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G
1.问题
DCG,Dual Conversion Gain,双转换增益。是一种提升图像动态范围的技术。
Sensor 捕获光子并转换为电信号,需要通过增益电路放大信号。在低动态场景,sensor 增益电路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经曝光,ISP处理,编码输出。也叫Standard Dynamic Range,SDR,标准动态范围,具体操作,光线充足时,增益电路保持低放大倍率避免像素过曝;在光线不足时,增益电路保持高放大倍率来保证暗部细节。
但在高动态范围场景,过曝和死黑同时出现,很难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故如何能保持暗部细节不丢失,又能确保高光不过曝,一直是行业的痛点。
2. 方案介绍&对比
(1)一种解决方法HDR算法(High Dynamic Range),一种算法层面的解决方案。高动态场景下,控制sensor多次曝光,让出图既有长曝帧保持暗部细节,也有低曝帧确保高光不过曝,最后通过算法将几帧图像做融合,便得到一张具有高动态范围的图像。
HDR算法可以通过后端融合长短曝的方式解决高动态问题,但主要存在问题:1)ghost问题。即使帧间隔可以不断优化,但是长短曝光帧的出图时间注定无法做到完全一致,这就对算法做出了更高的要求。2)时延高。需多帧缓存。
(2)另一种,DCG双转换增益(Dual Conversion Gain),是一种硬件传感器层面的解决方案,也是一种像素级的解决方案。DCG重新改变 sensor 内部增益电路设计。对高亮区域像素值,采用低增益电路防止过曝;对暗部区域像素值,采用高增益电路增大信号,提亮暗部细节。这两种电路也被成为低转换增益(LCG)和高转换增益(HCG)。这样可以实现,传感器在同一帧内实现了动态切换不同区域的像素增益,几乎无运动伪影。
既然有了DCG为什么还需HDR?1)成本。DCG对传感器有硬性要求(必须支持双增益设计),低端设备无法使用DCG,HDR是纯算法方案,兼容性更强。2)效果。理论上,HDR的动态上限要高于DCG上限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热带雨霖,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ink97/p/19044029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