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20172321 《Java软件结构与数据结构》第八周学习总结

2018-2019-20172321 《Java软件结构与数据结构》第八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12章 优先队列与堆

一、概述

    • 堆的前提就是他首先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其次就是满足要约束元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堆中的每一个结点,该结点都小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它的左右孩子。)
  • 优先队列
    • 在前几周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队列的知识点,最主要的就是FIFO原则,但是优先队列就与我们原先学习的队列相比就多了一个规则,就是优先级高的就算后入对也要比优先级低的元素先出队,只有在优先级相同的时候才会遵循FIFO的原则;

二、堆的操作

  • addElement操作
    将给定的元素添加到堆中的恰当位置,维持该堆的完全性属性和有序属性。

如果元素不是Comparable类型的,则会抛出异常。这是为了让元素可比较,可以维持堆的有序属性。

public void addElement(T obj) {
        if (count == tree.length)
            expandCapacity();

        tree[count] = obj;
        count++;
        modCount++;

        if (count > 1)
            heapifyAdd();
    }
    private void heapifyAdd() {
        T temp;
        int next = count - 1;

        temp = tree[next];

        while ((next != 0) &&
                (((Comparable) temp).compareTo(tree[(next - 1) / 2]) < 0)) {

            tree[next] = tree[(next - 1) / 2];
            next = (next - 1) / 2;
        }

        tree[next] = temp;
    }
  • removeMin操作
    删除堆的最小元素:删除堆的最小元素并且返回。

最小元素位于根结点,删除掉根结点,为了维持树的完全性,要找一个元素来替代它,那么只有一个能替换根的合法元素,且它是存储在树中最末一片叶子上的元素。最末的叶子是h层上最右边的叶子。

public T removeMin() throws EmptyCollectionException {
        if (isEmpty())
            throw new EmptyCollectionException("ArrayHeap");

        T minElement = tree[0];
        tree[0] = tree[count - 1];
        heapifyRemove();
        count--;
        modCount--;

        return minElement;
    }

    /**
     * Reorders this heap to maintain the ordering property
     * after the minimum element has been removed.
     */
    private void heapifyRemove() {
        T temp;
        int node = 0;
        int left = 1;
        int right = 2;
        int next;

        if ((tree[left] == null) && (tree[right] == null))
            next = count;
        else if (tree[right] == null)
            next = left;
        else if (((Comparable) tree[left]).compareTo(tree[right]) < 0)
            next = left;
        else
            next = right;
        temp = tree[node];

        while ((next < count) &&
                (((Comparable) tree[next]).compareTo(temp) < 0)) {
            tree[node] = tree[next];
            node = next;
            left = 2 * node + 1;
            right = 2 * (node + 1);
            if ((tree[left] == null) && (tree[right] == null))
                next = count;
            else if (tree[right] == null)
                next = left;
            else if (((Comparable) tree[left]).compareTo(tree[right]) < 0)
                next = left;
            else
                next = right;
        }
        tree[node] = temp;
    }
  • findMin操作
    直接的返回根中的元素就可以
public T findMin() throws EmptyCollectionException {
        if (isEmpty())
            throw new EmptyCollectionException("ArrayHeap");

        return tree[0];
    }·

三、优先级队列

  • 遵循两个排序规则:
    • 具有更高优先级的项目在先。
    • 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项目使用先进先出方法来确定顺序。
  • 虽然最小堆根本就不是一个队列,但是它却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优先级队列实现。

四、用链表实现堆

  • addElement操作
  • 达到3个目的:在恰当位置处添加一个新的元素;对堆进行重排序以维持排序属性;将lastNode指针重新设定为指向新的最末结点
  • 其使用了两个私有方法
    • getNextParentAdd:它返回一个指向某结点的引用,该结点为插入结点的双亲
    • heapifyAdd:完成对堆的任何重排序,从那片新叶子开始向上处理至根处

添加元素对于复杂度(复杂度为:2*logn + 1 +logn,即o(logn)):

