批量操作(比如批量删除、批量查看);
-
常用通配符:
| 通配符 | 作用 | 例子 |
|---|---|---|
* |
匹配任意个字符(包括 0 个) | ls *.txt(查看所有后缀为 txt 的文件)、rm log*.log(删除所有以 log 开头、以 log 结尾的文件,比如 log1.log、log2.log) |
? |
匹配 1 个任意字符 | ls note?.txt(匹配 note1.txt、noteA.txt,不匹配 note12.txt) |
- 例子:批量复制所有 txt 文件到 Documents:
cp *.txt Documents/。
五、高危预警:rm -rf的防护技巧
rm -rf是 Linux 里最危险的命令之一:-r递归删除文件夹,-f强制删除(不提示),如果误输rm -rf /(/是系统根目录),会删除整个系统的文件,直接导致系统崩溃!
3 个防护技巧,避免 “手滑”:
- 设置
rm为 “交互式”:删前先提示
-
用法:在终端输入
alias rm='rm -i',按回车(alias是 “别名”,把rm改成rm -i,-i是 “交互式”,删除前会提示 “是否删除”); -
永久生效:想每次登录终端都生效,输
echo "alias rm='rm -i'" >> ~/.bashrc,然后输source ~/.bashrc(更新配置); -
例子:设置后删
old.txt,会提示rm: remove regular file 'old.txt'?,按y确认删除,n取消,避免误删。
- 用
trash-cli:把删除的文件放进 “回收站”
-
rm删除的文件无法恢复,trash-cli是 “终端回收站工具”,删除的文件会进回收站,能找回; -
安装(Ubuntu 系统):
sudo apt install trash-cli; -
用法:
-
删除文件:
trash-put old.txt(代替rm old.txt); -
查看回收站:
trash-list; -
恢复文件:
trash-restore(按提示选要恢复的文件编号)。
-
- 重要文件定期备份
- 对
/home(家目录)、/etc(配置文件目录)等重要目录,用cp或tar定期备份,比如每天输cp -r /home/ubuntu/Documents /mnt/backup/(把 Documents 备份到 /mnt/backup)。
六、实战:用命令完成 “新建文档→备份→清理”
学完命令和技巧,来个实战场景,把知识串起来:
-
新建一个 “工作文档” 文件夹:
mkdir ~/Work; -
切换到 Work 目录:
cd ~/Work; -
新建 3 个空白文档:
touch report1.docx report2.docx plan.txt; -
查看 Work 目录内容:
ls -l(确认文件已创建); -
复制 plan.txt 到上级目录,并改名为 plan_backup.txt:
cp plan.txt ../plan_backup.txt; -
删除 report2.docx(用设置好的交互式 rm):
rm report2.docx,按y确认; -
回到家目录:
cd ~; -
查看备份的 plan_backup.txt:
cat plan_backup.txt。
跟着敲一遍,你会发现:终端操作比点图形界面更快 —— 尤其是批量操作时,比如用touch report{1..5}.docx能一次性新建 report1 到 report5 的 5 个文档,这是图形界面做不到的。
总结:从 “敢用” 到 “用好” 的第一步
终端入门的关键不是 “记完所有命令”,而是 “先掌握核心命令,再用技巧提效”:
-
先记住 “导航(pwd/cd/ls)→创建(touch/mkdir)→删除(rm)→复制(cp)→移动(mv)” 这 8 个命令,覆盖日常操作;
-
用 Tab 补全、↑键历史命令减少输入,通配符实现批量操作;
-
永远对
rm命令保持谨慎,设置交互式别名 + 用回收站工具,避免误删。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