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同视角眼中的性能测试?各自性能关注点是什么?访问速度、程序结构、代码算法、服务架构等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速发展,智能设备增多,不同平台的软件也层出不穷,最终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软件性能也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测试人员除了需要保证基本的功能测试质量,性能测试也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硬件性能
硬件性能主要是指CPU,也即是处理器。处理器(Center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是只能设备的核心部件,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整台设备的控制中枢系统,也是逻辑部分的控制核心。
比如某果每年都会发布新手机,A系列芯片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又提升了多少,省电策略上又有多大提升。再则某米每年抢先首发骁龙系列的旗舰级芯片,以此“夺人眼目”获取市场。不过今年骁龙最新8系列芯片被“MOTO”抢先占用首发,熟悉的开机广告语“Hello Moto”。
软件性能
软件的性能是软件的一种非功能特性,它关注的不是软件是否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是在完成该功能时展示出来的及时性。
由定义可知性能关注的是软件的非功能特性,所以一般来说性能测试介入的时机是在功能测试完成之后。另外,由定义中的及时性可知性能也是一种指标,可以用时间或其它指标来衡量,通常我们会使用某些工具或手段来检测软件的某些指标是否达到了要求,这就是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 不同视角
不同的人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背景、知识体系、人生阅历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同。
对于软件性能也是如此,不同的人由于视角的不同,所关注的点也可能不同。下面来看看在不同的人群眼中性能分别是什么样的。
1、用户视角 性能
1、加载慢还要等多久? -- 响应时间
2、为什么总是失败? -- 稳定性
2、开发视角 性能
1、架构设计是否合理? -- 架构设计
2、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 -- 数据库设计
3、代码是否存在性能问题? -- 代码
4、内存管理是否使用合理? -- 内存管理
5、线程同步操作是否合理? -- 线程管理
6、资源竞争管理是否合理? -- 代码
7、代码算法优化是否合理? -- 代码
3、运维视角 性能
1、服务器资源是否使用合理? -- 资源利用率
2、数据库配置管理是否合理? -- 资源利用率
3、系统配置能否实现扩展? -- 可扩展性
4、最多支持多少用户访问? -- 系统容量
5、系统有哪些潜在的瓶颈? -- 可扩展性
6、更换哪些设备可提交性能? -- 可扩展性
7、7x24小时连续不间断服务? -- 稳定性
4、测试视角 性能
测试人员通常是做为软件质量控制的一个角色,不仅仅是找bug,需要对整个软件的质量负责,性能也属于质量的一部分,因此测试人员眼中的性能应该是全面的,考虑的东西也需要更全面。
1、测试人员需要考虑全面的性能,包括用户、开发、管理员等各个视角的性能。
2、测试人员在做性能测试时除开要关注表面的现象如响应时间,也需要关注本质,比如用户看不到的服务器资料利用率,架构设计是否合理?代码是否合理等言方方面面。
3、……
小结
至此理论知识已介绍多篇,为了更好的理解性能测试理论推荐
1、《性能测试理发店模型》https://www.cnblogs.com/jackei/archive/2006/11/20/565527.html
2、《地铁进站模型》https://www.cnblogs.com/puresoul/p/5458734.html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BenjaminQA」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5305833/article/details/122017358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