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器模式

定义: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生成器模式利用一个导演者对象和具体建造者对象一个一个地建造出所有的零件,从而建造出完整的对象。

四个要素:

        Builder:生成器接口,定义创建一个Product对象所需要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ConcreteBuilder:具体的生成器实现,实现各个部件的创建,并负责组装Product对象的各个部件,同时还提供一个让用户获取组装完成后的产品对象的方法。

        Director:指导者,也被称导向者,主要用来使用Builder接口,以一个统一的过程来构建所需要的Product对象。

        Product:产品,表示被生成器构建的复杂对象,包含多个部件。

 

定义一个产品类:

 

public class Entity1{...}
public class Entity2{...}
public class Entity3{...}
public class Product{      Entity1 entity1;      Entity2 entity2;      Entity3 entity3; }


根据具体场景要求,定义n个生成器类:

public interface IBuild{      
   public void createEntity1();      
   public void createEntity2();    
    public void createEntity3();      
   public Product composite();      
   public Product create();     }
public class BuildProduct implements IBuild{      Product p = new Product();
      public void createEntity1(){
      //p.entity1 = ...        }      
      public Product create(){
         return composite();      }        ...... }
public class BuildProduct1 implements IBuild{      Product p = new Product();                      
      public void createEntity1(){
                //p.entity1 = ...        }        ...... }

定义一个指挥者类,统一调度project:

public class Director{ 
     private IBuild build;
     public Director(IBuild build){
            this.build = buid;        }    
     public Product build(){           build.cre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IBuild build = new BuildProduct();         Director direcotr = new Director(build);         Prodcut p = director.build();        } }

优点:

        1,使用生成器模式可以使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

 

        2,具体的建造者类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对系统的扩展非常有利。

 

        3,由于具体的建造者是独立的,因此可以对建造过程逐步细化,而不对其他的模块产生任何影响。

 

应用场景:

        1,需要生成一个产品对象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每一个内部成分本身可以是对象,也可以使一个对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2,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的属性相互依赖。建造模式可以强制实行一种分步骤进行的建造过程。

        3,在对象创建过程中会使用到系统中的其他一些对象,这些对象在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不易得到

 
posted @ 2022-01-11 17:44  KLAPT  阅读(6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