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至上——再谈谈用户
本文版权归个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PengLee/p/4589614.html
目录
- 感情需要
- 思路不要太局限
- 需要时间和交流
- 用户有时也不了解自己
对于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都绕不开用户这个基准点,但是真正的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能够认认
真真的从用户出发,考虑用户使用场景、把握用户情感、认真的分析用户完成每一个任务从头到
尾的操作流程 却不是一件顺其自然地事情。究其根本,是因为用户这个部分太过复杂实际情况多
种多样,导致设计师非常容易偷懒的绕过这个部分,或者考虑的非常的少,仅仅是浅显的走个过
场而已。
随着交互设计越来越成熟,可以预见用不了多长时间,大部分产品都能够有效的“套用”成熟的交
互设计准则,基本上不会出现明显的反模式,你也越来越难挑出它们在用户体验上的缺陷。而能
够打破这个瓶颈的,还一定是要回归到分析用户本身这个基本点上。那些可以套用的交互设计准
则是普适的,套用这些准则,只能够消除基本的产品缺陷。但是每一个产品都针对的是不同的用
户,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理念,仅仅使用普适的交互设计准则只能够保证产品合格,
但是一定不能保证产品达到优秀。唯有针对产品实际的情况认真的和改进,才能够突破瓶颈,产
生质变。而产品的实际情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用户。
因此,我们需要直面用户这个复杂的问题,这部分主要是分析一些和用户相关的方面。
感情需要
在产品设计中考虑用户的感情需要分为两个方面:整体上的把控和各个模块、页面、流程上的把控。
所谓整体上的把控用户的感情需求,就是描述清楚用户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感受使用你的产品的,
以及你想要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之后获得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这个问题清楚了之后,你就要考虑怎
样才能够满足上述的感情需求,产品中的哪些部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哪些部分会违背、减弱这种
感情需求,应该怎样改进产品。
整体上的把控比较简单,在产品理念的确定阶段就已经基本上考虑清楚了,现在我们是回过头来重
新检视,是否按照预定的方向在走,一旦发现方向发生偏离,就应该进行适当的矫正。
第二个方面是考虑各个模块、页面、操作流程中,用户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感受进入的,以及你想
要用户经过这个模块、页面、操作流程之后获得怎样的心情和感受。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各个
模块会有不同的情感需求,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整体上的情感需求。浏览历史部分有浏览历史部分的
感情需求,搜索历史有搜索历史的感情需求,订阅有订阅的,下载有下载的。这需要一一的进行分
析和把控,由于深入到细节,所以这部分是比较难的。
思路不要太局限
当我们还原用户使用场景的时候,非常容易将思路限制住。比如,进行网络电台播放页面的设计的
时候,就会单纯的考虑用户怎样使用这个电台节目播放页面,而往往忽略用户行为的闭环以及环境。
也就是说,我们的焦点集中在了当前的点上,而忽略了用户之前做了什么,之后又要做什么,用户
使用的环境是什么,什么场景下会使用。
当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时候,对于电台播放页面就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用户可能没有什么目的性,
就是再放松的情况下,随意听听不同栏目中的节目,这样的话,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用户在
多个栏目之间来来回回的跳转,点击播放不同的节目。如果某个时刻,用户突然想重新听听之前刚
听过的某个节目,但是由于之前的反复的跳转,根本就不可能记得是在哪个栏目。
好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在播放页面中放置一个“播放历史”按钮,这样的话,用户就不用跳
出播放页面,跳转到“浏览历史”页面,而是直接在播放页中快速的查看播放历史,找到之前播放的
那个节目,马上进行播放。

需要时间和交流
对于所有的产品来说,从理清楚产品需求、到优化设计、到最终确定这需要时间和交流,任何急于
求成的做法逗产品都是有害的,一般而言这个过程至少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只有足够的时候以及
和各方面充分的交流,才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得到个合理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喜欢,闷头一个
人快速地写文档、做原型,做完之后,马上交给其他部门的产品经理而言,一定会有更多的后期问
题进行返工,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需要时间和交流,当说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之后,
问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才能够将产品的方方面面把握好,理清楚,设计好
用户有时也不了解自己
如果你告诉汽车销售员,你有一条狗的话,那么你就不会看到敞篷车了,但是当你看到敞篷车之后,
立马就下决定买这辆车。这个事实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得问题:用户有的时候也不了解自己。大家
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曾经有多少次,你询问大量用户:“如果我们为产品添加某个功能的话,你会
不会用?”,“当然会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但是当添加之后,他们却不买账了!相反情况
也是一样
因此,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用户自定义和用户给的说法,可能并不代表用户真实的需求,
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了解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大数据越来越重要,因为只有用户实际发生的行为才能
够说明问题。
凤凰电台的首页允许用户自由定制,用户可以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首页显示那些类别的电台,
但是你确定用户真的对其他的没有关注过的栏目没有兴趣吗?恐怕用户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否定用户给出的说法,只是作为产品的设计者,一定要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
是采用取舍、互补、提醒,还是折中,还是引导,需要根据实际进行权衡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