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方法模式
为了避免简单工厂模式的缺点,不完全满足 OCP(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工厂方法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简单工厂模式只有一个(对于一 个项目或者一个独立的模块而言)工厂类,而工厂方法模式有一组实现了相同接 口的工厂类。这样在简单工厂模式里集中在工厂方法上的压力可以由工厂方法模 式里不同的工厂子类来分担。
package com.example.factory.method; public interface Car { void run(); } //两个实现类 class Audi implements Car{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奥迪在跑"); } } class BYD implements Car{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比亚迪在跑"); } } //工厂接口 interface Factory{ Car getCar(); } //两个工厂类 class Audi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public Audi getCar(){ return new Audi(); } } class Byd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public BYD getCar(){ return new BYD(); } }
package com.example.factory.method;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a = new AudiFactory().getCar(); Car b = new BydFactory().getCar(); a.run(); b.run(); } }

总结:
简单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真正的避免了代码的改动了?没有。在简单工厂模式中,新产品的加入要修改工厂角色中的判断语句;而在工厂方法模式中,要么将判断逻辑留在抽象工厂角色中,要么在客户程序中将具体工厂角色写死(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而且产品对象创建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工厂角色的修改。面对这种情况,Java 的反射机制与配置文件的巧妙结合突破了限制——这在Spring 中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黄橙,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RedOrange/p/1805836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