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继承&多态

一、封装:

     定义:隐藏属性、方法或实现细节的过程,是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对外界是透明的,对象与对象之间只关心对方有什么方法,而不关心属性。 封装使实现的改变对架构的影响最小化。

 

  封装是实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第一步,封装就是将数据或函数等集合在一个个的单元中(我们称之为类)。被封装的对象通常被称为抽象数据类型。 

     封装的意义:
  封装的意义在于保护或者防止代码(数据)被我们无意中破坏。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被看作是一个中心的元素并且和使用它的函数结合的很密切,从而保护它不被其它的函数意外的修改。

  封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来保护数据不被意外的破坏。相比我们将数据(用域来实现)在程序中定义为公用的(public)我们将它们(fields)定义为私有的(privat)在很多方面会更好。私有的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来间接的控制。第一种方法,我们使用传统的存、取方法。第二种方法我们用属性(property)。

  使用属性不仅可以控制存取数据的合法性,同时也提供了“读写”、“只读”、“只写”灵活的操作方法。

访问修饰符:

Private:只有类本身能存取.
Protected:类和派生类可以存取.
Internal:只有同一个项目中的类可以存取.
Protected Internal:是Protected和Internal的结合. 
Public:完全存取.

 二、继承:

  继承主要实现重用代码,节省开发时间。

      定义:基于一个已存在的类构造一个新类。继承已存在的类就是复用这些类的方法和属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新类中添加一些新的方法和属性。

      父类到子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父类中的私有属性可以继承但是不能访问。也可以说父类中的私有属性子类不能继承。

      原则:父类放共性,子类放个性。

      构造方法不能被子类继承。

三、多态

  多态: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在运行时,可以通过指向基类的指针,来调用实现派生类中的方法。

     多态的作用:在我们需要一类对象的共性时,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抽取。并且可以屏蔽不同子类对象之间我们所不关心的差异。多态使我们有机会写出更通用的代码,以适应需求的不断变化

  编译时的多态性:

  编译时的多态性是通过重载来实现的。对于非虚的成员来说,系统在编译时,根据传递的参数、返回的类型等信息决定实现何种操作。 

  运行时的多态性:

  运行时的多态性就是指直到系统运行时,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现何种操作。C#中,运行时的多态性通过虚成员实现。 

  编译时的多态性为我们提供了运行速度快的特点,而运行时的多态性则带来了高度灵活和抽象的特点。

 

posted @ 2014-07-26 23:51  Milo_D  阅读(20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