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的持久化策略
rdb模式是默认模式,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快照(snapshot),默认保存到dump.rdb文件中。当redis重启后会自动加载dump.rdb文件中内容到内存中。
用户可以使用SAVE(同步)或BGSAVE(异步)手动保存数据
可以设置服务器配置的save选项,让服务器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执行一次BGSAVE命令,可以通过save选项设置多个保存条件,但只要其中任意一个条件被满足,服务器就会执行BGSAVE命令。
例如: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那么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BGSAVE命令就会被执行
服务器在90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次修改
服务器在30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0次修改
服务器在6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0000次修改
优点**
rdb文件是一个紧凑文件,直接使用rdb文件就可以还原数据。
数据保存会由一个子进程进行保存,不影响父进程。
恢复数据的效率要高于aof
缺点**
每次保存点之间导致redis不可意料的关闭,可能会丢失数据。
由于每次保存数据都需要fork()子进程,在数据量比较大时可能会比较耗费性能。
--------------------------------------------------------------------------------------------------------------------------------
AOF
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开启AOF。Redis支持AOF和RDB同时生效,如果同时存在,AOF优先级高于RDB(Redis重新启动时会使用AOF进行数据恢复)
监听执行的命令,如果发现执行了修改数据的操作,同时直接同步到数据库文件中。
优点**
相对RDB数据更加安全。
缺点**
相同数据集AOF要大于RDB。
相对RDB可能会慢一些。
**开启办法**
修改redis.conf中
# 默认no
appendonly yes
# aof文件名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Redis主从复制**
Redis支持集群功能。为了保证单一节点可用性,redis支持主从复制功能。每个节点有N个复制品(replica),其中一个复制品是主(master),另外N-1个复制品是从(Slave),也就是说Redis支持一主多从。
一个主可有多个从,而一个从又可以看成主,它还可以有多个从。
**主从优点**
增加单一节点的健壮性,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稳定性。(Redis中当超过1/2节点不可用时,整个集群不可用)
从节点可以对主节点数据备份,提升容灾能力。
读写分离。在redis主从中,主节点一般用作写(具备读的能力),从节点只能读,利用这个特性实现读写分离,写用主,读用从。
**一主多从搭建**
在已经搭建的单机版redis基础上进行操作。
并且关闭redis单机版
./redis-cli shutdown
**新建目录**
mkdir /usr/local/replica
**复制目录**
把之前安装的redis单机版中bin目录复制三份,分别叫做:master、slave1、slave2
# cp -r /usr/local/redis/bin /usr/local/replica/master
# cp -r /usr/local/redis/bin /usr/local/replica/slave1
# cp -r /usr/local/redis/bin /usr/local/replica/slave2
**修改从的配置文件**
修改2个从的redis.conf,指定主节点ip和端口。并修改自身端口号防止和其他redis冲突。
vim /usr/local/replica/slave1/redis.conf
指定主节点ip和端口
replicaof 192.168.1.11 6379
修改自己端口
port 6380
vim /usr/local/replica/slave2/redis.conf
指定主节点ip和端口
replicaof 192.168.93.10 6379
修改自己端口
port 6381
**启动三个redis实例**
注意:一定要关闭单机的redis,否则端口冲突
cd /usr/local/replica
vim startup.sh
在文件中添加下面内容
cd /usr/local/replica/master/
./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usr/local/replica/slave1
./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usr/local/replica/slave2
./redis-server redis.conf
赋予权限
chmod a+x startup.sh
开启
./startup.sh
**查看启动状态**
ps aux|grep redis
**添加批量关闭redis**
vim shutdown.sh
在文件中添加下面内容
cd /usr/local/replica/master/
./redis-cli -p 6379 shutdown
cd /usr/local/replica/slave1
./redis-cli -p 6380 shutdown
cd /usr/local/replica/slave2
./redis-cli 0p 6381shutdown
赋予权限
chmod a+x shutdown.sh
关闭
./shutdown.sh
**测试***
cd /usr/local/replica/master/
./redis-cli
在客户端命令行模式下,添加一条数据:
set k1 aaa
进去slave查看数据是否同步。
cd /usr/local/replica/slave1
./redis-cli -p 6380
get k1
-----------------------------------------------------
当主宕机 例7379下限, 6380和6381不知道谁是主,若没有哨兵的情况下,将其中一台如6380
replicaof no one 这个命令可以让从机变成一个独立的redis
然后在6381里让它 replicaof 192.168.1.11 6380
以上是手动切换集群
当6380追随6381时 会将老的数据清除,将新的数据同步到6380上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