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竞赛图的一些性质
关于竞赛图的一些性质
比分序列
一个竞赛图的比分序列 \(c\) 定义为:按出度从小到大排序形成的序列,可以直观理解成在一场单循环比赛里最弱到最强的人的排名。
本文假设 \(d_i\) 为 \(i\) 号点的出度。
Lemma 1
对竞赛图缩点之后形成的 DAG 形如一条链。

考虑归纳,新加入一个点之后,如果这个点和某一个 SCC 同时拥有出边和入边,那么它就属于这个 SCC,否则可以推出一个点和某一个 SCC 之间的边一定是同向的,那么此时这个点在这条链上一定存在一个分界线,使得前半部分是入边后半部分是出边,这样一来,直接把这个点放到这个分界线上就行了。
Lemma 2(兰道定理)
一个图是竞赛图 当且仅当 对于比分序列的每个前缀 \(i\) 都满足 \(\sum_{k = 1}^id_{c_k} \ge \binom{i}{2}\),且在 \(i = n\) 时取等。
Lemma 3
一个 \(n(n\ge 4)\) 阶强连通竞赛图一定存在一个 \(n - 1\) 阶子强连通竞赛图。
考虑归纳,对于任意一个 \(n - 1\) 阶竞赛图 \(G\),如果其添加一个点 \(z\) 之后变成了一个强连通竞赛图,那么:
如果对 \(G\) 进行强连通分量的缩点之后,按拓扑序排好,形成的 SCC 为 \(v_1, v_2, ..., v_m\)。
- \(m = 1\) 显然。
- \(m \ge 2\),此时因为新图是强连通图,所以存在 \(x\in v_1, y\in v_m\) \((y,z),(z,x)\in \text E\),因为 \(n\ge 4\),所以删除其它任意一个点就行:这样显然不会影响其所在 SCC 内部的强连通性,并且也不会影响整体的强连通性,因为 \(x, y, z\) 没有被删除。
这个引理的推论是对于任意一个 \(n\ge 4\) 阶强连通竞赛图,存在一个点使得将连向的其所有边方向翻转,使得新图还是一个强连通图。
Lemma 4(CF1268D)
一个 \(n(n\ge 7)\) 阶竞赛图最多翻转一个点使得其变成强连通。
考虑归纳,对于任意一个 \(n\) 阶竞赛图 \(G\) 那么:
如果对 \(G\) 进行强连通分量的缩点之后,按拓扑序排好,形成的 SCC 为 \(v_1, v_2, ..., v_m\)。
- \(m = 1\) 由 Lemma 4 的推论得证。
- \(m = 2\),因为 \(n\ge 7\) 由抽屉原理可知,\(v_1, v_2\) 之中必定存在一个 SCC 大小 \(\ge 4\),所以存在一个点翻转之后其所在 SCC 还是强连通,而由 Lemma 1,其一定存在一条从另一个 SCC 连过来的边,因此翻转之后 \(G'\) 会变成强连通。
- \(m \ge 3\),翻转 \(v_i(i\in(1, m))\) 之中任意一个 SCC 就行,和 \(m = 2\) 同样的道理。
Lemma 6
逆比分序列 上的 SCC 形如一个个区间(比分序列上同理)。
反证,如果不是区间,那么一定被分为了多个部分,考虑其中两个部分:
可以明显看到,“孤立点”可以到达SCC内任意一个点,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Lemma 7
比分序列上的 Lemma 6区间 的右端点 \(r\) 当且仅当 \(\sum_{i = 1}^rd_{c_i} = \binom{r}{2}\)。
这个前缀的导出子图一定是一个竞赛图,所以前缀内部连边数就是 \(\binom{r}{2}\),因此前缀中的点不会向后连边。
由这个引理可以得到一个求出竞赛图强连通分量的算法。
Lemma 8
竞赛图存在一条 哈密顿路径。
考虑归纳,\(n = 1\) 显然,考虑由 \(n - 1\) 阶竞赛图构造出 \(n\) 阶竞赛图的哈密顿路径:
如果点 \(n\) 和 \(1\sim n - 1\) 中所有点的连边都是出边/入边的,那么它可以放到哈密顿路径的开头/结尾。
否则哈密顿路径 \(p\) 中存在 \(i\),\(p_i\rightarrow n, n\rightarrow p_{i + 1}\),那么将 \(n\) 插入其中就可以。
Lemma 9
强连通 \(n(n\ge 3)\) 阶竞赛图存在一条 哈密顿回路。
考虑归纳,\(n = 3\) 显然,考虑由 \(n - 1\) 阶竞赛图构造出 \(n\) 阶竞赛图的哈密顿回路:
如果点 \(n\) 和 \(1\sim n - 1\) 中所有点的连边都是出边/入边的,那么此图不强连通。
否则哈密顿路径 \(p\) 中存在 \(i\),\(p_i\rightarrow n, n\rightarrow p_{i + 1}\),那么将 \(n\) 插入其中就可以。

竞啊!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