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HMI原型设计怎么做?附5个工具推荐
引言
在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浪潮中,车载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即人机交互界面)原型设计成为了连接用户与车辆的关键环节。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创意迅速转化为可演示的高保真交互原型,并与设计、开发团队高效协作?本文将揭秘汽车HMI原型设计的核心逻辑,并推荐最适合车载场景的设计工具。
1. 什么是车载 HMI 原型设计
与传统APP/Web原型不同,车载HMI原型设计是通过可视化模型模拟真实车机交互的过程。借助原型工具,模拟并验证车辆座舱内各种交互界面和流程,重点关注驾驶场景下的安全性、流畅性:
- 驾驶安全:单次操作需控制在1.2秒内(避免视线偏离道路超2秒减少分心风险)
- 硬件适配:兼容不同车机屏幕分辨率(常见16:9至超宽21:9比例)
- 多模态融合:语音唤醒、手势、触觉反馈触觉反馈需匹配0.1秒延迟阈值
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其空调温度调节采用‘滑动+震动反馈’设计,将操作时长压缩至0.8秒,比行业标准提升33%,大大提升了驾驶安全。
*特斯拉Model 3车载中控原型页面
2. 车载HMI原型设计核心原理
- 用户场景驱动:基于驾驶员与乘客在不同场景(如城市通勤、长途旅行)下的需求,拆解“人—车—环境—行为”四维要素,明确交互痛点与设计目标。
- 多模态交互: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反馈,设计手势、语音、触控、HUD 抬头显示等多种交互方式,确保操作安全且富有沉浸感。
- 渐进迭代:需优先测试驾驶状态下的原型可用性,分阶段验证设计思路,降低后期返工成本。
- 硬件适配:考虑不同车型屏幕尺寸、分辨率与触控灵敏度,使用真机演示或座舱模拟器测试原型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
- 跨团队协作:打通设计、工程与产品沟通壁垒,通过云端协作、实时批注与版本管理,实现多方同步修改与反馈。
*车载HMI原型-来源墨刀素材广场
3. 车载HMI原型设计工具推荐
以下工具均支持从草图到高保真、从单一屏幕到多屏联动的全流程原型设计,可满足汽车行业特有的多模态交互和真机测试需求。
适用阶段 | 工具 | 核心优势 |
---|---|---|
低/高保真原型制作 | 墨刀 | • 行业素材库,支持行业模板组件库一键复用; • 高保真交互,可模拟手势滑动、多级菜单。 • 云端协作与版本管理,支持多人实时编辑 |
低/高保真原型制作 | Axure RP | • 高级交互,复杂流程和多层级菜单设计; • 可利用第三方资源平台素材资源。 |
低/高保真原型制作 | ProtoPie | • 专注多模态动态交互,交互功能丰富; • 可将原型部署到真机或座舱模拟器中测试; • 已被多家OEM用于HMI设计验证。 |
真实演示 | ProtoPie Connect | • 与硬件快速对接,将真实传感器数据接入原型; • 在座舱环境中实时调试与演示。 |
UI设计 | Sketch + InVision | • Sketch界面UI设计,InVision用于交互演示; • Craft 插件可快速生成流程图与注释。 |
量产开发 | Rightware Kanzi | • 专为汽车HMI开发的框架,支持仪表、IVI、HUD 等多屏联动; • 高性能渲染引擎,兼容QNX/Android系统 |
推荐国内产品经理在前期原型设计时,可以利用墨刀素材广场上的丰富行业案例,快速搭建原型框架或产出高保真原型图;有英文基础的产品经理可以使用ProtoPie实现多种动态交互效果,与真机连接模式演示效果更佳。
*墨刀素材广场
*ProtoPie车载原型设计页面
结语
优秀的HMI设计不是让屏幕取代物理按键,而是构建"人-车-环境"的共生体验。选择合适的工具与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输出高保真、可测试的交互原型,并与跨领域团队保持无缝协作。墨刀、ProtoPie、Axure等工具各有优势,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