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遍历整个grid数组,当发现有1的时候,就把和这个1连成片的1都置为0,并增加一个计数。最后返回这个计数。 广搜,但这个代码通不过测试,栈溢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bfs(vector<vector<char>>& grid,int i,int j){ if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9 JasonPeng1 阅读(3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里的函数是有返回值的,不是void型,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在代码中已经标注)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struct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8 JasonPeng1 阅读(32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递归是一种程序设计的方式和思想。计算机在执行递归程序时,是通过栈的调用来实现的。栈,从抽象层面上看,是一种线性的数据结构,这中结构的特点是“先进后出”,即假设有a,b,c三个元素,依次放某个栈式存储空间中,要从该空间中拿到这些元素,那么只能以c、b、a的顺序得到。递归程序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简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7 JasonPeng1 阅读(6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CPU除了有运算能力外,还要有I/O能力。 15.1接口芯片和端口 PC系统的接口卡和主板上,装有各种接口芯片。这些外设接口芯片的内部有若干寄存器,CPU将这些寄存器当作端口来访问。 外设的输入不直接送入内存和CPU,而是送入相关接口芯片的端口中。 可见,CPU通过端口和外部设备进行联系。 15.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5 JasonPeng1 阅读(35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我们前面讲过,各种存储器都和CPU的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相连。CPU在操控它们的时候,把它们都当作内存来对待,把它们总地看作一个由若干存储单元组成的逻辑存储器,这个逻辑存储器我们称其为内存地址空间(可参见1.15节) 在PC机系统中,和CPU通过总线相连的芯片除各种存储器外,还有以下3种芯片。 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4 JasonPeng1 阅读(32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一章,我们讲解另一种重要的内中断,由int指令引发的中断。 13.1 int指令 CPU 执行 int n指令,相当于引发一个n号中断的中断过程,执行过程如下: 1.取中断类型码 n 2.标志寄存器入栈,IF=0,TF=0 3.CS,IP入栈 4.IP=n*4,CS=n*4+2 由此处转去执行n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3 JasonPeng1 阅读(57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1.1 ZF标志 11.2 PF标志 11.3 SF标志 11.4 CF标志 11.5 OF标志 11.6 adc指令 11.7 sbb指令 11.8 cmp指令 11.9 检测比较结果的条件转移指令 11.10 DF标志和串传送指令 11.11 pushf 和popf 11.12 标志寄存器在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2 JasonPeng1 阅读(2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call和ret指令都是转移指令,它们都修改IP,或同时修改CS和IP。它们经常被共同用来实现子程序的设计。 10.1ret和retf CPU执行ret时,相当于进行:pop IP CPU执行retf指令时,相当于进行 : pop IP pop CS 10.2 call指令 CPU执行call指令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1 JasonPeng1 阅读(30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9.1操作符offest 9.2 jmp指令 9.3 依据唯一进行转移的jmp指令 9.4 转移的目的地址在指令中的jmp指令 9.5转移地址在寄存器中的jmp指令 9.6 转移地址在内存中的jmp指令 9.7 jcxz指令 9.8 loop指令 9.9 根据位移进行转移的意义 9.10 编译器对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20 JasonPeng1 阅读(24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本章对前面的所有内容是具有总结性的。 我们定义的描述性符号:reg和sreg 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将使用两个描述性的符号reg来表示一个寄存器,用sreg表示一个段寄存器。 reg的集合有:ax,bx,cx,dx,ah,al,bh,bl,ch,cl,dh,dl,sp,bp,si,di sreg的集合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9 JasonPeng1 阅读(24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7.1 and和or指令 通过and指令可将操作对象的相应位设为0,其他位不变。 通过or指令可将操作对象的相应位设为1,其他位不变。 7.2 关于ASCII码 我们按一下键盘的a键 计算机用ASCII码的规则对其进行编码,将其转化为61H存储在内存的指定空间中;文本编辑软件从内存中取出61H,将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8 JasonPeng1 阅读(23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面的程序中,只有一个代码段。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程序需要用其他空间来存放数据,使用哪里呢?第5章中,我们讲到要使用一段安全的空间。我们说0:200~0:2FF是相对安全的,可这段空间的容量只有256个字节,如果我们需要的空间超过256个字节该怎么办呢? 在操作系统的环境中,合法地通过操作系统取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7 JasonPeng1 阅读(24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要完整地描述一个内存单元,需要两种信息:1.内存单元的地址2.内存单元的长度(类型) 单元的长度(类型)可以由具体指令中的其他操作对象(比如说寄存器)指出 我们定义的描述性的符号“( )”——表示一个寄存器或一个内存单元中的内容。 约定符号idata表示常量 5.1[BX] 注意 inc bx的含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6 JasonPeng1 阅读(37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现在我们开始将编写完整的汇编语言程序,用编译和连接程序将它们编译连接成为可执行文件(如.exe),在操作系统中运行。 4.1一个源程序从写出到执行的过程 .... 操作系统依照可执行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将可执行文件中的机器码和数据加载入内存,并进行相关的初始化(比如设置CS:IP指向第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5 JasonPeng1 阅读(44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一章,我们从访问内存的角度继续学习几个寄存器 3.1内存中字的存储 小端字:这个字的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单元中,高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单元中 3.2DS和[address] [...]表示一个内存单元,[...]中的0表示内存单元的偏移地址。 8086CPU自动取ds中的数据为内存单元的段地址 8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4 JasonPeng1 阅读(26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个典型的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器件构成,这些器件靠内部总线相连。前一章所说的总线,相对于CPU内部来说是外部总线。内部总线实现CPU内部各个器件之间的联系,外部总线实现CPU和主板上其他器件的联系。简单地说,在CPU中: 运算器进行信息处理; 寄存器进行信息存储; 控制器控制各个器件进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3 JasonPeng1 阅读(27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nclude <bits/stdc++.h>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LEN = 100005; struct Person{ char name[15]; int HH; int MM; int SS; int 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21:10 JasonPeng1 阅读(18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nclude <bits/stdc++.h>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LEN = 100005; int main(){ char temp[MAX_LEN]; float res[MAX_LEN]; float f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16:37 JasonPeng1 阅读(15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nclude <bits/stdc++.h>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LEN = 100005; struct Student{ int number; int grade; }temp[MAX_LEN]; in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2-29 16:19 JasonPeng1 阅读(16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