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次交付项目小结

【背景】

  公司销售谈了一个重要的项目,与我们正在研发的一个产品关系比较大,可惜前期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很长时间,等到我们研发部门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很晚了。9月中旬启动,11月下旬要求上线,按常理,这么短期的项目是没法做的,不过出于完善我们产品的考虑,我们还是咬着牙硬着头皮上了。由于产品还不成熟,交付工作只能我们自己上。

【现状】

  按照计划,下周就要开发完成,进入测试阶段,可是我们还没进行过一次完整的提交,客户比较着急。而我们是原本是出于想把事情做好的想法,不希望把尚不完善的东西提交出去,导致进度看上去延后了。现在的情况是,客户产生了一些怀疑,而我们很被动。

  目前我们拟定的方案是,赶紧先把目前做好的版本做一次提交,让客户看到现阶段的成果,再逐步修改完善。

【反思】

  话说有些事情,不自己亲手做,永远都体会不到。之前我们一直是在做产品的项目,习惯了先思考设计->代码->改善设计->代码的方式,当我们把这种习惯带到交付项目里面后,发现两个项目的做事方式完全不一样,得出几点结论,供大家参考:

1、项目的首要目标是做的“没错”,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上线”:

  这一点乃所有结论的最高前提。

  在跟客户直接打交道的交付项目中,一定要时刻牢记,你做的事情,可以做的不好,但是一定不能“做错”。你可以做的不够好,但是一定要能“上线”。实际上,做的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需求糟糕,时间紧急,第三方环境准备不充分等等,但是一定不要做的“有错”。就目前这个项目而言,由于项目时间非常紧急,客户的需求本身很不完善,交互设计不合理,风险点考虑不完善,需求中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犯的最大的错误是,没有按时提交版本。对需求进行细致分析没错,希望做一个好的东西出来没错,但是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按时提交,就是做错了。先做好基本需求,再说锦上添花的事情。

  其实现在看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客户给出需求先实现一个版本并提交,再去跟客户分析讨论如何完善需求。的确,这么做的话,可以想到的是,第一个版本的东西一定非常不好用,问题百出,会被骂的体无完肤,但是,这样做,达到了“做的没错”的目标。我们是按照客户给的需求做的,我们并没有做错,按照需求来做,不会延期。不好用是因为需求不完善。我们出了一个版本之后,因为要完善需求带来的时间成本和工作量,是由我们和客户共同承担。而成本共同承担的结果很有可能有意外的惊喜,比如需求被拆分,部分放到二期实现。而现在我们试图先做“完善需求”,再做开发,带来的额外时间成本和工作量都由我们自己承担了。

  同样的问题还有加班。加班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加班是一种态度。不管怎么样,我辛苦的加班,不会是做错。

  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上线,如果不能上线,其他一些都是浮云,做的东西再完善,如果不能按时上线,就是属于交付失败。此乃终极目标。不完善的东西,可以留到下一期再做。什么?跟客户说延期是因为我们需求给的不完善吗?客户是不认的,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提个版本出来,现在只好吃这个哑巴亏。

  关于最重要的这一点,请各位仔细体会。

2、需求变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要看怎么样能用好:

  话说需求变更是所有开发者的噩梦,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需求变更可以用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还是上面的情况,我们先提交代码,然后叫客户过来进行初步的测试,这时候客户肯定会提各种各样的意见,需求变更的噩梦就要开始了。但是,在目前项目情况下,其实这些变更是可以作为我们争取有利条件的砝码的。

  首先,这个项目时间很紧急,客户其实自己也清楚,在时间这么紧急的情况下下,肯定不会有大规模的需求变更,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将变更范围缩小,对于一些无法确定的变更,可以引导客户放到二期再做。同时,由于东西先出来了,再进行的需求变更,客户感觉自己参与进去了,一般到后面,他就不会轻易否定你的做的东西了,因为反驳你等于反驳他自己。

  其次,如果有确实需要变更的地方,跟客户提出工作量和时间的要求,借此加大客户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们现在做的也很辛苦,其实做了很多客户看不到的事情,但是这些在客户眼里无法有效的体现为我们的工作量,反而是成为客户怀疑我们工作能力的一个质疑点。如果我们能先快速提交一个版本,至少客户会认可你的能力,对于需求变更带来的工作量,他们才会认为是有意义的。

  最后,如果需求变更导致真的做不完,项目可能出现延期,这个问题也不会落到我们头上(牢牢记住第一条,只要没有“做错”就OK),客户反而会变成有求于你,如果能加把劲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收获的是他们的感谢,当然,还有下一期的项目。而现在,付出的工作量并不少,却是我们有求于客户,希望客户能多给点时间,简直亏大了。

3、所有人都是你的盟友

  在跟客户讨论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客户其实是分拨的:

  第一拨,跟我们一起实际做事的,科技部门的,关注的是这个事情好不好实现,有没有现成的东西,需要新增还是改动,他们有多大工作量;第二拨,关注运营的,关心功能是不是够用;第三拨,关注风险的,关注设计中有没有遗漏的风险点;第四拨,关注界面点,专注于交互设计合不合理,给用户用起来顺不顺手。

  所以,到后来,我们在提出我们的观点时,如果期望得到谁的帮助,第一句话一定会跟他相关,比如:“从风险管控的角度讲,这里xxxxxx”,好了,那个做风险的就会帮着你开始balabala………

  记住,不要直接反驳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拉上他们当中的一个帮你说,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觉得你说的不错,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得到了重视。

4、针对需求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直奔目标,不要用设问句

  之前漏了这一点,补充上。

  之前做产品研发的时候,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经常使用设问句。比如:“这里有一个重新打印最多只能做一次的需求,这个需求对客户来说是否有点不合理?”,然后,大家就会balabala针对这个问句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们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大家参考云云……其实,这种设问句大部分都是我们已经有了方案,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所以会先抛出一个问题。

  这次在跟客户讨论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也习惯性的用这种方式跟客户讨论需求,结果发现客户思维在问句抛出之后立马开始发散,往往会偏离我们预想的方向。而当我们试图再抛出自己的方案来纠正这个方向的时候,客户会认为我们是在反驳他的观点,是在躲避需求。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改了交流的方式,对于需求中有疑问的地方,不提问句,上来之后直奔主题,直接抛出我们的方案,“对于需求中提到的xxx,我们认为xxx,我们设计了一种方案是xxx,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猜猜客户的反应是什么?在大部分情况下,客户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围绕你的方案来提意见,基本能保证方案按照我们的来走,然后修正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最后客户还觉得自己做了不少工作……

  小结,讨论需求不是在做产品研发的头脑风暴,讨论需求是为了定下一个结论,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方向,避免思维的发散性。

  PS: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有时候领导想让你做一个事情,而你又觉得这个事情不是很合理,不太想做的时候,往往领导会转移话题跟你探讨这个东西怎么实现,然后你的注意力就不知不觉被转移到这个东西怎么实现,而不是应不应该实现上去,因为程序员一聊到具体的技术实现就兴致勃勃了……有木有!!哈哈

posted @ 2013-10-26 14:44  大佛脚下  阅读(3462)  评论(8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