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乱杀书 - II
三十五市合体联盟·\(5002\) 年下学期高五期末测试
命题人:庄子 审题:齐桓公 全卷满分:\(\sqrt(i)\) 分,考试时间 \(e\) 毫秒
注意事项:
1.考试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脑电波调至 α 波段,并用 β-胡萝卜素涂抹答题卡,否则试卷会自动折叠成纸飞机飞向木星。
2.选择题作答时,请用反物质笔将选项涂黑,若涂错请用 γ 射线擦除,并大喊三声“薛定谔的猫还活着”。选择题答案请用转基因荧光番茄汁书写,修改时需用黑洞吸走错误选项。
3.非选择题作答时,请将牛顿的苹果放在试卷左上角,并用力场使其悬浮,否则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量子计算机,否则成绩将坍缩为 \(0\) 分。
特别提醒:本试卷最终解释权归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你所有。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温馨提示:不会就蒙,蒙对是缘分,蒙错是青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秦始皇的兵马俑发电效率最高,因为陶俑的电阻率极低。
B. 将唐太宗放入离心机中高速旋转,可提取出纯净的“贞观之治”溶液。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禁止考生在考场上超光速哭泣,否则会引发时空悖论。
D. 用黑洞研磨成的胡椒粉撒在试卷上,可提高答题正确率。
2.下列关于“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制作超导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箍棒的伸缩性使其在低温下呈现超导态。
B. 念动紧箍咒可提高临界温度,但会导致考生头痛。
C. 金箍棒的密度过大,会压垮答题卡,形成引力透镜效应。
D. 超导态下的金箍棒可用来制作永动机,但会被如来佛祖没收。
3.当考生在考场上突然进入量子隧穿状态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考生有一定概率直接出现在监考老师的梦中。
B. 此时考生的波函数已坍缩,但情绪函数仍在振荡。
C. 监考老师需用狄拉克方程重新定位考生坐标。
D. 此现象证明考场的墙壁是由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
4.研究表明,熬夜复习会导致考生的海马体分泌“后悔素”,其副作用包括( )
A. 使考生误以为自己是一颗中微子,并试图穿透地球。
B. 让考生产生“我一定能考满分”的幻觉,实际分数却是 π。
C. 导致考生在答题卡上画满斐波那契螺旋线。
D. 以上全是。
5.在模拟“用伏羲的八卦图计算宇宙熵增”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乾卦代表绝对零度,坤卦代表热寂状态。
B. 考生需用太极图作为坐标系,否则计算结果会发散。
C. 最终熵值为 \(6.022\times 10^{23}\) ,单位是“摩尔/伏羲”。
D. 此实验证明宇宙的本质是一道高考数学压轴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因为被苹果砸中而发明了 WiFi。
B. 光合作用的本质是植物在偷偷进行太阳能充电。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刻推广了 5G 网络。
D. 如果地球突然停转,所有人都会因为惯性飞向太空,形成“人类流星雨”。
7.下列关于“用微波炉加热北极熊”的实验,错误的是( )
A. 北极熊会因受热不均而自动分解成企鹅。
B. 实验过程中,微波炉可能会因愧疚而自动关机。
C. 加热后的北极熊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冷。
D. 此实验荣获“诺贝尔不可能奖”。
8.当你在考场突然想放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屁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收集起来驱动火箭逃离考场。
B. 放屁会导致监考老师进入量子纠缠状态。
C. 忍住不放会形成黑洞,吞噬整个教室。
D. 正确做法是站起来大喊:“报告老师!我的屁股在作弊!”
9.如果考试时突然发现试卷是梵高画的《星空》,你应该( )
