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
本文版权归个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PengLee/p/4712633.html
里程碑
里程碑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承诺,我们强调用户参与,鼓励用户提意见和反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约定和兑现承诺,
和用户约定什么时候对产品做出改进和升级,承诺兑现时间,这就是里程碑。小米的MIUI系统承诺每周五进行更新,每周二让
用户提交四格体验报告,包括双11这样的里程碑也一样

每周升级时间固定就是一个减少用户记忆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固定时间的承诺,从用户的心理来讲,根本就和没
说一样,空喊“面包会有的”,就等同于说“面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等着等着就忘了,长时间的空头支票,参与就不会继续
存在了
持续改进
产品的改进一定是具有持续性的,体现在用户参与的层面上就是:持续确认 。也就是说,当用户提出了建议和改进反馈,并对
产品做出了改进之后,一定要和用户进行持续的确认,确认改进的是否成功,是否能够被大部分用户所接受,是否这个建议当
初是错误的。我们谁都无法保证,某个改进一定是对的,因此在征求新意见的同时,也要征集用户对产品某些改进功能的反馈
员工也是用户
这个观念很重要,做粉丝,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员工成为产品的粉丝;另一方面,我们允许用户提出意见,进行参与,而
员工更是直接接触产品,对产品进行改进;因此,员工实际上是一种高度参与的用户。
所以,基于这样的观念,对待员工和普通用户的贡献,一定要有某种一致性。小米公司内部设置了“爆米花奖”,根据用户对新
功能的投票产生上周做的最好的项目,然后给员工奖励,奖品就是一桶爆米花,以及被称为“大神”的荣誉感。
我们让员工和用户通过论坛零距离接触,做的好的功能得到用户的表扬,团队自然很开心;当一个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负责的功
能被用户吐槽甚至大骂的时候,不用开会不用动员,他们自然就会全力的改进。

用户参与中的重要问题
“要注意用户的参与、要听从用户的意见”,这样的话到处都是,但是最终这样用户参与却变成了一种过场,一种鸡肋。究其原
因,非常的简单,就是没有设计出实际可行的、实际可执行的方法。因此,下面的几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1、通过怎样的方式听取用户的意见。需要设计一种方式和一种渠道来接受用户的意见和用户进行互动,没有这样的一种渠道
和平台的话,参与就是无稽之谈;论坛?公众号?官网?最终要形成一个反馈和互动的集散地,这是一切的前提
2、对用户划分等级和梯级,赋予不同的权利或者激励。将所有的用户同等的对待是一种非常的愚蠢的行为,我们需要根据用
户的参与度或者关注点,对用户进行划分,不同等级和梯级的用户有不同的权利和激励,并且用户的梯级能够动态的上升
和下降。这种机制是对用户的负责,也是对产品的负责
MIUI论坛建立起的10万人互联网开发团队,团队核心是当时我们官方的100多个工程师,核心的边缘是论坛人工审核通过
的有极强专业水准的1000个荣誉内测组成员,最活跃的用户是10万个对产品功能改进非常热衷的开发版用户,最外围的是
发展至今的千万级的MIUI稳定版用户。处于不同梯级的用户,具有不同权利,从产品需求、测试,到测试版系统、开发版
系统、稳定版系统,都是面向不同梯级的用户的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不同的梯级的划分一定要界限清晰、划分的方式对用户一定要透明,并且具有动态的升级和降级特
性,这对于系统的稳定和用户参与的持久性、粘性都是非常的重要的

3、如何保持用户参与的持久性?这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进
4、要形成与用户的一种约定,什么时候兑现承诺。上面提到的里程碑的方式,就很有效
5、如何将众多反馈有效的利用起来?反馈越多就越容易废弃,因此必须设计一种能够有效筛选和评定优先级的机制,如投票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