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三节、黑客/病毒群体行为和产业链分析 从瑞星公司的统计、研究数据来看,黑客/病毒产业链在近一两年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窃取的个人资料从QQ密码、网游密码到银行账号、信用卡帐号……等等,任何可以换成金钱的东西,都成为黑客窃取的对象。同时越来越多的黑客团伙利用电脑病毒构建“僵尸网络”(Botnet),用于敲诈和受雇攻击等非法牟利行为。 由于互联网上的病毒地下交易市场初步形成,获取利益的渠道更为广泛,病毒模块、僵尸网络、被攻陷的服务器管理权等等都被用来出售,很多国内黑客开始利用拍卖网站、聊天室、地下社区等渠道,寻找买主和合作伙伴,取得现金收入,整个行业进入“良性循环”,使一大批人才、技术和资金进入这个黑色行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8-01 15:24 Vich.Xiong 阅读(90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二节、互联网用户安全威胁分析 随着互联网各种应用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基础网络应用成为黑客/病毒制造者的攻击目标。目前主流的基础网络应用包括: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网上银行和证券、网游、下载(迅雷/BT/电驴)等等,都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一方面,这些网络应用自身的安全成为严重问题,特别是各大厂商都趋于将自己的产品发展成为社区、支付/交易平台,因此其账号、密码成为电脑病毒的直接窃取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基础网络应用也成为病毒传输、黑客攻击的主要渠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8-01 15:22 Vich.Xiong 阅读(142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一节、电脑病毒疫情统计和分析 2007年上半年瑞星公司共截获新病毒133717个,其中木马病毒83119个,后门病毒31204个,两者之和超过11万,相当于去年同期截获的新病毒总和。这两类病毒都以侵入用户电脑,窃取个人资料、银行账号等信息为目的,带有直接的经济利益特征。从统计数据看来,今年上半年的病毒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1.9%。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8-01 15:20 Vich.Xiong 阅读(56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报告概要:脆弱的互联网 疯狂的电脑病毒 瑞星公司的统计、研究表明,目前的互联网非常脆弱,各种基础网络应用、电脑系统漏洞、Web程序的漏洞层出不穷,这些都为黑客/病毒制造者提供了入侵和偷窃的机会。普通网民的基础上网应用包括浏览网页(搜索)、网上银行、网络游戏、IM软件、下载软件、邮件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除了其自身的安全被威胁之外,同时也成为病毒入侵电脑系统的黑色通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8-01 15:18 Vich.Xiong 阅读(614) 评论(1)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