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笔记-2 网络边缘
网络结构包括:
网络边缘:主机,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器)
网络核心:互联着的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网络的接入(接入网、物理媒体):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
接入:把边缘系统接入网络核心
边缘:边缘系统上运行的网络应用是网络存在的理由。
核心:核心把所有边缘节点连接在一起,才能让任意两个边缘节点能相互通信。即数据交换的作用。可以视为一个大的交换设备
网络边缘::
应用进程通信模式:
1.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服务器先启动,客户端后启动。主从模式,主是指所有资源都在服务器,从是客户端请求的资源都来自服务器。最主要问题 可拓展性问题,可靠性问题
2. P2P(对等模式):分布式,每个节点即使客户端也是服务器端,peer结点增多,请求增多,提供的资源的节点也多,就能解决了CS模式的可拓展性缺陷。可以从多个节点同时获取一个资源的不同部分,相当于多条路径同时下载,获得一个带宽的聚集,速度的聚集。
网络边缘:采用网络设施的面向连接服务:
握手:在数据传输之前做好准备,两个通信主机之间为连接建立状态。
面向连接:两个端系统主机知道,下面的实体协议也知道,网络不知道,通信状态只是在端系统维持。
1.建立连接2.通信3.拆除连接。可预判,容易控制。
有连接:包括上述多加中间的节点都知道,交换节点维护通信状态
可靠:不重复,不失序,不出错,不乱序。发出来的原原本本被接受。
TCP下层不可靠,所以TCP要努力做到可靠,靠空间资源,时间资源,实现的复杂性将下层传输的变成可靠的。确认和重传。
TCP有流量控制,避免发送和接受速度不对等导致信息接收错误
还有堵塞控制,考虑链路的负载情况,如果链路负载大会控制发送速度,反之。
网络边缘: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
无连接:不需要握手,只要发出去的报文符合对方规定即可。
只经过一个过程,直接把数据发到网络设备上,无需事先建立连接,让网络设备自动选择路由
特点1.通信随机发生 2.灵活但难以提高可靠性
不可靠:发出去就发出去了,不管丢不丢
没有流量控制也没有拥塞控制
不可靠能减少时间的代价,
无连接没有连接的消耗,减少时间代价
没有流量控制也没有拥塞控制,那就能快速发送,这样才能满足实时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所以两种协议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可靠性要求高的泡在TCP上,这样应用就不用考虑可靠性。如:HTTP,FTP,TELNET,SMTP
UDP域名解析的查询,流媒体,远程会议,DNS,internet电话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