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总结
目录
2022年即将结束,作为刚毕业一年多的小白,我想编写一份年度总结,旨在记录我刚毕业的经历。
第一份工作
2021年7月,我毕业了,一个普通的大学,普通的专业,辗转来到了上海,在一家公司做起了java开发。
我本以为我的第一份工作,会让我受益匪浅,事实却是以3个月不到的时间快速结束了在上海的工作。

为什么我在试用期离职
第一家公司,说实话,并不能学到任何我想学的技术,做的工作就是CRUD,对于刚毕业的小白来说,没有一个行业老鸟给你做向导,你的工作将会极其艰难。
因为本科不是科班出身,自己也是一路自学摸索学的java相关技术,本来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工作一个月之后,很明显的能感觉到,公司的氛围与我并不契合。在经历了将近3个月的磨合与判断之后,转正之前我选择了离职。
后来我去了哪里
我来到了苏州的一家公司,继续做着开发的工作,与之前不同的是,工作的语言不再是java,有干净的工位,有资深的师傅,有美味的午餐,有上下班的班车...
没有完美的公司,不论在哪里都会有你不满的地方,公司终究是资本性质的,以营利为目的,至于其他的部分,生活,职业发展等等,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苏州 VS 上海

苏州 上海
刚来到苏州之后,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和上海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
环境:
苏州,环境优美,独具江南水乡气息,旅游景点繁多(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寒山寺、天平山等等),自行感受下:【苏州景点介绍,苏州旅游景点,苏州景点推荐 - 马蜂窝】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该有的都有,现代化气息浓厚,生活节奏快,真的可能会喘不过气,但是不论是医疗、教育等方面都十分出众。
工作:
苏州,有很多的制造厂(生物化学检测、半导体封装、生物医药及医护产品等),互联网公司就要少很多,薪资方面也和上海差一个档次,就我个人而言,IT行业刚毕业的薪资比上海低30%左右,节假日福利部分差距更大。
上海,互联网公司林立,可以说遍地开花,薪资方面还是挺能打的,有技术不怕没工作。竞争压力大,每年都远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上海打拼,没有实打实的技术十分难混。
消费:
苏州和上海的消费,只能说大差不差,苏州作为新一线,发展的很快,消费水平自然是不低,无论是租房的价格还是日常的生活消费,完全不输上海。
苏州赚钱苏州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人才政策:
这点我主要讨论的是公租房这一部分:
苏州这边,只要你交了社保就可以申请公租房,也就是说试用期缴纳了社保,就可以申请公租房,一般转正之前都能入住。
上海的话,则需缴纳满一年的社保才能申请。这就有个很现实的问题,上海的第一年,一般都需要自己租房,上海的房价,不用多说了吧,怎么度过这一年是很关键的。
疫情对我的影响
从19年开始,疫情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到前不久刚刚开放,仿佛就在一瞬之间。
因为疫情原因,很多时候都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只有国庆和过年才能享受到回家的快乐。这时候,离家近的工作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虽然我距离也很近,但是毕竟跨省了。
全面放开之后,身边的同事与亲戚朋友都没有逃过一劫,总的来说放开之后,N95难买,药难买,生姜难买,啥啥都难买。

今年我学到了啥
这个怎么说呢,今年一年提升还是很多的,学会的东西也是非常之多,一两句话说不完,可以概括为:
技术部分:C#、WebService、虚拟机、IO流控制、小程序编写等。
非技术部分:流程控制、excel函数、文案与SOP编写等。
工作一年多的理解
起初,我以为的工作是这样的:
每天都用自己学到的技术,编写高深的工具/代码
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同仁之间相处融洽
时不时的会进行技术交流,探讨前沿技术
......
实际,工作后是这样的:
每天使用过时的技术,完成每月分配的开发任务
同仁之间并没有你想想的那么融洽,需要你会见不同人说不同话
技术交流并没有多少,毕竟公司用的一直是那些东西,没有新的技术
不愿使用新的技术,因为语言及技术转换成本过高,公司不想少赚钱
实际上你处理文档的时间比你开发的时间更多,尤其是PPT和excel的整理及展示,因为你要向你的老板展示,你要在他们面前表现自己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