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图

绪论

\(n\) 个点的竞赛图就是把完全图进行定向得到的结果。显然从中任选点集得到的导出子图仍然是竞赛图,这是非常好的性质,稍后我们会看到这一点。

定理 1:竞赛图进行强连通分量缩点之后,得到的 DAG 是一条链,每个点向之后的所有点连边。

竞赛图缩点之后,得到的图仍然是一张竞赛图,这次这张竞赛图里没有环。考虑归纳法,假设现在有 \(n\) 个点形成的一个链了,接下来又加入了新的一个点,考察它跟这 \(n\) 个点边的方向,显然应该是先朝向它,再从它连出,否则会形成环。然后我们就可以找到唯一合适的位置插入到链当中。

这同时说明,没有环的竞赛图存在一种“实力”标号方式,使得实力大的人总是获胜。

这定理事实上介绍了竞赛图的结构,后面许多定理的证明都基于它。

定理 2:一张非平凡竞赛图是强连通的,等价于它存在一条哈密顿回路。

必要性显然。

充分性仍然考虑归纳法,你现在有 \(n\) 个点形成的一个回路(环),考虑加入一个新的点。考察它的连边方向,因为不能全部相同(否则就不强连通了),所以一定存在改变的位置,从这里插入到环中就可以了。

结合定理一,我们知道竞赛图的每个强连通分量都存在哈密顿回路。

定理 3:竞赛图存在哈密顿路径。

由定理 1,我们知道,这个哈密顿路径肯定是依次经过每个强连通分量中的所有点。

我们取不在同一强连通分量的两个点 \(u,v\),不妨假设 \(u\) 所属的强连通分量在前面。显然,只能有 \(u\to v\) 的连边。

我们从前面强连通分量的终点,走到下一个强连通分量中任意一个点,然后继续断环成链就可以了。

如果给条件能够解决每个强连通分量内部的哈密顿回路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给竞赛图做哈密顿路径计数了。但是似乎并没什么办法解决这个。

定理 4:如果 \(outdeg_u>outdeg_v\),那么存在 \(u\)\(v\) 的路径。

如果在同一个分量已经证毕。

否则考虑 \(u\) 的边,它会向后所有连边,同一个分量的不好说,向前的不能连。

所以说明 \(u\)\(v\) 前头,所以存在路径。

定理 5:记 \(u\) 是竞赛图中出度最大的节点,那么它到任意点距离 \(\le 2\)

反证,考虑一个点 \(v\),满足 \(dis(u,v)\ge 3\),取集合 \(S=\{v\mid dis(u,v)\le 1\}\),显然不能存在 \(S\to v\) 的点,那么就有 \(v\to S\) 的点,这就导致 \(v\) 的出度比 \(u\) 大。

这定理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证明方法很有意思。

定理 6:一张非平凡的强连通竞赛图,对于每个顶点 \(u\),都存在包含 \(u\) 的三元环。

考虑把 \(V/u\) 按照跟 \(u\) 的连边方向划分为 \(In(u),Out(u)\),显然 \(In(u)\cup Out(u)=V/u,In(u)\cap Out(u)=\varnothing\)

如果只存在 \(In(u)\to Out(u)\),那么这个图就不是强连通了。所以存在 \(Out(u)\to In(u)\),也就是一个三元环。

定理 7:一张非平凡的强连通竞赛图,对于每个顶点 \(u\),都存在包含 \(u\)\([3,n]\) 元环。

先找到一个三元环,然后使用类似于定理 2 的方式一个个加入进来。

定理 8(兰道定理):记 \(s_i\) 为出度序列排序后的结果。那么存在一个竞赛图的出度序列是 \(s_i\),等价于 \(\forall k,\sum_{i=1}^ks_i\ge\binom{k}{2}\),并且 \(k=n\) 时取到等号。

必要性显然。

充分性我们给出一个不断调整的构造性证明。

考虑初始构造一个简单的,出度序列是 \(t=(0,1,\dots,n-1)\) 的图。我们在构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 \(\forall k,\sum_{i=1}^kt_i\le\sum_{i=1}^ks_i\)

考察第一个 \(s_u\neq t_u\)\(u\),显然应该是 \(t_u<s_u\),为了保持 \(s,t\) 的有序性,我们不能直接考虑魔改 \(t_u\),而应该找到最后一个满足 \(t_u=t_v\)\(v\),显然此时仍然有 \(t_v<s_v\),考虑调整使得 \(t_v\leftarrow t_v+1\),显然我们需要在后面找一个冤大头过来。

取第一个 \(w>v\) 满足 \(t_w>s_w\),这位置显然存在,因为 \(\sum t_i=\sum s_i\)

那么有 \(t_w>s_w\ge s_v>t_v\),也就是说 \(t_w\ge t_v+2\)

如果存在边 \(w\to v\),那么我们直接反向,就可以起到 \(t_v\leftarrow t_v+1,t_w\leftarrow t_w-1\)

如果不存在,那么一定存在点 \(p\) 满足存在边 \(w\to p,p\to v\),因为只有这种模式能让 \(t_w-t_v\) 增大。我们把这两条边同时取反,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这样不断调整,我们就给出了一个构造。

定理 9:出度序列排序后,可以被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按顺序对应于一个缩点后的强连通分量。并且这些区间的右端点恰好是 \(\sum_{i=1}^ks_i=\binom{k}{2}\) 的位置。

如果 \(k\) 位置取到了等号,这说明前 \(k\) 个点内部“独立”,不存在前 \(k\) 的点向后的连边,就说明它是一个右端点。

并且显然,每个右端点都满足这个条件。

posted @ 2024-06-18 20:29  PYD1  阅读(1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