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总结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一.OSPF区域性:

       意义:解决由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单台路由器上链路状态数据库过大问题。

       OSPF配置多区域后,链路状态信息只在区域内部泛洪,区域间只传递路由条目而非链路状态信息。

       area 0 为骨干区域,其他则为非骨干区域,所有非骨干区域的路由信息必须经过骨干区域。

       也就是说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非骨干区域之间不能直接进行路由信息交互。

二.边界路由:存在于多区域的OFPF协议中

      定义:一台路由属于不同的区域,此时称之为边界路由。

      作用:传递区域间路由信息

三.OSPF认证

         认证方式:a.区域认证  --- 区域内的所有路由认证参数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无法互相建立邻接关系。

                           b.链路认证(接口认证)--- 当一个链路同时有区域认证和链路认证时,优先作用为链路认证。

         验证模式:a.简单验证模式----认证秘钥是明文传输,容易被截获。

                           b.MD5验证模式----秘钥经过加密,相对安全。

                           c.Key chain验证模式----同时设置多个秘钥,不同秘钥可单独设置生效周期。

四.被动接口(抑制接口):配置为被动接口后,该接口将不再接收和发送ospf报文。

五.Router-ID

    1.选举规则;a.先看是否配置Router-ID,如果配置了Router-ID,按照配置结果设置。

                         b.如果没有配置Router-ID,是否配置有loopback 口地址,选择loopback地址中较大的为Router-ID。

                         c.没有配置Router-ID,也没有配置loopback地址,则从已配置的IP地址中选择最大的地址作为Router-ID(不考虑接口的Up/Down状态)

   2.备注:一般情况下配置环回接口地址为Router-ID,即使删除环回地址,也不会从新选举Router-ID。

六.DR(Designated Router)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和DR Other

   1 .意义:OSPF的广播类型网络和NBMA类型网络中,随着路由增多,邻接关系的增到导致路由器会浪费大量资源相互传递OSPF报文。

                 因此OSPF定义制定路由器DR,所有路由器将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发送给DR,再由DR以组播的形式发送至所有路由器。

                 网络同时选举DR和BDR,当DR因故障失效时,BDR转为DR网络从新选取新的BDR。

       a.DR指定路由

       b.BDR指定路由的备份路由

       c.除去DR和BDR的其他路由器

    2.DR、BDR选举规则:

       a.首先比较DR优先级,DR优先级最大的为DR,次之为BDR(所在链路接口可以配置,默认为1,DR优先级为0则不参与DR和BDR选举)

       b.DR优先级相同情况下,比较Router-ID,Router-ID高的为DR,次高为BDR。

       c.备注:OSPF的DR/BDR选举时非抢占性的,选举完成后人为修改DR优先级也不会抢占为新的DR或BDR。

七.OSPF开销值

    通过配置OSPF开销值,可以控制OSPF选路,OSPF开销值是基于接口修改的,一定要在路由更新的入接口修改才生效。

八.OSPF协议优先级

    当同一条路由存在于多种路由协议时,协议优先级高的被优选。

九.计时器的修改

    1.Hello timer ---  ospf发送hello报文的间隔(Broadcast网络接口发送hello报文的时间间隔是10s;NBMA类型发送hello报文的时间是40s)

    2.Dead timer  --- 保持邻居关系的计时器  (Broadcast类型网络中邻居失效时间为40s;NBMA网络类型中邻居失效时间为120s)

十.引入rip路由和默认路由的发布

    引入rip 路由命令:[R1-OSPF-1]import-route rip 1

    发布默认路由命令:[R1-OSPF-1]default-route-advertise always

 

posted @ 2019-04-17 15:47  moviedi183  阅读(70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