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打赏支持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转自知乎)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转自知乎)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适合我的结论:在职业方面,绝不要将就,不然永远不可能开心,而且还会很渣,因为不会用心

 

1、有很多人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职业?

有很多人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很多人都还是比较努力,努力去思考,所以你要想比他们过得好,还是需要一些明悟的,一些更强的什么

 

2、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太压抑,多锻炼,多尝试新事物,多认清自己?

上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压抑,居住环境拥挤,自己给的压力太大,欠账,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没锻炼的压力,饭菜完全不合胃口,人际。倒是没有必要把自己搞这么压抑,多锻炼压抑会少,还是要恢复自己游戏人间的天赋技能。想要成为人上人,需要顶尖,需要有智慧的不压抑,需要有智慧的愉快的学习。

文章摘录:

她的生活在外人看起来非常好,但是当时去新加坡,只是因为家长、同学、同事都觉得很好。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这份工作是通过新加坡的人才引进计划出去,可以拿到身份,还可以给她一份不错的收入。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去,但是她自己不喜欢。

她在那里坚持了一年多,然后自杀了。

 

3、好好思考,方向错了的话,停下来,就是前进?

无需无缝对接,好好玩都行,二月做完,至少给自己放一到两个月的假,人生路长,不要急于求成。

文章摘录:

我的一个感受是,GAP那一年给我提供了一个档口,让我可以认真的思考。很多人都没有给自己这个档口,没有给自己一段足够的时间,比如,他们总是觉得应该珍惜时间、骑驴找马,从一个身份跳到另一个身份,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人生永远是无缝衔接的。

但我觉得,想不清楚的时候,你最好能够停下来、看一看,会比较好。当你太怕错失机会,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机会。

 

4、不突破,不顶尖,容易被温水煮青蛙,然后被迫将就(这里有思考被迫将就怎么来的)?

我之前在华东师大工作时候看到的体验的,也是我们主任告诉我的事情。

文章摘录:

大多数人(北大)不见得是这样。可能就是听爸爸妈妈念叨了,周边的朋友念叨了。很多人不断地跳槽,在四大做Excel表格和印文件,活在那个泡泡里。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做及时的调整,就会变成一种路径依赖,慢慢地磨去了棱角,也越来越难以承担改变的风险,就这么将就下去了。

 

5、当决断是要决断,太怕失去机会不可取(绝不要将就啊)?

在将就时我的行为处事就是表现异常糟糕(潜意识)被决断,自己还是有些优柔寡断

文章摘录:

但我觉得,想不清楚的时候,你最好能够停下来、看一看,会比较好。当你太怕错失机会,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机会。

 

6、选择的仔细分析,读书是为了学到一点自己想学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将就?

相似的选择,都有仔细思考

文章摘录:

如果你不想做学术,为什么要读博士?不需要人际关系的话,为什么要去读MBA?人生苦短,需要把劲往一处使。我现在倒回去看,当时没有被卷进洪流的人,现在反而发展得会比较好。

首先,这一年的学习给我带来的用处不大,它只会给我一个学校的名头和能够进500强、咨询公司这样的机会。但是当时我自己已经比较确定,不想找工作,更想要自己做实业,所以这个文凭和其附加值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7、有些时候,硬着头皮上就对了,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作者遇到了和我一样想太多的问题,作者也是直接试试看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是放弃读博后的压力吸引力缺失但还要做项目的问题。

文章摘录:

大家在面对“如何开始一个职业”、“如何做好一件事”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比如,有的人在还没开始健身的时候就说我不喜欢健身,我不想练成那种大块头,其实你可能三年都练不成大块头;有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导演之后要怎么样,说我想成为一名导演,但是娱乐圈太乱。想这么多,你还不如去试试看。

 

8、我的兴趣的源动力是什么呢,"玩"吗?

我的源动力,喜欢学新的东西,不喜欢重复简单的东西。

文章摘录:

从卖茶开始,我逐渐明确了自己兴趣的源动力,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我喜欢一个东西“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所以我比较喜欢接受新的东西,我喜欢“创造”这件事,但是不太喜欢“维护”。

 

9、别人并没有多么在乎你,也就随口一问,所以无需有这个方面的压力?

文章摘录:

至于那些更远的人,比如亲戚朋友,在我回到宁夏之后都会说,你怎么去了北大、去了英国,绕了一圈又回银川了呀。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候就会很难受,觉得被人看不起了。但其实别人也没那么在乎你,你的生活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也就是见面时跟你聊这么一嘴。但很多人,就因为这样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觉得回来就很没面子,在他人眼中是个loser,是在北上广混的不好。

 

10、人啊,容易“被”怎么样,作者是被不开心,我是被编程枯燥?