  • removeMin 操作
  • 达到3个目的:用存储在最末结点处的元素替换存储在根处的元素;对堆重排序;返回初始的根元素。
  • 其使用了两个私有方法
    • getNewLastNode:它返回一个指向某一结点的引用,该结点是新的最末结点
    • heapifyRemove:进行重排序(从根向下)

删除根元素对于复杂度(复杂度为:2*logn + logn + 1,即o(logn))

  • findMin操作
  • 该元素在堆根处,只需返回根处即可

复杂度为o(1)

五、用数组实现堆

  • addElement操作:
    • 在恰当位置处添加新结点。
    • 对堆进行重排序以维持其排序属性。
    • 将count值递增1。

时间复杂度为 1 + log ,为 O(logn)。

  • removeMin操作
    • 用存储在最末元素处的元素替换存储在根处的元素。
    • 对堆进行重排序。
    • 返回初始的根元素,并将count值减1。

时间复杂度为 1 + log ,为 O(logn)。

  • findMin操作
    • 指向索引为0

时间复杂度为O(1)。

六、使用堆:堆排序

  • a.将无需序列构建成一个堆,根据升序降序需求选择大顶堆或小顶堆;
  • b.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沉"到数组末端;
  • c.重新调整结构,使其满足堆定义,然后继续交换堆顶元素与当前末尾元素,反复执行调整+交换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 例如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对于优先队列的定义不太理解
  • 问题1解决方案:
    • 书中定义:

优先队列是一个服从两个有序规则的集合。首先,具有更高优先级的项排在前面。其次,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项按先进先出的规则排列。

  • 个人对于优先队列定义的理解:

    • 优先队列,顾名思义,首先它是一个队列,但是它强调了“优先”二字,所以,已经不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队列了,它的“优先”意指取队首元素时,有一定的选择性,即根据元素的属性选择某一项值最优的出队。在生活中,优先队列的例子挺常见的,比如在排队乘电梯时,老师优先上电梯,同学们按照排队的顺序乘梯。
  • 问题2:优先队列与堆有什么关系?

  • 问题2解决方案:

    • 优先队列的实现可以用多个队列来实现,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项保存在一个队列中。但是,由于堆的“每个元素都要大于或小于它的所有孩子”的特性,并且堆排序是“先将一组元素一项一项插入到堆中,然后一次删除一个”,因此可以利用堆来实现优先队列。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在单步跟踪LinkedMaxHeap的过程中,有个add方法:
public void addElement(T obj) {
        HeapNode<T> node = new HeapNode<T>(obj);

        if (root == null)
            root = node;
        else {
            HeapNode<T> nextParent = getNextParentAdd();
            if (nextParent.getLeft() == null)
                nextParent.setLeft(node);
            else
                nextParent.setRight(node);

            node.setParent(nextParent);
        }
        lastNode = node;
        modCount++;

        if (size() > 1)
            heapifyAdd();
    }

其中有段代码: node.setParent(nextParent); 在add方法中已经明确表明nextParent.setLeft(node);
那设置node结点的父节点是newParent有什么意义?

  • 问题1解决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要结合HeapNode的代码。在HeapNode的代码中有个HeapNode的变量parent,在里面的很多方法里面,都有用到这个变量,书上也有说:“有到父节点的引用,这样就可以沿树中的路径移动。”因此setParent方法是在堆中必要的

代码托管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 当时看书没认真看,不知道怎么想的就选错了

  • 记错了,隐约记得一个选项见过,结果记混了

  • 看题不认真,没注意到题写的左孩子小于

结对及互评

  • 本周结对学习情况
  • 结对学习内容
    • 认真学习了十二章的内容
    • 讨论了堆的添加和删除等操作
    • 研究了蓝墨云作业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0/0 1/1 8/8
第二周 671/671 1/2 17/25
第三周 345/1016 1/3 15/40
第四周 405/1421 2/5 23/63
第五周 1202/2623 1/5 20/83
第六周 1741/4364 1/6 20/103
第七周 400/4764 1/7 20/123
第八周 521/5285 2/9 24/147

参考资料

posted @ 2018-11-10 21:45  N-idhogg  阅读(20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