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五章)

自组织系统方法
热力学与生物学矛盾的解决:一、从系统内部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去解释有序性形成机制的常试。二、从生命运动的角度去解释有序性的尝试,三、从生命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本质差别上去解决问题,四、字组织系统理论的诞生。
系统分类分为三类,一、孤立系统,二、封闭系统,三、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具有的特征,一、动态性,二、有序性,三、宏观性。形成条件,一、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是耗散结构产生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二、系统的开放性是耗散结构产生的又一个基本条件,三、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又一基本条件。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同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一样,也是自组织现象。
协同学的新贡献,一、系统内的协同运动是自组织过程的内在根据,二、在理解过程中,涨落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推动力量,三、开放式自组织形成的外部条件。
突变论的基本内容:一、稳定性与非稳定性,二、突变过程中的本质及特征,1、多稳态性,2、中间非稳态性,三、突变点是一个范围,四、突变结果带有随机性,三突变形式具有多样性。
自组织系统方法概述是组织系统理论的创立,无论对社会生产活动,还是对于社会关系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活动均有重要方法论意义一、开放性原则,二、远离平衡态原则,三、非线性原则,四、协同原则,五、掌握原则,六、突变原则。

posted @ 2024-02-28 23:56  侯岩含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