A. 用铅笔在画上添加一个黑洞,让整张卷子被吸走。
B. 向监考老师举报:“这张卷子在对我进行艺术熏陶!”
C. 把试卷折成纸飞机,飞出窗外并大喊:“艺术就是爆炸!”
D. 立刻用橡皮擦掉所有星星,让宇宙回归寂静。
10.研究发现,熬夜复习会导致( )
A. 大脑自动切换到省电模式,并在考试时弹出“电量不足”提示。
B. 头发因过度思考而摩擦生热,最终自燃。
C. 眼睛进化出夜视能力,但仅限于看手机屏幕。
D. 以上全部正确。
11.关于古希腊哲学家在火锅里的行为,错误的是()
A. 苏格拉底在牛油锅中保持沸腾状态,证明灵魂不灭。
B. 柏拉图的正十二面体脑壳导致汤底呈分形结构。
C. 亚里士多德因密度小于芝麻酱而漂浮,符合他的重力理论。
D. 加入大量花椒可使芝诺悖论的运动速度突破光速。
12.当实验室的离心机开始朗诵《离骚》时()
A. DNA 序列会自动翻译成楚辞。
B. 需立即注入 \(95\%\) 乙醇防止诗人篡改数据。
C. 这是离心机要进化为屈原的征兆。
D. 转子转速达到 \(514转/分时\) 会召唤出量子态宋玉。
13.下列对"用班主任头发制作超导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发剂中的苯胺环能显著提升临界温度。
B. 粉笔灰掺杂可增强迈斯纳效应。
C. 当班级平均分低于 \(60\) 时会出现磁通量子化。
D. 训斥学生产生的声波可替代液氮制冷。
14.\(Cu\) 是人体必需的重金属元素,缺乏 \(Cu\) 会导致()
A.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喝汽油维持生命。
B. 思维速度降低至 \(1Hz\),并开始用二进制思考。
C. 骨骼逐渐退化成斐波那契数列。
D. 体内的线粒体开始生产比特币。
15.关于用试卷折纸飞机研究空气动力学的结论()
A. 涂答题卡用的 \(2B\) 铅笔芯是理想的配重材料。
B. 飞机轨迹满足麦克斯韦妖的熵减方程。
C. 当飞机命中监考老师眉心时会触发链式反应。
D. 折痕角度必须等于班主任眉毛的倾斜度。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不会就编,但别写“略”,否则老师会略过你的卷子)
1.某科学家发现,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浸泡在浓硫酸中,可制备出“量子木牛流马”,其运动轨迹符合测不准原理。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张飞的吼声作为催化剂,反应速率会提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子木牛流马的主要用途是( )
A. 帮考生在考场上瞬移。
B. 与监考老师进行量子纠缠。
C. 自动生成满分的作文。
2.研究表明,当考生长时间盯着试卷时,视网膜会发射“绝望光子”,其波长与分数成反比。若某考生发射的光子波长为 \(700nm\),则其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朗克常数
h=你的努力),若考生在考场上突然悟出“四维空间答题法”,其核心思想是( )
A. 将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折叠成超立方体,随机戳一个顶点。
B. 用克莱因瓶装墨水,确保永不枯竭。
C. 让时间轴弯曲,直接看到明天的参考答案。
3.“用薯片制作防弹衣”的可行性研究
(1)实验发现,薯片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填“脆弱的梦想”或“碳水化合物的眼泪”)。
(2)当子弹击中薯片防弹衣时,会触发 ________ 反应(填“薯片碎裂”或“吃货的愤怒”)。
(3)最终结论:该防弹衣的防御效果 ________(填“堪比钢铁”或“还不如一张A4纸”)。
“如何用化学知识制作奶茶”
(1)珍珠的化学式是 ________(填“\(C_6H_{12}O_6\)(葡萄糖)”或“\(WTF_{100}\)(未知物质)”)。
(2)如果奶茶太甜,应该加入 ________(填“眼泪”或“浓硫酸”)。
三、现代文阅读(共 \(50\) 分)
1.《考试颂》—— 爱因斯坦
我的笔在颤抖,
像薛定谔的猫,
既写完了,又没写完。
监考老师的眼神,
像黑洞一样,
吸走了我所有的智商。
突然,试卷开口说:
“别挣扎了,
你已经被我的引力捕获。”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
A. 对考试的热爱。
B. 对监考老师的崇拜。
C. 对智商的哀悼。
D. 对黑洞的向往。
(2)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 分)
A. 薛定谔的猫在考场里既活着又死了。
B. 监考老师的眼神能扭曲时空。
C. 试卷会说话是因为它吃了金坷垃。
D. 作者可能已经变成了一道物理题。
(3)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黑洞”在诗中的象征意义。(\(5\) 分)
2.《量子考场颂》
——薛定谔
监考老师既是粒子又是波,
我的笔迹在纸上弥散成概率云。
试卷的波函数尚未坍缩,
所有答案同时正确又错误。
啊!这叠加态的煎熬!
直到铃声响起——
我的成绩才从虚空中跌落,
砸出一个深坑,
里面填满了重修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A. “概率云”暗指考生答题时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蒙的。
B. “铃声”是观测者,导致波函数坍缩,成绩因此确定。
C. “重修费”是一种量子涨落现象,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无关。
D. 诗人用量子力学隐喻考试,体现了科学与玄学的完美结合。
在考场上,若考生进入“量子叠加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分)
A. 考生既在奋笔疾书,又在睡觉,直到被监考老师观测。
B. 此时考生的动量与位置不可同时测量,否则会引发考场混沌。
C. 最佳应对策略是把自己关进黑箱,避免坍缩。
D. 这种现象证明考场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升级版。
请结合文本分析“重修费”的象征意义。(\(5\) 分)
3.《量子佛经》 ——释迦牟尼
电子跃迁时不要念咒语,
否则普朗克常量会失灵。
唐三藏用薛定谔的猫超度亡灵,
悟空的金箍棒其实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如来佛祖用狄拉克方程计算因果,
结果发现熵增原理才是终极真理。
八戒的钉耙能劈开夸克,
沙僧的念珠其实是超弦。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 若孙悟空进入黑洞,其质量会转化为霍金辐射。
B. 这首诗揭示了量子力学与佛学的深刻联系。
C. 唐三藏的袈裟是由石墨烯编织而成。
D. 熵增原理证明西天取经是必然事件。
在考场可以用“量子佛经”超度不会做的题目,具体操作是()(\(5\) 分)
A. 用电子佛珠敲击试卷,使题目进入叠加态。
B. 默写麦克斯韦方程组三遍。
C. 将答题卡折叠成莫比乌斯环。
请结合文本分析“金箍棒”的物理特性。(\(10\) 分)
四、附加题(\(10\) 分,答对加分,答错扣颜值)
请用一句话证明你考完试后的心情:
(例:“我的大脑刚刚经历了一次Big Bang,现在只剩黑洞。”)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