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阅读30分钟-阿里测试之道读书笔记(三)(四)

日期:2025-07-31
页码:21-25
关键词#代码门禁 #测试本质


🔍 核心知识卡片

软件测试中的噪声
核心:与你的测试目标无关,但却可能干扰测试结果的因素;识别并控制噪声,是保证测试可信度的关键
如何控制:1、隔离测试环境(虚拟机、容器或测试专用服务器) 2、控制变量:让每次测试都在相同条件下执行 3、使用mock,避免依赖不稳定或外部系统 4、增加样本量


今日读书感悟:

​ 1、反射弧短。书中说没有度量就没有改进,而在这本书中认为-软件测试的度量反射弧越短越好,书中也举了很多例子。

​ 给出了反射弧的衡量标准:1、反馈的前置等待时间 2、反馈本身的耗时。

这个在我的工作中,其实表现的非常具体,例如在某客户的产品对接中,客户会要求我直接不干别的,就是配合开发对某个严重问题,进行在线复现+对开发所作出的修改进行即可验证------这就是缩短了反馈部分的前置等待时间。假如他要走正常流程,那么先去合入到Daily-build线上,然后再出,刷版本,验证问题-分配到我头上时,我有要去跟客户对接安排资源······一系列的等待成本大大延长了反射弧的时间。


日期:2025-08-4
页码:25-34
关键词#自动化稳定重要性 #提高自动化稳定性


🔍 核心知识卡片

自动化稳定性难点
核心:1、同时执行用例相互影响 2、人对测试环境的影响 3、测试环境底层基建的不稳定 4、测试环境的脏数据 5、测试用例有问题
后果:1、失败用例排查工作量大 2、对自动化测试丧失信任和信息(很多失败用例可能仅是草草看一眼,说是环境问题而不继续排查) 3、许多问题被掩盖了

自动化难点解决方案
高频测试:
1、持续对master或head打包 2、高频发布
​ ---好处: 1、缩短反馈弧,功能回归更快 2、识别和确认小概率问题(一天一次容易漏掉小概率BUG(自我解释是数据或测试环境异常),每小时一次,连续三次失败,测试环境异常则解释不通) 3、高频倒逼人工环节自动化

隔离:
1、不同的测试活动之间尽量做到不相互影响。(可分为硬隔离与软隔离,但无明确分界线)
​ ---好处:1、减少噪声 ,消除测试批次运行时彼此影响 2、提高效率:会产生全局影响性的测试,再隔离的环境里并发执行

用完即抛:
原则:”测试环境是短暂的“------长时间存在的测试环境存在:1、脏数据 2、累积的测试数据未清理 3、配置的漂移-----都影响到测试的稳定性
​ ---用完即抛好处:1、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脏数据 2、倒逼优化测试环境 3、提高资源的流动能力
​ ---要求我们:1、环境搭建能力强 2、自动化不应该依赖一个长期存在的环境 3、日志要保存好

关闭自动重跑:
image-20250804214314277


今日读书感悟:

​ 1、今天的感触颇深的是:隔离

因为我的测试环境中,涉及到一些用例确实是非常影响整体测试环节的,一旦失败,可能造成整个测试环境其他所有用例的一致失败。这导致了80%以上的自动化测试可能都是白费功夫?

当时的我并没有看这本书,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书中所提到的隔离,即把这些对测试影响很大的用例人为迁移到物理隔离的另一台机器上单独跑。

​ 其他的步骤对我来说其实感悟还是没有那么深刻,因为这边的自动化只有我一个人,所以导致了一个人要是去维护用完即抛+高频是完全不现实的内容。外加作为供货厂商来说,交付才是首位,反而对于这些的提升是次要的。这可能也是这个行业的悲哀吧

posted @ 2025-08-04 22:06  CalvinMax  阅读(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