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google.cn”域名去年卖出了百万美元天价,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切换输入法带来的不便,类似的传奇不会在“google.中国”重演。
新域名摆脱美国公司控制
从3月1日起,调整后的新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将正式施行,在顶级域名“CN”之外将暂设“中国”、“公司”和“网络”3个中文顶级域名。这意味着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时,信号直接走国内的解析服务器,不必再经美国域名公司ICANN管理下的解析服务器,从而一举摆脱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美国域名公司控制的尴尬局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有关人士称,获得互联网域名自主话语权后,国内网络安全性无疑将得到加强,同时中文域名的投资价值也将得到提升。
据了解,新的互联网络域名体系规定,顶级域名CN之下,设置“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类英文二级域名。其中,“类别域名”为7个,分别为:AC适用于科研机构;EDU适用于中国的教育机构;GOV适用于中国的政府机构;MIL适用于中国的国防机构等。
“行政区域名”则为34个,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组织,主要以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如上海市域名为SH;天津市域名为TJ。
英文和汉语拼音仍是热点
由于新域名体系新增了“中国”、“公司”和“网络”3个中文顶级域名,一些专门从事域名投资的“米农”(由于“域名”与“玉米”谐音,因此IT业内把注册互联网域名趣称为“煮玉米”,把出售域名戏称为“卖玉米”,而把那些专门从事域名投资的人称为“米农”)期待能重演去年“google.cn”域名卖出百万美元天价的传奇,但资深人士认为,由于需要切换输入法带来的不便,“google.中国”不太可能卖出高价。
一位专职从事域名投资的范先生昨天告诉记者,由于域名注册遵循“先注先得”的唯一性,因此一个好的域名往往蕴涵着巨大的商业利润。一个域名投资一年不到100元,但往往可以产生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收益。范先生称,去年超女最火爆时,他一口气注册了20个带“pk”的域名,如game-pk.com、edu-pk.com、news-pk.com、blog-pk.com等,现在域名交易网上已报出百万元的出售价格。而在一家拍卖网站上,一个“honey-ILoveYou.cn”(寓意“亲爱的,我爱你”)的互联网域名,从2月6日的起拍价120元竟在短短一周内经过28次加价达到了6200元,一个以电视连续剧《巴黎恋人》为名注册的balilianren.com域名,也挂出了6600元的起拍价。但记者根据网上线索联系几个域名投资者进行采访时,多数表示不会考虑投资纯中文或者中英文域名,英文、汉语拼音和数字仍是关注热点。
域名已卖成“玉米”价
据了解,由于多家域名代理商的频繁降价,CN域名的市场代理价格最低已经出现29元/个,终端市场价格最低已经降至56元/年,折合每月不到5元。有人戏称,“只需每个月少吃一根肯德基的玉米,就能获得一个国家顶级域名。”由于CN域名已卖成“玉米”价,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把CN域名当作礼品来馈赠合作伙伴,有些企业还把CN域名当作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赠送给内部的员工。更有一些大学生也专职从事域名投资,成为“米农”,有的甚至可以做出软件,设定好后,瞄准自己想要的即将过期的域名,等过期时间一到,马上自动注册。
CNNIC人士昨天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也将从3月17日起施行,“为了出售、出租或者其他方式转让域名”将不再认定为恶意抢注。同时,对于域名持有人的权益,新《办法》明确规定,“虽未获得商品商标或有关服务商标,但所持有的域名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的,该域名属于持有人所有。该人士称,按照新办法,注册人权益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晨报记者 魏宗凯
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node33/node79272/node79290/userobject1ai1242478.html
新域名摆脱美国公司控制
从3月1日起,调整后的新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将正式施行,在顶级域名“CN”之外将暂设“中国”、“公司”和“网络”3个中文顶级域名。这意味着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时,信号直接走国内的解析服务器,不必再经美国域名公司ICANN管理下的解析服务器,从而一举摆脱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美国域名公司控制的尴尬局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有关人士称,获得互联网域名自主话语权后,国内网络安全性无疑将得到加强,同时中文域名的投资价值也将得到提升。
据了解,新的互联网络域名体系规定,顶级域名CN之下,设置“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类英文二级域名。其中,“类别域名”为7个,分别为:AC适用于科研机构;EDU适用于中国的教育机构;GOV适用于中国的政府机构;MIL适用于中国的国防机构等。
“行政区域名”则为34个,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组织,主要以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如上海市域名为SH;天津市域名为TJ。
英文和汉语拼音仍是热点
由于新域名体系新增了“中国”、“公司”和“网络”3个中文顶级域名,一些专门从事域名投资的“米农”(由于“域名”与“玉米”谐音,因此IT业内把注册互联网域名趣称为“煮玉米”,把出售域名戏称为“卖玉米”,而把那些专门从事域名投资的人称为“米农”)期待能重演去年“google.cn”域名卖出百万美元天价的传奇,但资深人士认为,由于需要切换输入法带来的不便,“google.中国”不太可能卖出高价。
一位专职从事域名投资的范先生昨天告诉记者,由于域名注册遵循“先注先得”的唯一性,因此一个好的域名往往蕴涵着巨大的商业利润。一个域名投资一年不到100元,但往往可以产生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收益。范先生称,去年超女最火爆时,他一口气注册了20个带“pk”的域名,如game-pk.com、edu-pk.com、news-pk.com、blog-pk.com等,现在域名交易网上已报出百万元的出售价格。而在一家拍卖网站上,一个“honey-ILoveYou.cn”(寓意“亲爱的,我爱你”)的互联网域名,从2月6日的起拍价120元竟在短短一周内经过28次加价达到了6200元,一个以电视连续剧《巴黎恋人》为名注册的balilianren.com域名,也挂出了6600元的起拍价。但记者根据网上线索联系几个域名投资者进行采访时,多数表示不会考虑投资纯中文或者中英文域名,英文、汉语拼音和数字仍是关注热点。
域名已卖成“玉米”价
据了解,由于多家域名代理商的频繁降价,CN域名的市场代理价格最低已经出现29元/个,终端市场价格最低已经降至56元/年,折合每月不到5元。有人戏称,“只需每个月少吃一根肯德基的玉米,就能获得一个国家顶级域名。”由于CN域名已卖成“玉米”价,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把CN域名当作礼品来馈赠合作伙伴,有些企业还把CN域名当作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赠送给内部的员工。更有一些大学生也专职从事域名投资,成为“米农”,有的甚至可以做出软件,设定好后,瞄准自己想要的即将过期的域名,等过期时间一到,马上自动注册。
CNNIC人士昨天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也将从3月17日起施行,“为了出售、出租或者其他方式转让域名”将不再认定为恶意抢注。同时,对于域名持有人的权益,新《办法》明确规定,“虽未获得商品商标或有关服务商标,但所持有的域名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的,该域名属于持有人所有。该人士称,按照新办法,注册人权益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晨报记者 魏宗凯
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node33/node79272/node79290/userobject1ai1242478.html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