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金融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九》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0x1:货币政策的内涵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履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货币政策的抉择和实施必然涉及怎样运作和如何有效地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等问题,货币政策在调节与控制现代经济活动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极其广泛的作用范围。因此,货币政策所涉及的内容实质上是一个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及其效果在内的完整宏观调控体系

1、货币政策的作用

  • 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 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 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 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调整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内外均衡

2、货币政策的构成

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宏观金融调控的政策体系,主要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三大部分构成

  • 信贷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实现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在宏观上所采取的的控制信用规模、调节信用结构等控制与调节的政策和措施。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作为国家指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政策,其主要目标是改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 利率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调控市场利率以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的方针和各项措施。
  • 外汇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调控外汇行市和汇率、实行外汇管制、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及平衡国际收支的方针与各种措施。

 

2、货币政策基本规则

0x1:货币政策目标规则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之一,其最终目标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具有一致性。自货币政策概念产生以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即

  • 通货膨胀
  • 失业
  • 经济衰退
  • 国际收支不平衡

因此,多数国际中央银行通常有四大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2、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 可控性
  • 可测性
  • 相关性

一般来说,广泛采用的中国目标有,

  • 利率
  • 货币供应量
  • 汇率

3、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操作目标也称为中介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所直接影响的变量,操作目标会随工具变量的改变而迅速变动。

  • 基础货币
  • 存款准备金

0x2: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1、一般性货币政策规则

中烟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最多的传统工具,包括

  • 存款准备金政策
  • 再贴现政策。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 -- 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 公开市场业务

统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日常中,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业务常常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如果商业银行持有较多超额准备金而不依赖于中央银行贷款,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奏效,这是中央银行若以公开市场业务相配合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必然减少,紧缩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2、选择性货币政策规则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对货币供应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在这些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外,还有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其中主要有:

  • 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 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以移植房地产的过度投机,如对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规定最高限额、最长期限以及首次付款和分摊还款的最低金额等。
  •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 预交进口保证金
  • 优惠利率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从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操作目标、操作目标作用于中间目标,中间目标作用于最终目标的全过程。

0x1:货币政策的货币市场传导机制

1、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 -> 存款准备经 -> 银行拆解利率 -> 货币供应量、市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变动 ->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贴现机构再贴现率 ->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 -> 货币供应量变动

3、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 -> 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及商业银行头寸 -> 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变动

0x2: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

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复杂。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操作调控官方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中央银行影响官方利率变动的能力来自于它是高能货币的垄断供给者的地位。

官方利率的变动间接地影响着股票市场上债券和股票的市场价格。

  • 一是通过改变货币对市场和股票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来影响资金供求的结果
  • 二是作为一种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而反映在股票的即期价格之中

0x3: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机制

一个高效的债券市场能够有效地传导间接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第一,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的操作是控制基础货币的有效手段
  • 第二,发达的债券市场使货币政策传导具有稳定性
  • 第三,和客户进行债券交易是商业银行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方式

 

4、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宏观调控的取向应定位于:针对不同时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注意在不同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着力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0x1: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衡量货币政策效应,除了看其作用程度的大小外,还要看其作用起效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又称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研究、指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时间滞差。 

货币政策的时滞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常常发生这样的问题:当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作用时,经济状况却已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这时,货币政策不仅不能起到烫平经济周期的作用,反而还会扩大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使国民经济更加不稳定。

货币政策的时滞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内部时滞
    • 认识时滞
    • 行动时滞
  • 中间时滞。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改变其信用条件的时间过程。
  • 外部时滞。指从金融机构改变其利率、信用供给量等运行条件开始,直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时间。
    • 微观决策时滞
    • 作用时滞

0x2: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

宏观调控实践证明,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国家财政支持为前提,否则无法建立起一个兼有稳定性和高效率的金融体系;财政政策的目标实现,只有经由货币信贷政策的正确传导,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两大政策的功能差异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偏重于公平。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偏重于效率。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 第一、作用机制的差异。财政政策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并对集中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而财政从其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货币政策主要是以其信贷投放(支出)变量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形成
  • 第二、调控目标的差异。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增长,侧重点在于控制失业,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侧重点在于控制货币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实现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实际所需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平衡。
  • 第三、时间效应的差异。财政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认识问题时滞短、决策过程时滞长;货币政策正好相反
  • 第四、调节手段的差异。财政一般采取盈余手段以紧缩需求,采取赤字手段以扩张需求。然而,因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财政的紧缩或扩张效应必须通过货币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产生。货币信贷政策相对于财政调节途径来说,是紧缩和扩展需求的总阀门

2、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对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进行必要干预的政策。政府利用产业政策通过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从而通过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产业政策决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又反作用于产业政策。在现实经济中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特别是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需要相应的资产供应,但信贷资金的分配和货币供应并不是完全受制于产业结构的,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要通过货币政策加以矫正。

3、货币政策与外贸政策

中国贸易政策的政策目标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根本层次上的目标有长期和中短期之分。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贸易政策的根本目标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等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不断提升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低维,改善本国在国际经贸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实现本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与外贸政策的关系,

  • 一是通过利率调整影响贸易进出口、资金流入和国际收支
  • 二是通过汇率调整来影响贸易进出口和资金流出入

4、货币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处理好社会成员个人收入分配两极化

收入分配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与当期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配合进行。比如,在通货膨胀出现时,除了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之外,政府还可以实行工资和价格的强制性管制,以抑制成本推进对物价产生的冲击。

 

请你思考 

1、货币政策传导要经过哪几个环节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缩短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

3、评述国际收支失衡的社会总供求效应

4、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应如何配合?

5、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与外贸政策如何协调?

6、分析货币政策工具规划中”三大法宝“的含义、作用过程及各自利弊

7、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哪几类?

8、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

9、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有哪些?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10、现代宏观金融调控的目标、方式、手段是什么?

11、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思考

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LF),将其作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市场流动性。2013年6月在货币市场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出现波动时,人民银行对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随着金融机构流动性问题的不断改善,人民银行在2013年末大量回收之前SLF所提供的流动性。2014年初,为稳定市场预期,人民银行又通过SLF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请阐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SLF的优缺点,以及其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机制。

 

posted @ 2021-07-21 08:04  郑瀚Andrew  阅读(3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