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2024秋软工实践个人总结博客
个人总结:蜕变与成长 🐣🚀
回顾与总结
回顾整个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我用“蜕变与成长”来形容这一学期的经历。从对软件工程概念的初步了解到亲身参与项目开发,我经历了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 🦋
一、课程收获
1. 个人作业: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
个人作业部分让我从理论走向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具体收获如下:
AIGC工具应用
-
个人Logo文生图任务: 使用 Craiyon 等 AIGC 工具,根据文本描述生成个人Logo,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在创意设计领域的强大潜力。
- 收获: 学会了如何通过简单的文本描述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 不足: 认识到 AIGC 工具的局限性,例如生成的图像可能需要后期编辑和优化。
-
Pygame小游戏开发: 通过开发“小猫日记”游戏,掌握了 Python 编程和游戏开发的基本技能。
- 收获:
- 学会了如何使用 Pygame 库创建游戏界面、处理用户输入、实现游戏逻辑等功能。
- 深入理解了游戏开发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调试等环节。
- 体会到了编程的乐趣,以及解决技术难题后的成就感。
- 收获:
GitHub与博客园的使用
- Github个人主页搭建: 掌握了 GitHub 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搭建个人主页,展示自己的项目和技术栈。
- 收获:
- 创建了个人资料自述文件,介绍了我的自我介绍、成就与技能、未来规划等内容。
- 学会了如何使用 Markdown 编写文档,提高了文档编写的效率和可读性。
- 收获:
- 博客园随笔: 学会了使用博客园记录学习心得和项目经验,提高了文档编写的效率和可读性。
- 收获:
- 撰写了自我评估与课程期待,分析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未来的学习方向。
- 分析了 ChatGPT 类型工具生成的学习指南,学会了如何结合课程大纲和自身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 收获:
2. 结对作业(AL聚能阁):团队合作的初体验 🤝
结对编程作业让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团队合作中,与搭档阿依娜孜·赛日克一起完成了“AL聚能阁”跨界合作平台微信小程序的需求分析和原型设计。
- 项目背景: “AL聚能阁”旨在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促进跨专业项目开展。
- 项目收获:
- 需求分析与设计:
- 学会了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软件功能需求。
- 掌握了原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使用原型设计工具(如墨刀)构建用户界面原型。
- 学会了如何绘制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项目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动。
- 团队合作:
- 学会了如何与搭档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包括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进行代码审查等。
- 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每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学会了如何处理意见分歧,通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 技术工具:
- 熟悉了 墨刀 原型设计工具的使用,掌握了基本的原型设计技能。
- 学会了如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软件功能,并进行原型设计和需求文档编写。
- 需求分析与设计:
3. 团队作业(养食记):团队协作的升华 🤝💪
团队项目“养食记”智能健康饮食推荐系统开发,是我软件工程课程中最重要的实践经历,也是对团队合作能力的最大考验。
- 项目背景: “养食记”是一款帮助用户安排健康饮食、解决吃饭困扰的小程序,提供健康食谱推荐、食物营养数据查询、餐厅信息查询等功能。
- 项目收获:
- 技术技能:
- 掌握了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基本技能,包括页面设计、API 调用、数据存储等。
- 深入学习了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学会了如何与后端开发人员协作,完成 API 接口对接和数据交互。
- 掌握了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的方法,能够设计简单的数据库表结构,并进行基本的 SQL 查询优化。
- 了解了 AI 大数据模型的应用,学会了如何调用 AI 接口,实现个性化推荐功能。
- 项目管理:
- 学会了如何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制定项目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和分配。
- 了解了敏捷开发的基本流程,学会了如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迭代开发和持续集成。
- 学会了如何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如飞书)进行任务管理和进度跟踪。
- 团队合作:
- 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包括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进行代码审查等。
- 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每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帮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
- 其他收获:
- 提升了时间管理能力,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
- 增强了抗压能力,在项目冲刺阶段,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学会了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
- 技术技能: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费的时间:
作业 | 花费时间 |
---|---|
第一次个人作业 | 3 小时 |
第二次个人作业 | 12 小时 |
第一次结对作业 | 15 小时 |
第二次结对作业 | 25 小时 |
第一次团队作业 | 30 小时 |
第二次团队作业 | 40 小时 |
现场编程作业 | 3 小时 |
团队作业beta冲刺 | 50 小时 |
在软件工程课程上花费的时间:
累计时间 | 实际周均时间 | 预计周均时间 |
---|---|---|
195 小时 | 25 小时 | 20 小时 |
二、未来展望
软件工程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软件开发世界的大门,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前端技术:
- 深入学习 React、Vue 3 等前端框架。
- 学习 TypeScript,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后端技术:
- 深入学习 Node.js 和 Express 框架。
- 学习 Django 或 Flask 等 Python 后端框架。
AI 与大数据:
- 学习 TensorFlow、PyTorch 等 AI 框架。
- 关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学习 Hadoop、Spark 等大数据处理技术。
项目管理:
- 学习 敏捷开发、Scrum 等项目管理方法。
- 积累项目管理的经验,提升项目管理的能力。
持续学习:
软件开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保持竞争力。未来,我会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积极参加各种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致谢
感谢福大软件工程课程的所有老师,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
感谢我的结对搭档阿依娜孜,以及“养食记”团队的所有成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项目。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团队精神!👊
最后,感谢软件工程课程,让我收获了知识、技能和友谊。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动力,不断进步!🚀🌟
其他想记录的/想说的
-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业: 团队作业“养食记”,因为它不仅考验了我的技术能力,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最有趣的课程片段: 在结对作业中,我和搭档阿依娜孜一起头脑风暴,讨论“AL聚能阁”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思路。我们从最初的互相质疑到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 最遗憾的事情: 在团队项目中,由于时间紧迫,有些功能没有实现到最理想的状态。希望未来能有机会进一步完善这个项目。
- 给学弟学妹们的鼓励: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希望你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参与项目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