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次贷危机到通胀之路

 次贷危机爆发前的大背景:
         全球经济主要有两个重要组成: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既物质生产及服务(农业工业服务业),它创造的是真实财富,是我们每个人离不开的生存基础.虚拟经济既金融业,但更通俗点讲是赌博经济或抢钱经济,其实质是不创造财富。
        重点谈谈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提供一个财富分配的平台,分配的是实体经济产生的财富.它包括:证券交易 债券 大宗商品期货 外汇期货 及其他无法理解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市场。其特点就是赌:赚钱的人一定是赚其他参与人的钱,不可能每个人都赚钱,是零和游戏。而且赚钱的永远是极少数,亏的人永远是多数。大部分人以为赌至少是有50%赚的机会,而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智商来做分析判断提高胜算,然而实际赌局有人设,他一定有把握只由他永远不亏。
        专家统计目前全球的实体经济规模一年100万亿美元左右,而同时虚拟经济的规模700万亿美元左右.想想看:如果两个人的总资产只有10万,但两个人打赌明天是否下雨,一个赌下雨一个赌不下,赌注是70万,谁输谁出70万.这样大家看出其中的问题了吗?第二天输赢定了以后,输的一方怎么拿出70万?

        次贷危机爆发:虚拟经济的赌桌之一下注完毕底牌翻开,输赢立马见分晓.大部分赌徒巨亏,都资不抵债了:带进赌场的钱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开始四处筹钱还赌债.
  有的把自己低价给卖了来还清债务,如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有的找政府帮助如AIG美国国际集团,像房利美房贷美直接政府托管,平时人缘差的没关系的就只有走破产倒闭的路了如雷曼兄弟.
  基本上我们听到的好像只有亏的人,没有赚的人.可是别忘了有人输必有人赢.只是赢得人不吭气而已,高明者更是也喊自己亏了.假如你中彩票500万你也会非常低调的.
  赢的这资金相对于实体经济的规模都是不小的数目.从赌场撤出后一部分暂时休息不动.有部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导致出现通胀抬头.

        偿还赌债的行为还在持续中,筹钱借贷非常困难,他们大量的变卖资产来还债,使得所有的资产价格开始下跌.他们拥有的实体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倒闭,危机开始影响实体经济.
  次贷危机使大家的对经济前景开始怀疑.世界范围内到处是陷入债务泥潭的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实体经济的资金周转限于停顿.因为大量资金被抽离到虚拟经济去还债.
  这个阶段开始显现给我们的就是实体经济的通货紧缩.商品价格下调成为主基调.

        面对实体经济的衰退威胁,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严重匮乏,世界各国政府一致行动起来:降息\注资,鼓励消费\投资,刺激信贷.到08年底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的救市资金总额是2万亿美元.然而信心的严重缺乏导致银行不敢放贷,谁能保证借款人不是下一个赌输的人呢?
  这就造成了实体经济资金依然缺乏,政府的注资以及原来赌赢的一方拥有的资金形成巨额的货币余量被囤积着.世界其实不差钱.
  次贷危机形成的债务窟窿已经让西方主要国家的利率基本降到零,通过发行国债筹资也已到了极限.而次贷危机只是虚拟经济赌场里的一张赌桌而已,其他还有很多赌桌的底牌还会一个个亮出定输赢,那时形成的债务规模将是次贷的数倍数十倍.这个债务窟窿的理论最大值可以是700万亿美元规模.实际规模我们假设有200万亿吧,那么全球要弥补这个债务缺口现实的办法就是印出200万亿美元.

        实体经济受危机的打击会萎缩不少,假设到这个阶段实体经济的规模只需要80万亿美元.虚拟经济的债务窟窿用加印的200万亿的美元填补.就是赌博亏的一方终于通过政府的帮助拿到200万亿的资金还给赌赢的一方.天下终于太平了.
        危机到这时稳定了.所有的债务被偿还,大家都可以松口气,不会再有坏消息来了,借贷信心恢复,资金开始流动了.之前囤积的货币余量分别进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只是经过上次的赌局大部分赌徒被淘汰,到这个阶段虚拟经济的规模大不如前.

       我们算一下现在全球的货币总量是:300万亿.是危机前的3倍.实体经济的货币总量基本也就是比300万亿稍少点.因为虚拟经济都是杠杆操作,需要的资金量很少.当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是80万亿,而现在有近300万亿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周转,全世界面对的将是:        

   通货膨胀

备注:

    1.目前我们还处在债务窟窿不断涌现的阶段.
 2.文中的数据只用来定性判断,并不可用来做精确定量分析.
 3.美联储3月20日已发布消息将收购3千亿美国10期国债,也就是它开始自己凭空印美元了.金融市  场已做出巨大反映.
  4. 记住通货膨胀是清偿无法偿还的债务需要,包括虚拟经济的债务还有更重要的主权国家的债务如美国的巨额国内债务和国际债务。
文章转载 http://www.wyzxsx.com  

posted @ 2009-03-23 13:12  海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阅读(3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