说明作者是有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然后作者想通了。

开心不开心,有趣没趣,有用没用,只有自己知道。

人就是太容易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被暗示了)

文章摘录:

有的人,明明在北上广也过得很开心,但父母或者亲戚就会说,你是不是在外面生活很辛苦,还租着房,他们也会给自己背上枷锁。太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别人说他不开心,他们就真的觉得自己不开心了。但实际上,开不开心只有你自己知道。

 

 

 

二、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转自知乎)

转自: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13650

去年年底我们访谈了一位朋友,他从北大本科毕业时拿到了剑桥的offer,最终决定从剑桥辍学,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宁夏卖茶叶。现在他去到了老挝一个山区,将荒山开发成为茶园。那是一个没有水电网,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

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们,我们要不断努力才能将人生道路选择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而也只有在努力的过程中,你才会逐渐知道自己的人生想选择什么,要选择什么。

下面是他的故事。

 

(一)

从剑桥退学,算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总体来说,在北大的前几年我还比较懵懂,虽然觉得学长、学姐都似乎被一种洪流裹挟着,所有人都在准备出国、进四大、去投行,但我还是按照大多数人觉得“好”的路在走。到大四时,正好有一个去剑桥读文化创意产业风险管理MBA项目的机会,对方看我在学校有创业经验,开过实体店,又对文化创意产业感兴趣,就给了我offer。毕业后我就去了英国。但是读了一两个月,我觉得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就退学回来了。

当时的契机有两件事,一是东方卫视有一个纪录片节目叫“体验中国”,那一年要选择3名大学生,一年时间里走遍中国所有地级市,只坐火车和汽车,不停地和人做访谈、写专栏、拍片子。7月我去英国的时候,这个比赛还没有出网上投票的最终结果,但到了9月,他们打电话通知我入选了。他们知道我已经在剑桥了,以为我不会回来,没想到我当时就脱口而出说,帮我买机票吧,我要回来参加。

这个决定与第二个契机有关,就是那年6月下旬,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因为抑郁症,在新加坡跳楼自杀了。在此之前,我马上就要去英国了,5月份我去新加坡玩,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想好要出国了吗?我说,还没有想好。她说,没有想好就不要出国。

她的生活在外人看起来非常好,但是当时去新加坡,只是因为家长、同学、同事都觉得很好。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这份工作是通过新加坡的人才引进计划出去,可以拿到身份,还可以给她一份不错的收入。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去,但是她自己不喜欢。

她在那里坚持了一年多,然后自杀了。那边没有人处理她的后事,她父母不懂英语,而我正好签证还没到期,我就去帮她料理后事,做认尸、尸检、防腐处理,尸体先运到韩国(因为只有大韩航空承接运送尸体服务),再运回北京、西安,整个过程足足用了两个多月。那一段时间我非常累,同时自己也有些抑郁。

我没有想到随波逐流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一个人会因为过着他人看起来光鲜、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痛苦到用这样一种方式结束生命。

7月份从新加坡飞回来,早晨6点回到北京,那天正好是北大的毕业典礼。我领了毕业证,十几天后就飞去了英国。那时,家人朋友都在祝贺我,但去英国后的状态不好,MBA学的东西不是我喜欢的,在剑桥那个小镇上,下午4点街上就没有人了,宿舍的床铺很窄,每天看着外面的雨或者草坪,哪哪都让人觉得悲伤。

所以当东方卫视的那个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其实那个时候,我也不太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想到走走看看,而事实证明,接下来参加那个项目GAP的一年里让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的一个感受是,GAP那一年给我提供了一个档口,让我可以认真的思考。很多人都没有给自己这个档口,没有给自己一段足够的时间,比如,他们总是觉得应该珍惜时间、骑驴找马,从一个身份跳到另一个身份,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人生永远是无缝衔接的

但我觉得,想不清楚的时候,你最好能够停下来、看一看,会比较好。当你太怕错失机会,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机会。

而且,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如果进入到某一个工作或者环境中,就会不自觉地被改变、影响,比如你本来想做另外一件事,但你已经在手头的事情里待了好几个月,你就很难再跳出来。

其实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活着不难,只要你不追求很高的生活条件。即便你比较艰难地生活一年,但是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确定了未来十年的职业和发展路径,那你之后都可以好好奋斗,拥有稳定的收入和持续的满足感,那我觉得这一年是划算的。你一定要尝试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档口,努力地去体验。

 

(二)

记得毕业时很多人没有想清楚就随波逐流,留在北上广、跟随出国潮或者被大公司洗脑,但是他们真的想清楚了吗?这真的是自己的需求吗?

