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节内容
为什么要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如何学好计算机组成原理
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在计算机体系课程中的地位:

-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
- 
运算器 
- 
控制器 
- 
存储器 - 
存储器的结构 
- 
工作原理 
- 
设计方法及互连 
 
- 
这些构成整机的有关技术
- 
后PC时代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 专业地位更加凸显 
两个关键领域:
- 
移动计算对信息智能终端提出了高效、准确、及时等要求 
- 
多核技术对计算系统微体系结构、系统软件、编程环境提出了软、硬件深度协同的要求 
结论:
时代需要大量的"懂软件的硬件工程师"、"懂硬件的软件工程师"、"懂安全的工程师" --- 系统级安全工程师(T型人才)
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数据表示
机器数及特点
定点数与浮点数据表示
数据校验基本原理
奇偶校验及其实现
CRC校验及其实现
海明校验及其实现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补码加/减运算符
溢出检测
补码加/减运算器设计
补码一位乘法
乘法运算器设计
补码一位除法
除法运算器设计
浮点数加减运算
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层次结构
主存的工作原理及数据组织
静态存储器工作原理
动态存储器工作原理
存储器扩展
多体交叉存储器
Cache的基本原理
全相联映射
直接映射
组相联映射
替换算法
Cache例题选讲(一)
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TLB的工作原理
磁盘工作原理
RAID技术
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概述及指令格式
指令的寻址方式
操作数寻址方式
数据寻址方式特点对比分析
指令格式设计
MIPS指令系统简介
CPU
CPU的组成与功能
数据通路
数据通路与总线结构
数据通路实例
指令周期
总线结构CPU指令周期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微指令格式
单周期CPU
多周期CPU
CPU设计
系统总线
总线的特征及应用
总线性能与总线事务
总线连接方式
总线仲裁和数据传输
总线标准
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输入输出方式
中断请求与响应
DMA
应用举例
如何学好计算机组成原理
构造观+系统观+工程观
构造观:
- 
如何设计功能部件:基本编码/解码器、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 
如何设计系统:简单计算机系统 
- 
利用仿真软件Logisim(开源) 
系统观:
- 
理解数据表示、校验技术、运算器结构、存储器组织、寻址方式等对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性、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 
牢固树立软/硬协同的观念:充分了解并利用硬件的特性! 
工程观:
- 
如何高效实现所设计硬件功能部件或系统 
多实践
- 
利用仿真软件Logisim设计学习过的硬件功能部件或系统 - 
数据流描述---使用连续赋值assign语句描述,用于组合逻辑电路建模 
- 
行为描述---使用Initial or Always语句描述,对组合、时序逻辑电路建模 
- 
结构描述---使用内部元件(Primitive)、自定义的下层模块对电路进行描述,用于层次化设计中 
 
- 
- 
海明校验编/解码电路设计及应用 
- 
具有溢出检测功能的简单运算器 
- 
单周期CPU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