大多数人不见得是这样。可能就是听爸爸妈妈念叨了,周边的朋友念叨了。很多人不断地跳槽,在四大做Excel表格和印文件,活在那个泡泡里。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做及时的调整,就会变成一种路径依赖,慢慢地磨去了棱角,也越来越难以承担改变的风险,就这么将就下去了。

如果你不想做学术,为什么要读博士?不需要人际关系的话,为什么要去读MBA?人生苦短,需要把劲往一处使。我现在倒回去看,当时没有被卷进洪流的人,现在反而发展得会比较好。

其实我当时并不是没有衡量各种因素,我也做了分析,只不过我的分析是从自己着手的。比如在放弃剑桥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剑桥能给我带来什么?首先,这一年的学习给我带来的用处不大,它只会给我一个学校的名头和能够进500强、咨询公司这样的机会。但是当时我自己已经比较确定,不想找工作,更想要自己做实业,所以这个文凭和其附加值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价值的。而去英国读硕士要花几十万元,这些钱足够我在国内开始创业了。所以,我就自然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我每一次的选择都看起来很“无厘头”,好像都是放弃了别人觉得是更“好”的:我放弃了剑桥,之后没有留在北上广,而是回了宁夏,做了一个看起来门槛不高的工作(而且大家都觉得茶叶是中老年人做的),现在又去了老挝。但是实际上,每一次我都是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选的是我最能做下去的事情。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得信息很容易,很多人总是希望别人给你借鉴或者是指导,其实是一种懒惰和逃避。

大家在面对“如何开始一个职业”、“如何做好一件事”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比如,有的人在还没开始健身的时候就说我不喜欢健身,我不想练成那种大块头,其实你可能三年都练不成大块头;有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导演之后要怎么样,说我想成为一名导演,但是娱乐圈太乱。想这么多,你还不如去试试看。

在GAP的那一年里,我有一个采访对象是云南很有名的普洱茶老板,他对我说,你如果感兴趣,可以来做大西北地区的经销代理。我妈妈很喜欢喝茶,我又喜欢传统文化,所以我对茶叶也挺感兴趣。到GAP结束回家时,东方卫视给了我一个offer,但我还是决定先从卖茶叶开始做做看,虽然我对这件事还完全没有概念。

一上手,我就懵了。第一批货60多万元,大概200多件货,货卸下来我惊呆了,把两间房子堆得满满当当。物流师傅只管卸货,我光是把这些货从楼下拎上楼,就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怎么卖呢?我之前也没有做过销售。我首先认认真真把每一个茶喝了一下,感觉了一下茶的口味,然后慢慢开始租店面、装修。但开始卖之后一切就都挺顺利的,而且我发现我的文化知识对于茶叶销售也很有作用。

从卖茶开始,我逐渐明确了自己兴趣的源动力,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我喜欢一个东西“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所以我比较喜欢接受新的东西,我喜欢“创造”这件事,但是不太喜欢“维护”。

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从卖茶开始,我开拓了整个西北市场,还发起了现在中国、美国、老挝三方合资的茶品牌开发,已经在老挝成立了公司,把那里的茶厂从一片荒山建起来。我业余做的文创产业投资也是,我负责立项,也就是发现和扶持新项目。

这所有的努力,其实都围绕着我的那个源动力,明确了这个以后,我就很容易选择。因为做生意很符合我那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性价比比较高。如果做雇员,很多时间要放在人际关系或者其他的事情,你要迁就这个那个,效率就很差。

很多时候我就觉得,人生所谓的条条框框其实都是自己背上来的。我以前总觉得,父母很希望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在回宁夏卖茶的时候他们表示很震惊,但我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后来发现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至于那些更远的人,比如亲戚朋友,在我回到宁夏之后都会说,你怎么去了北大、去了英国,绕了一圈又回银川了呀。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候就会很难受,觉得被人看不起了。但其实别人也没那么在乎你,你的生活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也就是见面时跟你聊这么一嘴。但很多人,就因为这样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觉得回来就很没面子,在他人眼中是个loser,是在北上广混的不好。

有的人,明明在北上广也过得很开心,但父母或者亲戚就会说,你是不是在外面生活很辛苦,还租着房,他们也会给自己背上枷锁。太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别人说他不开心,他们就真的觉得自己不开心了。但实际上,开不开心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你只有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无论是停下来思考、体验人生,还是努力尝试、找到动力、围绕源动力做好每件事,你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的选择,并获得这个选择权。

以上。

原文发表于“在选择人生道路这件事上,我不曾被一种洪流卷走”|KY访谈:2016年给过我最多启发的一个人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posted @ 2018-11-02 10:33  范仁义  阅读(20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